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江觅舟

11. 京圈佛子王维(四)

小说:

给元白刘柳剧透贬官生活

作者:

江觅舟

分类:

穿越架空

天色已晚,胥吏高声催促着。

明明不占理,却坚决索要赋税。

白居易听见邻居先是据理力争,而后妥协求饶。

交不上绢帛,田中的谷子总能收上来。

胥吏在他家门口一坐,原地翻账簿。

邻居无言以对,哄着家里的僮仆进屋里拿上蜡烛。

白居易和白行简在远处探头探脑。

他们还以为邻居心善,担心胥吏在月色看不清账簿,结果僮仆拎着灯朝田里走去。

整整一夜,田间若星河,灯火作萤火。

邻居家的仆人们点着灯,他们穿行田野,紧锣密鼓彻夜忙碌。

次日一早,去除糠皮的粮食亮如珍珠。

胥吏仍要挑剔。

白居易和白行简在远处哀叹不已。

声音传不过去,但是怨气被风吹到了胥吏那边。

胥吏眼睛一斜,叫他们出来,告诉家里主事的人,白家也得去官府把税补上。

“新上任的户部侍郎裴延龄仁慈隐恻,”胥吏恶狠狠地看着白居易,“他愿意通融,不意味着你们这些书生仗着识字多,就可以偷奸耍滑。”

“知道了,知道了。”白居易回答道。

他好像之前听说过裴延龄这个人。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当今天子即位,战事再起,直到年号改为贞元,才算太平。当年一半疆土陷入战火,宰相难逃其咎。其中罪孽深重的卢杞,陷害了提出“两税法”的杨炎,提携了如今涉财政权的裴延龄。

朝堂之上,来来回回都是这些熟悉的名字。

白居易读书的兴致退了一半。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王维早年丧父,但终究是山东大姓,很容易被权臣的圈子接纳。像是李白,最终不过是混个翰林待诏的闲差。

王维的《田园乐》里那种隐退的大官,白居易没有见过。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吃俸禄的,这些仗势欺人的小吏,见过太多了。

河东裴氏在长安掌权,看不清民间百姓的真实情况。

一心想去长安,真的好吗?

越想越烦,白居易乱了思绪。

他收拾好东西,前去官府。

胥吏忙得连把东西收过去,拿到库房的工夫都没有。

他们嗑着瓜子,给白居易指路,让他自己去库房。

库房里布帛如山,都是今年的“羡余”。

绢布入了库,之后进了京,可就再也不见天日,逐渐化为灰尘。

白居易思来想去,还是得去长安。

不去长安,只能助人一时一地。

若去长安,说不定能说上话,让裴延龄清醒清醒。

【……李白也有六字诗,和这个也像,和田园有关,写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色。】

【……李白写得仙气飘飘的。我给你背一遍《春景》,“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李白的《夏景》我也喜欢,其实和王维的韵味更像,“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

【……好,不说了。我没有拉踩他们俩。我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说的是诗作,你想哪儿去了?六言绝句不容易写好,通常是二四分法或者四二分法,难得他们两位都写了,我就提一下嘛。】

八月的长安,蝉鸣稀,人声沸。

元稹听到天声所讲的田园生活,不为所动。

还是长安好呀。

可是今日,外面为何如此吵闹?

元稹出门一看。

广陵王大婚,长安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小时候的事,元稹不太记得了。

今年回到长安之后,他发现京城的人和乡下人很是不同。

发生一点事儿就全城瞩目,传出一点流言就全城震撼。

鹦鹉不逗了,牡丹不浇了,斗鸡走犬也停了。

广陵王纳妃,整个京城为之颠倒。

全京城的贵女争相和王妃斗艳,全京城的王公在懊恼无缘下聘。

广陵,扬州的古称。

今日大婚的广陵郡王,不知何许人也。

元稹跟着凑热闹的人群往天街走去。

他看眼前的阵仗,广陵王妃定是倾国倾城。

若不能一睹真容,全京城追悔莫及。

和京城氛围格格不入的元稹,四处打探一圈,碰到一个好心人。

他严厉地纠正元稹的措辞:“说她倾国倾城,不吉利,不吉利。这位王妃,可是支大厦于将倾。”

“何解?”元稹头一次听说这种形容词。

“今日是广陵王李淳和郭氏的大婚之日。郭氏,你可曾听说过?她是回狂澜于既倒的郭子仪的孙女。想必是才情过人,文武双全。”

平定安史之乱,功高震主郭子仪的孙女。

元稹活学活用:“太原郭氏,力挽狂澜的家世。”

“怎么不夸容貌?”

“我没见到,无凭无据怎么称赞。”

好心人一怔,他打量着元稹,问:“你今年多大了?”

“十五。”

“那不是小孩子了。广陵王只比你年长一岁而已。”好心人对元稹非常热情。

全京城的大人都知道的事情,元稹终于有机会一听。

广陵王李淳是当今太子李诵的长子——

庶出。

但是李诵的太子妃萧氏前两年身亡,不会有人再威胁他的继承地位了。

“噢。”

萧氏非常可惜。

兰陵萧氏往上数,祖先是《昭明文选》的编撰者南朝的梁朝昭明太子萧统。

她的母亲郜国公主,是肃宗李亨之女。

她的祖母新昌公主,是玄宗李隆基之女。

“呃。”

广陵王妃,是郭子仪的第六子的次女。

“嫡出。”

“这不重要,”好心人接着介绍,“郭氏的母亲是升平公主。”

“那不就是……?”

“代宗李豫的女儿。”

元稹掰着手指数了数——

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当今天子李适、太子李诵、广陵王李淳……

“广陵王的母亲,是代宗的才人,王氏。”好心人看元稹惊讶的眼神,忍不住笑了起来,“代宗纳王氏为妃的时候,已经岁数大了,看如今的太子孤身一人,出于恩宠,于是把王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