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周末慢生活

34. 芒种时节

小说: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作者:

周末慢生活

分类:

古典言情

钦差车马的尘烟散尽,李家坳复归田间日常。

陈谷雨将心头那点微澜压下,更专注於山林经营。

那青白契地於她,不仅是丰饶粮仓,更蕴生生不息的循环之道。

她常携谢晚舟入山踏勘。何处宜植耐寒果木,何处可辟禽场,如何使落叶为禽食,禽粪归林田,心中图景日渐清晰。每思及此,便感地晶传来隐约赞同的欢欣。

这日,她立于自家那最早的十亩精田田埂上,目光巡睃着这片已深翻蓄势的土地。

身旁站着里正娘子和三姑母。

“谷雨娘子,今岁这十亩良田,依我看,还是稳妥为上,全部种粮。”里正娘子语气恳切,“娘子已有契地山林可作为进项,粮为根本,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如今这光景,多种一斗粮,比什么都强。”

陈谷雨颔首,她早有此意。

“里正说的是。这十亩和周边的新地,全部种麦、粟、和黍。耐储存,有备无患。”

她顿了顿,又看向远方那片青白微光流转的山林,“至于菜蔬瓜果、鸡鸭禽蛋的营生,便逐步移入契地山林之中。那里地气也丰沛,宜生长。”

提到契地,二人的目光都热切起来。

里正搓着手,试探问道:“谷雨娘子,你契地里的南……岭南棉,长得那样好。你看,咱们寻常田地,能不能也……试着种一些?不求那般丰产,能得些絮,也是好的。”

不等陈谷雨回答,提着食盒走来的谢晚舟便温和开口。

他的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各位大人,非是晚舟泼冷水。那岭南棉性喜暖畏寒,生长期长,需地力充沛。契主能种成,全赖契地特殊地脉滋养,适应其性。寻常田地,纵是上等田,也难抵北地春寒秋早,试种之难,十倍不止,成功者百中无一。若贸然将良田用于此,恐误了粮时,反受其害。”

他言语在理,且态度诚恳,里正虽觉惋惜,却也知轻重。

叹息道:“谢郎君说的是,这些大家早就知道,是咱们多想了。还是老实种粮稳当。”

议好粮种之事,陈谷雨便与谢晚舟吃过午饭,一起转入山林契地。

此处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

那日钦差勘验过的背风洼地,如今已成了一个大工地。

来自本村及邻近村落的十余名相对健康的夫郎,正依着陈谷雨勾勒的草图,热火朝天地劳作着。夯土垒石之声不绝于耳,一道弧形护墙已初具规模。

谢晚舟每日清晨必先至此。

他并非只动口不动手,常与夫郎们一同搬石运土,汗水浸湿衣衫。

他指挥若定。

“王大哥,这边根基再夯实些。”

“李二哥,卵石混入土中,更坚固。”

夫郎们初时或因他年轻且同是男子略有微词,但他毕竟是主家的夫郎,且事事躬亲,所言皆切中要害,加之陈谷雨定期随他前来巡查指点,全是赞赏之言,便也心服口服,干活愈发卖力。

陈谷雨深知欲要马儿跑,需得喂饱草的道理,从不干涉夫郎的决定。

夫郎们离家来此做工,图的不止是一餐饱饭,更是为了贴补家用。她除了支付议定的工钱,每隔三两日,便会让谢晚舟带着三姑母或小念安提来一篮篮新拾的鸡鸭蛋,或是刚从契地山林采摘下的水灵蔬菜、鲜嫩菌菇到工地。

“各位大哥辛苦,这些蛋菜是契地里出的,不值什么,拿回家给娃儿们添个菜,也尝尝鲜。”

谢晚舟总是说得轻描淡写。

但这份“尝鲜”对庄户人家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实惠。

夫郎们粗糙的手掌接过那些还沾着露水的新鲜菜蔬、还有微温的禽蛋时,那黝黑脸上的褶子便慢慢舒展开来。有人用指腹小心蹭过蛋壳,仿佛掂量着不止是重量。

有人拿起一根顶花带刺的嫩瓜,凑近鼻尖嗅了嗅,眼里映出林间的光。

不必多言,手上的劲道却更足了,夯土声也响亮了几分。

下工归家,将这些稀罕物从怀里掏出,自家娃娃的欢呼、婆娘嘴角掩不住的笑,便是最好的犒赏。往日里沉默的汉子们,不仅因此被允许上了饭桌,也能多说几句山里工事的进展,换来全家眼里真切的亮光。

这山林里的活计,随着夏日的来临,不再是出力气换铜板那么简单。

倒像是一颗种子,在他们心里悄悄生了根,发出盼头的芽。

山林更深的地方,变化悄无声息却一日新过一日。

以粗木围起的栅栏内,毛茸茸的雏鸡幼鸭叽喳着,忙不迭地用嫩黄喙尖啄食着落叶下的草籽和蠢动的小虫。几处向阳的坡地上,新栽的果苗挺着稚嫩的枝干,叶片虽疏却绿得精神,承接着林间疏落漏下的阳光。

至于那些见缝插针开辟出的菜畦,散落在树荫间隙,借着地脉里流淌的生机,菜叶油绿肥厚,瓜蔓蓬勃延展,那长势,竟将旧日院角那精心侍弄的菜地都比了下去。

这一日,朱县令与柳青再次联袂而至。

她们并未大张旗鼓,只轻车简从来到山林边缘。

看着那初具规模的护墙工事,以及林间井然有序的新气象,县令眼中满是激赏:“陈娘子真是匠心独运,竟能于此地规划出如此局面!这岂止是善用地利,简直是点石成金!”

柳青亦含笑补充:“大人所言极是。谷雨娘子这般经营,假以时日,这片山林必成我县一處丰饶宝地。假以时日,不仅自家受益,若能惠及乡邻,提供禽苗、菜种、技法,亦是一大善政。”

县令目光扫过远处忙碌的夫郎和那蓬勃的菜畦禽场,面露欣喜。

见陈谷雨笑着走了过来,她忽压低声音道:“谷雨,有一事…”

她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神情,“据闻,京畿皇庄及省城几处上等契地,自司农寺推广岭南棉种后,皆从琼州崖城购种试种。然……消息传来,竟无一成功!”

“非苗弱早夭,即棉桃稀疏,远不及你此处丰硕。苏大人百思不解,司农寺亦觉蹊跷,只道水土契光各异。林大人临行前,曾特意嘱托本官……”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谷雨一眼,声压得更低,“问你一句:‘你那棉种,确系琼州崖城所出,且……无恙否?’”

陈谷雨心中凛然!

面上却作讶然:“竟有此事?草民所得棉种,确系崖城赵三娘子处购得,许是……如大人所言,水土契光各异吧?”

她语气坦然,目光澄澈。

县令细观她神色,见她并无异样,便释然一笑:“想来也是。你此处的青白契地,地母娘娘垂青,自然不同。罢了,本官也是受人之托,问一句罢了。”

送走县令,日头已西斜。

芒种时节的晚风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吹过山林。

陈谷雨独立于初成的护墙边,眺望这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