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汴京算学娘子 岐风习习

4. 司马蓁血书拜师

小说:

汴京算学娘子

作者:

岐风习习

分类:

古典言情

王府后院的梨木桌还泛着箭簇穿透的凉意。

王珩将那方血书绢布在桌上铺平,烛火在暗红的字迹上跳动,“丑时自缢宗祠”看得让人心惊。绢布边缘还沾着点宗祠特有的檀香灰,混着未干的血渍,看得出写它的人下了多大的决心。

激动过后,丫鬟们便是对未知的心慌。

“三娘,这可怎么办啊?”云英攥着帕子直发抖,声音压得像蚊子哼,“那是司马温公的亲孙女!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御史台的人能把咱们王府门槛踏平!”她手里的铜灯台晃了晃,灯芯爆出个火星,映得王珩苍白的脸忽明忽暗。

王珩用指尖捻起绢布一角,纤维里渗开的血晕呈星芒状,这可不是泼洒的假血,是实打实从指尖挤出的血珠,一滴一滴洇透了三层绢纱,连最边缘的“蓁”字都带着清晰的血粒。

她突然低低笑了一声,胸腔的痒意被这笑声勾起来,捂住嘴剧烈咳嗽,帕子上又添了几点暗红。

“以命相逼,倒是有几分风骨。”她缓过气来,将绢布折成小块塞进袖中,那里还藏着前日画账用的胭脂帕,布料软软的,和这血书的粗糙形成鲜明对比。

“风骨?这是要拉着咱们一起去死啊!”翠儿刚从外面巡夜回来,手里还攥着根顶门的枣木棍,棍头上沾着些雪沫子。

她跺了跺脚上的泥,急道:“我刚听门房老李说,司马府的灯笼往宗祠方向去了,好几盏呢,怕是真要......”

“备车。”王珩打断她,转身往内室走,棉鞋踩在青砖地上,发出轻缓的咯吱声。

“拿我那件最深的墨色斗篷,再把前日画的那几张账帕带上,就是标着‘甲字三号’的那几张。”

云英追着她往内室跑,裙角扫过屏风,带起一阵细尘:“小娘子您要去哪?现在出去,要是被巡夜的金吾卫撞见,又要编排您‘深夜私会’的闲话了!”

“去捞人。”王珩掀开衣柜,指尖划过那件墨色斗篷,斗篷下摆还沾着前日西市的尘土,在烛光下泛着灰扑扑的光。

“她既敢用命赌,我便得去看看这赌局值不值当。”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马车碾过司马府后巷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咬碎骨头的声音。王珩掀开车帘一角,冷风吹得她缩了缩脖子,远远望见宗祠的飞檐在月色里泛着冷光,像头伏在暗处的巨兽。

朱漆大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点微弱的烛火,在风雪里明明灭灭。

“就在这等着,别出声。”她对车夫低语,拢紧斗篷下摆往门内钻。

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宗祠里弥漫着檀香和陈年尘埃的味道,供桌上的长明灯忽明忽暗,豆大的火苗映得司马光的牌位在供桌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最显眼的是悬在梁上的那道白绫,雪白雪白的,在烛光里泛着冷光。一个穿素色襦裙的少女正站在木凳上,双手攥着白绫,发髻上的玉簪在灯光下晃出细碎的光。

听见脚步声,她猛地回头,脸色苍白得像宣纸上的留白,嘴唇抿成条倔强的线,眼里却燃着簇不肯熄灭的火苗——正是白日里在西市马车里窥见的那个少女。

“你来了。”司马蓁的声音发颤,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没松开手里的白绫。她脚下的木凳晃了晃,发出危险的“咯吱”声,“我还以为......以为你不敢来。”

“以为我不敢来?”王珩走到她面前,仰头看着那张和自己年岁相仿的脸,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求死容易,活着破你祖父设的‘金锁阵’,难。你敢学吗?”

司马蓁愣住了,攥着白绫的手松了松:“什么金锁阵?”

王珩从袖中摸出张叠着的帕子,正是那日教云英记账时用的细棉布帕,上面用胭脂画着三笔复杂的账目,借贷方故意做得混乱,还夹着几个只有她们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比如用小圆圈代表“亏空”,三角代表“隐项”。

“这上面是三笔账,”她将帕子掷过去,帕子在空中划过道浅红的弧线,“明日此时,你若能解透,我便收你。解不透......”

