首页 > 古典言情 > 乌鸦嘴[红楼] 外乡人

10. 第 10 章

小说:

乌鸦嘴[红楼]

作者:

外乡人

分类:

古典言情

第十章

林家购置了好多副眼镜,为了方便林如海,贾敏让人将眼镜放在了他会经过的所有地方。不光如此,贾敏还非常大度的给每个姨娘房里都送了一副过去。

因林家的这个举动,整个扬州都开始跟风,扬州城里有名的几家叆叇铺子都开始供不应求了。不过三五天,扬州的大街小巷就出现了不少带着水晶镜的书生和纨绔子弟……

江南一向文风盛行,会如此也是因为名人效应。

但自来江南流行什么,全国就会流行什么,于是没多久这股眼镜风也彻底刮遍大江南北。

等到京城上下都开始刮眼镜风时,贾家给林家的节礼里都出现了眼镜这种东西。不过那会儿林如海也早已经彻底适应了雾里看花的近视眼生活。

官场上不少人都收到了林如海视力受损的消息,但这种事情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甚至是因为他前科探花的出身,又将此事视为理所仍当。

读了那么多的书,早该如此了。

旁人怎么想的,林如海并不在意,他只在意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他的仕途。

除此之外,林如海又因近视之故变得更为谨慎。

不光处理的公文要反复查看,盖出去的印章也是反复核对,就连说话做事也会极为注意身边环境。

因为突然发病的林如海,总担心有人会借此害他。

……

时间一晃,林妹妹便满了周岁。

这一日,林如海早早就将林妹妹的学名记在了林氏族谱上。宁宁一直知道‘黛玉’二字是林妹妹的乳名。这会儿听说了这事,还眼巴巴的问林如海林妹妹的学名是什么。

林如海说了一个字,见宁宁仍旧歪着头看他,便笑着将那个字的出处说了。

反正就是林如海一通咬文嚼字后,宁宁除了知道这个字寓意极好外,旁的就没了。

在林家,宁宁被人称一句洛姑娘,大姑娘;林妹妹会被称一句姑娘,或是黛姐儿。

至于记在族谱里的那个名字,差不多要等到林妹妹过了及笄,正式议亲的时候才会被人提起。

又因着记学名这事,突然让贾敏意识到了什么,于是转天整个林家就再没人唤宁宁‘洛姑娘’,而是都唤了大姑娘或是宁姑娘。

等贾敏让阖府上下改了称呼,宁宁才后知后觉的想到女子的大名是不能随便叫的。因着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小事,易古两位嬷嬷还自责了一回。

其实她们会这般,也是因为林洛这个名字是当今赐名,还是上了帝王起居注的。旁人唤宁宁‘洛姑娘’,会让她们觉得这是一种敬称,有种被帝王庇护的心理。

不过是段小插曲,也无甚可在意的。

随着小黛玉一点一点长大,开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了,宁宁的功课也越来越重。

偶尔宁宁还会苦中做乐的想到当年高考时她若是也能如此用功,清华北大还不都随便她扒拉。

这时候,宁宁也多少能理解一回被穿越女抢夺一切后,土著贵女为什么会疯癫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穿越女又是怎么将世家大族从小精心教养的土著贵女比下去的呢?

旁的不提,为了养成好仪态,宁宁就吃了不少苦头。

哪怕才五六岁,但宁宁走路时却不会让身上的环佩铃铛发出丁点声音。精致的小步摇和耳坠子,更是不会在行动间来回晃荡……

难道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姑娘,莫要走神!”

听到易嬷嬷冷冰冰的声音,宁宁立马凝神静气,一边用心记下易嬷嬷说的插花技巧,一边祸害丫头们从花园里采的那一篮子各色鲜花。

黛玉学会了走路,便时常驾着古代版学步车探索世界。带着十几二十人的出行队伍来到花园时,就看见宁宁在这里,当即就咿咿呀呀的边叫边往这边跑。

见黛玉来了,易嬷嬷便知道今天的插花教学只能暂时中止了。与其他丫头嬷嬷一道给黛玉行了个礼便退到了一旁。

宁宁是个促狭的,她从来不会跟黛玉正经说话,而是学着她的样子咿咿呀呀一通。

主打一个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也不能让你听懂我说什么的促狭心思。

等姑侄两个咿咿呀呀的沟通完,宁宁又让人将黛玉抱到铺了坐垫的石凳子上坐了。

之后祸害新鲜花卉的人就变成了两个。

林如海和贾敏确实不怎么会养孩子,好在他们不懂却愿意学。

于是宁宁身边有三十来号下人,这俩口子便也给黛玉配了二三十号的丫头嬷嬷管事媳妇。

宁宁早早就撤了乳母,贾敏也在黛玉周岁后将她给黛玉选的四个乳母都送走了。

宁宁身边有易古两位教养嬷嬷,贾敏便也托人找关系的给黛玉弄了两位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从小教导黛玉规矩仪态。

总之就是宁宁有什么,黛玉也会安排上。

为了不落人口舌,林家的那位哥儿也差不多是同样待遇。

许是胎里养得极好,那位哥儿的身体瞧着就比黛玉健壮不少,但黛玉也没像原著中说的那般从会饮食便吃药,她就是瞧着瘦弱些罢了。

宁宁时常将空间里的泉水悄悄喂给黛玉喝,所以她也不知道黛玉这种变化是贾敏安排照顾的精心还是那口泉水的功劳。

甚至是时至今日,宁宁也不确定空间里的的那口井是不是传说中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