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江觅舟

12. 京圈佛子王维(五)

小说: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作者:

江觅舟

分类:

穿越架空

【王维《扶南曲歌词》】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

随着天声响起,柳宗元灵光一现。

想让裴延龄这样的奸臣下台,写文章上书,反而适得其反。

因为当今天子李适,有陆贽在其左右,数年熏陶之下,看文章的本事可是一绝。关于裴延龄的文章越多,李适兴许以为是裴延龄的威望猛升,所以忮忌的人变多了。

陆贽当年便是美名和骂声同在。

当今天子李适登基之时,引陆贽为翰林学士。陆贽的文章条理清楚,以至于后来在连连战火当中,重要的诏书都由他独自撰写。

一人之力,不经宰臣商议。后来朝中之人称陆贽为“内相”。这个称为从宰相口中说出,是嫉妒他扰乱朝政夺取相权,但若别人私下提起“内相”,反而是羡慕他凭借文采即被皇帝重用的真本事。

每日清晨,是决定朝中要事的时段。在翠羽帷帐之中,群臣在大殿之中上朝。

圣人批阅奏章,召对朝臣,他评判的根据,当然是信任奏文皆是实情,朝臣的对答合理有据。

李适在位已经十多年了,陆贽当年的那一套行文说话方法,朝廷内外,大家都学了去。

裴延龄也不意外,照着陆贽的言辞风格,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无缘亲眼见到真实情况,谁能分得出是否虚报。

况且,裴延龄嘴甜。

之前裴延龄奏报粪土里找到的白银为羡余,太府寺少卿上书抗议,称白银本就是每月申奏的存货,李适没有怪罪任何人,权当白银储存不当。谁让之前没人先讲羡余的喜报。

李适一眼看穿他谎报同州有八十尺木材的事情,但裴延龄会立马补充说君主圣明,天降奇迹。于是,皇帝便原谅他。

就像是当年陆贽哄着皇帝先向叛乱的藩镇服软,然后再出兵一样。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皇帝究竟亲近谁呢?

天声的最后一句,令柳宗元的困扰有了眉目。

皇帝宠信的大臣,说错了可以原谅。皇帝冷落的大臣,说什么都是狡辩。

除非真的触及到了他内心深处。

李适即位之时,他一心收复河北三镇。然而藩镇未能平叛,反而引得天下大乱。

安史之乱有八年之久,李适平叛也打了七年。

起初还算顺利,而后因为皇帝拒绝藩镇世袭,使得藩镇继任者相互勾结,田悦称魏王,李纳是齐王,王武俊作赵王,朱滔为冀王,朱泚当秦帝,李希烈名楚帝,倏然之间大唐出现二帝四王。

战局紧迫,文武百官却大难临头各自飞。宦官和神策军一路护驾,皇帝方才保住安危。混乱之中,是陆贽出谋划策,局势才得以平定。

而后也因为陆贽,李适放弃了他最初的心愿。

这些年来,李适信任的人,仍然是落难之际,忠心于他的那些人。

如今,陆贽在李适面前抗议裴延龄,和当年文武大臣站到了叛藩那一头似曾相识。

李适如此重用宦官,便是因为他们不会靠嘴上功夫做事。

那如果宦官也反感裴延龄了呢?如果神策军因为裴延龄而受了委屈呢?

柳宗元对自己的思路颇有信心。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冬。

王维和同僚一起在大明宫西南的中书省用餐。

鱼脍虽美,但他并不动筷,吃点菜就够了。他看别人将酒一饮而尽,于是也跟着喝上几口。

能吃上大明宫的工作餐,得多谢丞相张九龄。

去年托他的福,王维在洛阳官拜右拾遗,今年跟随皇帝一同重返长安。

同僚们说他这次回来,赶上了好时候。

午餐时不时有荔枝和樱桃,皇帝赏赐的频率也加了。

王维环视四周,翠羽是新换的,熏香从未闻过,蜡烛也比以前更花哨。

假期也多了。

自开元二十年起,新设寻胜使,就是带着文武百官出去游玩设宴。

王维的同僚忽然感叹:“按照现在寻胜的次数的增长来看,明年怕不是每十天就要游玩一次。”

“用词错了,”另一位胡吃海塞后喝了口酒,“寻胜更频繁,是好事啊。每天各地常常献上珍宝,奏文皆是喜报。”

“都是好消息。”王维同僚的语气意味深长。

好消息就像是屋内的香气,混着脂粉的味道,粉饰太平。

奏文是皇帝的赞歌,朝臣个个长袖善舞。

王维在一旁摸鱼。

吃完这顿饭,没什么事儿,估摸着他们要回去游赏宴乐了。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拂曙朝前殿,玉墀多佩声。】

张九龄张相公给安排的右拾遗,品级是从八品上,但却是清要官。

自从魏晋开始,官有清浊,清官浊官升迁路径不同,“从浊得清,则胜于迁”,所以王维能得到这个八品小官,心里愉快极了。

浊官多是靠军功,可如今天下太平正是盛世,军功不易,王维庆幸自己是科举出身,要不然和那些门荫的子弟争不来清官。

右拾遗属中书省,左拾遗归门下省,其实做的事情差不多,讨论国家大事,若有所偏颇疏漏,便进行补充,正所谓“言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

拾遗之上,还有左右补阙。都是谏官,针对同一件事提建议,不会因为品级更高就更靠谱。

但他们拿得俸禄更多一些。

王维激励自己要更上一层。

他夜里忙于工作,次日一早上朝。

睡不够,干劲也就少了一半。

他重新看了一遍昨夜的表状,打着哈欠,赶赴紫宸殿。

大明宫刚修好的时候,上朝的大殿是宣政殿。

但当今天子李隆基,日常起居在紫宸殿,批阅奏章在紫宸殿,如今上朝也在紫宸殿。

说他懒散,他在长安洛阳之间两边跑,说他勤快,不愿为上朝多耽误一点工夫。

免去移驾宣政殿的浪费的时间,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勤于政务,都是为了大唐的繁荣。

居家办公第一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