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周末慢生活

41. 樊笼

小说:

三从四德遇上女尊地晶

作者:

周末慢生活

分类:

古典言情

京城,司农寺京畿所。

高墙深院,隔绝了市井的喧嚣,只余下墨香与冰冷权力交织的沉寂。雕梁画栋下,身着各色官服的女子步履匆匆,低声交谈间皆是农桑国策、粮棉赋税,字字千钧。

谢晚舟被安置在一处名为“清漪轩”的独立小院。

院名雅致,环境清幽,有厢房、书房,庭院中甚至种着几竿翠竹。比起李家坳的简朴小屋,这里堪称精致,却更像一张无形的金丝网,将他牢牢困住。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

院外有司农所派来的健妇“侍从”,实为看守;院内洒扫的小厮,眼神也总带着窥探。

送来的饭菜精致却冰冷,如同这里的空气。

他名义上是“特聘农师”,协助改良棉种,可除了最初赵元朗拿来几份语焉不详的卷宗让他“参详”,再无实质安排。

他被隔绝了。

赵元朗偶尔会来,带着审视的目光,问题看似寻常,却暗藏机锋。

“谢郎君在李家坳时,陈娘子于契地晶气流转,可有何心得?”

“契地棉株异于常种,生长期短,絮朵厚实,除却地力,选种催芽之法,当真无甚特别?”

“陈娘子性情如何?可还通晓些…别样学问?”

谢晚舟每一次都应对得小心翼翼。

他牢记他对陈谷雨最后的叮嘱——要活下去!

他也记得自己离去时那声嘶力竭的呼喊——等我!

这既是对她的叮嘱,亦是自己的承诺,是支撑他在这樊笼中坚持下去的信念。

他就是一个略通农事、心思单纯的乡野夫郎。

问及契地核心,便推说“全赖地母娘娘恩赐”;问及植棉细节,只重复那套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的“普通”农法;问及陈谷雨,便垂眼做出恭顺羞涩状,只说“娘子勤勉持家,心善仁厚”。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神情温顺。

赵元朗锐利的目光在他脸上逡巡,却每每无功而返。

谢晚舟能感觉到她眼底那一丝焦躁与怀疑。

新春将近,新皇忽至。

京城的冬夜,寒冷,风声呜咽。

清漪轩内燃着银霜炭,却驱不散谢晚舟心底的冰寒。

院外传来刻意压低的脚步声与甲胄轻响,看守健妇恭敬低语:“参见……”院门被无声推开,一道颀长身影裹着玄色狐裘,踏月而入。仅有两名气息沉凝的女卫守在门口。

狐裘兜帽掀开,露出一张年轻俊美的脸庞。眉飞入鬓,凤眸深邃,鼻梁高挺,唇线薄而锋利。虽只着玄色云锦常服,衣襟袖口却绣着隐晦凤纹,灯下流转着至尊华光。正是当朝新帝——凤玄!

谢晚舟心头剧震,慌忙拜伏:“草民谢晚舟,叩见陛下!”

“平身。”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晚舟起身垂立,眼观鼻,鼻观心。

那目光落在他脸上,如同实质,仿佛要穿透皮囊,直视灵魂。

凤玄缓步走到书案前。案上摊着卷宗,散着几张谢晚舟记下思绪的素笺。她的指尖拂过纸面,目光扫过清隽工整的字迹。最终,落在案角一小块契地新棉样品上,雪白柔软,泛着珍珠光泽。

她捻起一小簇棉絮,指尖细腻地感受着那份异乎寻常的柔软与温暖,良久,才轻声开口,那声音里竟罕见地褪去了一丝帝王威仪,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沉重:

“去岁寒冬,朕巡幸京郊,曾于破败茅檐下,见一老翁……与其孙儿蜷缩于草席之上。”

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棉絮,看到了别处,“祖孙二人,仅靠一件千疮百孔的旧袄相互依偎。朕触其手,冰冷如铁。那孩童唇色发紫,却对朕笑,说‘阿爷说,熬过这场雪,开了春,就不冷了’。”

她的指尖微微收紧,将那团温暖的白棉攥在手心。

“他们没能熬过那场雪。”

凤玄抬起眼,目光如炬,直直看向谢晚舟,那里面翻滚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灼热:“谢晚舟,你告诉我,在这煌煌大周,盛世之下,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茅檐?多少这样的祖孙?朕不要听‘天下富足’的虚言,朕要的是——无人再因饥寒而毙命!朕要这棉絮,不再是贵胄专享,而要铺满每一个大周子民的床榻,要温暖最贫寒农户的冬夜!”