“解不透我再来吊一次!”司马蓁慌忙接住帕子,紧紧攥在手里,指腹摩挲着那些胭脂画的线条,眼里的火苗烧得更旺了,连带着脸颊都泛起点红晕。

王珩看着她从木凳上跳下来,裙摆扫过地上的蒲团,发出沙沙的轻响。蒲团边缘磨得发白,露出里面的棉絮,看得出是常年跪拜的地方。

“记住,账是人算的,也是人做的。”她转身往外走,斗篷扫过供桌,带起一阵檀香,混着雪风灌进门缝,“别被世家的账本框住了眼。”

回到王府时,天已泛白,窗纸透出点鱼肚白的光。王珩刚换下斗篷,就听见窗外传来“咚”的轻响,像是什么东西砸在了窗台上。

她推开窗,见司马蓁正蹲在墙根下,手里举着个油纸包,鼻尖冻得通红,眼下乌青一片,显然是熬了通宵没合眼。

“我解出来了!”司马蓁献宝似的把油纸包递过墙来,纸包上还冒着热气,“那‘甲字三号’的亏空,定是仓吏把粮食藏在了粮袋夹层里!我祖父的账房先生今早看了,也说是这么回事!”

王珩接过油纸包,里面是三张写满字的麻纸,字里行间还沾着点墨团,看得出写得很急。她坐在窗边的绣凳上,借着晨光仔细看,纸上的字迹虽写的急却工整,每笔账都标着“借”或“贷”,显然是下了苦功。

“错了。”王珩笑着摇头,指尖点在“夹层”二字上,那里的墨迹都晕开了,“夹层是幌子,真正的亏空在鼠耗里。”

司马蓁猛地从墙根站起来,脑袋差点撞到墙头:“鼠耗?那点损耗算什么?我祖父说,仓里的老鼠每月啃掉几石粮,再正常不过......”

“积少成多,三年便是三百石。”王珩取过案上的算盘,噼啪拨了几下,算珠碰撞的脆响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你祖父的账房只记明面上的大数,却漏了仓底的陈粮损耗——那些发霉的、生虫的,小吏都按‘鼠耗’报上去,实则偷偷运出去卖了。”

她把算盘推到窗边,“世家的账,藏得最深的往往是这些‘不算数’的小数目。”

司马蓁扒着墙头,盯着算盘上的珠子,突然红了眼眶。“我竟没算到......”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啪嗒掉在墙头上,“我读了十年书,竟连这点弯弯绕都看不破......”

“现在算也不晚。”王珩转身取过纸笔,在砚台里蘸了蘸墨,写下份契约。宣纸上的小楷清秀有力,是她前世的功底。

“想学可以,先签这个。”

纸上写着“女账司契”四个字,下面列着数条规矩,第一条便是“师姐妹互助,无分贵贱”,最末一条尤其刺眼:“学成后需教寒门女子三人,不得收取分文,不得因出身苛待。”

司马蓁看着那条,手指在墙头上抠出点白灰:“教寒门女子?她们连字都不识,怎么学记账......”

“怎么,世家小娘子的账能算,穷人家的账就不是账了?”王珩将笔递过墙去,笔尖还滴着墨,“你若觉得委屈,现在就走。”

司马蓁咬了咬唇,抢过笔在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她的字带着点男子的刚硬,写起来连墨汁都要透过纸背。

“签就签!”她把契约推回来,纸角都被捏皱了,“但你得教我真本事,不能像那些酸儒似的,只会讲些之乎者也的空话!”

王珩刚收起契约,就见翠儿哭着从外面跑进来,发髻都散了,钗子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娘子!不好了!我爹......我爹被金钩坊的人抓去了!”她扑到王珩面前,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说他欠了五贯赌债,还不上就要......就要打断腿抵债啊!”

司马蓁在墙外听见,猛地拍了下墙头:“金钩坊?那不是我二叔的产业吗?”

她攥紧拳头,指节都发白了,“这些人竟敢在我家地盘上放印子钱!我这就回去告诉我爹,拆了他们的坊子!”

“等等。”王珩拉住她伸过来的手,她的手冻得像冰,“你去了说什么?说你是司马家的小娘子,让他们放人?他们既然敢动你的人,就不怕你家的名头。”

她转身从书柜里取出本账簿,指尖划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