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仵作今天掉马了吗》

30. 危机

“云仵作?”阿福见她脸色发白,忍不住多问了句,“您这是怎么了?不舒服吗?”

云裳回过神,迅速将纷乱思绪拉了回来,装作无事般道:“没什么。我方才是想说,等大人忙完了,劳烦你知会我一声。”

“云仵作且去歇着,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就成!”阿福笑着应下,拎着食盒匆匆忙去了。

回东厢房的路上,云裳一直心不在焉。若谢皖南真为查漕运而来,那遣她来大理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那时他们素不相识,为何会仅凭一面之缘就拉她上了这条船?

到底是王家案恰好缺个得力仵作,又或是……还有其他深意?

跟谢皖南共事时日尚浅,以至于她对他的了解始终是割裂的,一半来自传闻中的行事果决、谋略过人的模糊印象,另一半则源于日常相处中窥见的零星侧影。

他无疑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偶尔流露出的信任与关怀,会让她恍惚一瞬,或许他们是在一条船上的。

可转瞬又会恍然清醒,他们其实从来算不上真正的同盟,更从未像对方袒露过心扉。她借他的权势来查家族旧案,而他亦有自己的盘算。

彼此不知对方的打算,却又好似心照不宣般维持了这微妙的平衡。

她不知他的底细,其实也无意深究。

他们不过是因机缘巧合下偶然相汇,为了同一目标暂时结伴,各自揣着心事,试探着,也防备着。

从未真正信任过对方。

思绪兜兜转转,又重新落回眼前。先前,她不知谢皖南此行的目的,他也从未提过漕运案的内情,她便一直未往此事上想。

可将近来的蛛丝马迹一串,云裳心里莫名升起一丝预感——这案子,怕是与云家脱不了干系。

云家当时一夜覆灭,快得像一阵毫无预兆的风。她来不及反应,父亲母亲就已被扣上中饱私囊、办事不力的罪名打入死牢,当下唯一能做的便是保全她和姐姐。

那些仓促定下的罪证,如今想来处处透着破绽。

太过潦草,太过急切,仿佛只是为了给这场覆灭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由头。

云家瓷器生意虽做得大,父母却向来广结善缘,皆是诚恳本分的生意人。

别说中饱私囊,就连寻常生意人难免的计较都没有,断不会犯下这等重罪。

她自小醉心验尸,极少过问家中生意,向来是姐姐在同父母学着打理,如今姐姐不知所踪,生死未卜。

思来想去,她都想不通究竟是触及了谁的利益?他们全家才会落得这般被赶尽杀绝的境地。

仿造的云氏瓷泥、掉包的瓷器、王家与赵德令之间的纠缠……他们如今触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水下的暗流怕是难以想象的深。

而这盘棋的暗处,是否真的也埋着云家覆灭的真相?

风从身侧穿过,带起一阵细微凉意。

终于走到了东厢房门口,云裳抬手扶上面前紧闭的门扉,抿紧了唇,只觉前路茫茫,看不到半分光亮。

书房。

案桌摊着几张舆图,清平各个码头渡口都被重点标注了出来,密密麻麻的水道路线遍布四周,如同蛛网般盘根错节,看得人眼晕。

谢皖南静坐在桌前,指间捏着枚青蓝瓷片,正对着日光缓缓端详。

这瓷片色泽莹蓝,釉色上乘,光影流转间,如雨后初霁的天空,细腻温润,似乎能沁出水来。仅凭其中残片,便能窥见其正品该是何等精妙。

正是那日王泊川失手摔碎的贡瓷——雨过天晴釉。

桌旁的红木箱中,几尊相似的瓷瓶整齐摆放其中,样式与他手中的残片如出一辙。可拿起细观,便会发觉瓷胚薄了些许,品质上远不及指尖那枚,乃是那日从王家窑搜出的赝品。

如今仿品他已差人全部带回,收入府中等待调查。可被掉包的真品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此事源头,起于宫中接连出现的怪事。

近月来,库房瓷器接连出事,先是御膳房经年碗碟频繁无故碎裂,内务府的瓷器也需多次上釉才能使用。

崇德帝察觉异样,下令彻查,这才发现近期送入宫中的贡瓷早已出了纰漏,远不及前些年的品质。

官窑是北齐支柱,不仅供宫廷用度,更远销海外。为免打草惊蛇,皇帝特地命他暗中彻查。

他循着官窑印记一路追踪,最终锁定了锦州清平的王家,发现果然是他们在暗中捣鬼,干着以此充好的勾当。

本以为证据确凿能一举告破此案,却不曾想,这里头的水颇深。

王家倒台,多余赝品也被查收,可此案关键人物却一个个接连殒命,如今真品不知所踪,以假乱真的勾当却仍在继续。

“派去打探的人来报,各码头一切如常。”

赤水垂手立在一旁,将消息悉数汇报后,见谢皖南半晌未言,只得低声唤了句:“大人?”

谢皖南喉间发出一声“嗯”,算是应答。

清平一带送往京城的货物多走漕运水路,料理完王家案的首尾,他第一桩事便是遣人去各个码头渡口追查。

原以为能循着水路找到真品线索,如今看来,背后之人的手伸得够长。

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漕运码头的出货记录可查到了?”他忽然抬眼,目光扫过舆图上被圈住的漕运码头。

“回大人,属下已从漕运使那处调了底册。”赤水垂眸,声音低了下去,“最近一批官船半月前便走了,舱单上登记的瓷器的数量,与贡品清单分毫不差。”

“分毫不差?”谢皖南指尖一顿,“官船走时,舱单由谁核的?”

王家窑被抄时,库房里堆着的赝品足足有数十箱,可对照账册来看,这些数量根本凑不齐贡品的总数。

更蹊跷的是,案件推进至今,关键人物接连出事,显然背后有人在刻意掩盖痕迹。

若仅是王家一己之力,绝不会有如此大的手笔,更别逞这手眼通天的本事。

“是漕运使亲自验的。”赤水声音更低了些,“属下核对过账册,舱单上确为官窑,件数、规格,也与造办处的单子对得上。”

瓷片在谢皖南指尖旋了半圈,被收回掌心。

“谁能担保船上那批都由官窑经手过?”他看向一旁的赝品,“赝品仿得形似,连封泥都相差无几,若非懂行之人细看,未必能看出真伪。”

官窑贡瓷烧制完成后,自会有相应的督瓷官进行查验,盖上官窑封泥,不合格的则被当场销毁,以□□向外界。

查验时王家必定不敢造假,可查验过后的环节,可做的手脚就多了。

那伪造的封泥,不正是他们的手笔吗?

想来是查验过后的真品被人悄然替换为高仿,盖上伪造的封泥,神不知鬼不觉送上漕船,足以以假乱真。

赤水心头一动,已然明了:“大人是说,漕运使验的……本就是赝品?”

“未必全是。”谢皖南拿起一尊仿品,在瓶底官窑印记上敲了敲,“这仿品连印记都仿得有模有样,寻常人看不出破绽,可到了京城,未必能过得了巡检那一关。”

京城的官员个个精明,这点赤水深有体会。

他恍然道:“如此说来,是真假参半?难怪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