她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字字千钧,仿佛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力量与决心。

砸在谢晚舟的心上。

那一刻,纵是出身谢氏见惯风云,谢晚舟亦觉胸中气血翻涌,一股热意直冲眼眶。

谢晚舟心头猛跳,几乎是本能地、极快地抬眼看了一下,随即迅速垂下。

那年轻帝王的侧脸在灯下半明半暗,凤眸深处仿佛燃烧着幽暗的火焰。

四目相对!

凤玄眼底掠过一丝极微弱的波动。

谢晚舟却如遭雷击!这双眼睛……为何隐隐透着一丝似曾相识的轮廓?尘封的幼年碎片骤然翻涌——京城煊赫府邸的后花园,花团锦簇中,那个眼神倔强孤僻、总爱躲在假山后看蚂蚁搬家的小女孩?!

他瞬间垂眼,将所有惊涛骇浪死死压住。

后背惊出冷汗。皇家秘辛,岂是他能窥探?

为民立命,乃圣王之志!

若帝王真心如此,那便是万民之福,他即便困于此地,亦觉其所困有所值——

然而,这澎湃的心潮仅持续了一瞬。

世家名门刻入骨子里的警惕与自幼耳闻目睹的权谋算计,还有他本不该有的悲惨命运,让他几乎立刻在那份感动上浇了一盆冷水。陛下这番话,是真切的悲悯,还是……说给他听的?是为了打动他,让他心甘情愿献出并不存在的契地之秘?

天心难测,帝王的承诺与温情,往往是最锋利的刀刃。

他迅速垂眸,将所有翻腾的情绪死死压住,背上却泛起一层细密的冷汗。

天威之下,一念之差,便是万劫不复。

凤玄似乎并未察觉他瞬间的心绪摆动,又或许尽收眼底却不动声色。

她将棉絮放回原处,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司农寺将你请来,便是要借你之能,助朕实现此愿。这棉絮,便是希望的火种。望你…好自为之,莫负朕望。让天下人不受冻。”

“让天下人不受冻”,这短短七字,此刻听来,重若千钧,却又迷雾重重。

它既是皇权的意志,亦是无形的枷锁。

他深深低头,掩去眼中所有的复杂与惊惧,只余下一片恭顺的沉寂:

“草民…谨记陛下教诲。”声音干涩。

凤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要将他彻底看穿。

最终,她没再说什么,转身,玄色的狐裘在清冷的空气中划过一个利落的弧度,悄然消失在夜色里。

院门合拢,死寂一片。

唯闻银霜炭轻微的噼啪声。

谢晚舟维持躬身姿势,久久未动。额角冷汗,缓缓滑落。

新皇的驾临,那真挚又莫测的言辞,那宏大却沉重的誓言,还有…似曾相识的眼眸…如同数道惊雷,在他紧绷的心弦上炸响。

这位帝王。

究竟是心怀苍生的明主,还是……心思深沉的权谋家?

这心愿,究竟是福祉,还是更深漩涡的开端?

良久,谢晚舟直身,挥退小厮。孤灯如豆。

他走到书案边,拿起了针线——这是唯一被允许保留的、属于“夫郎本分”的消遣。

指尖捻线,针尖在灯下微芒闪烁。

不需图样,心念所至,针线便如有了生命,在素绢上游走。

绣的是李家坳契地边缘,寒风中挺立、缀满棉桃的棉株。

绣的是小院灶房外,总蹭他衣角、被念安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