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御书房内,一封自请外任的奏疏已被压了足足三日。
陆憬抬眼望江南道的舆图杭州、湖州
难怪那日望云楼中她道自己没有不舍原是一早就想好了去路。
另一封密报摆于御案上,暗卫打听清楚商行的消息元乐在兴庆坊与表兄合买的一处宅子前段日子就有了脱手的打算。
她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谋划已久。
晨起的阳光暖融融洒在玉阶,顾宁熙奉召到御书房外时工部中的一桩事务才处置了一半。
望着御书房紧闭的房门她心底无端地生出些不安悄声问向孙敬道:“大总管陛下寻我何事?”
孙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得顾大人有些过分紧张。
就算有先前夺嫡的纷争,但陛下待顾大人并无嫌隙一向是比旁人亲厚许多的。
“那陛下近日心情如何?”
孙敬细细想来,因是朝政繁忙的缘故,陛下最近总是闭于御书房中,甚少让人在里间侍奉。
不过无妨,陛下每每见到顾大人心情总会好些。
正巧入御书房通传的侍从回来复命孙敬乐呵呵道:“陛下这会儿就有闲暇,顾大人,请吧。”
顾宁熙理了理衣袍,默默抬步上了玉阶。
御书房的门在她身后慢慢合上。
阳光自窗间洒落,她避开了上首之人的目光拱手见礼道:“臣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
“嗯。”她听见帝王淡淡答应着“坐罢。”
顾宁熙思忖着寻了个不远不近的位置这般单独的召见总是让她忍不住回忆起最初的梦境。
她不安地交叠了掌心目之所及御书房内的陈设已经如数更换过。
不似在她梦中一切都来不及布置。
安静了片刻于顾宁熙而言却很是漫长。她悄悄抬眸见陛下手中随意拿起的正是她前些日子递上去的奏案。
“要自请外放?”她听见他道。
本以为有吏部允准即可没想到折子还是递到了陛下手中。
顾宁熙应道:“回陛下是。”
“你不是说喜欢在工部?”
官员一旦外放有多少人都是辗转各地为官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调回京都。
地方官的仕途哪里能比得及尚书六部她到底有没有思量清楚?况且宣平侯府在朝堂式微怕是帮不了她调度。
顾宁熙抿唇勉强道:“朝中官员大多都是要外放历练的。”
“那是寻常人”陆憬径直指出“一甲的探花并无需如此。”
多少人都紧盯着朝廷六部的出缺像元乐这般未得朝中调令、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自请外放离京的官员少之又少。
顾宁熙一时接不上话。
陆憬接着问:“为何要去江南?
“臣听闻江南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她反应亦快,趁机描补了前一个问题,“臣自幼长于京城,从未离家远行,臣亦想出京看看不同的山水风光。
“若要赏景,日后南巡有的是机会。乘船南下,来去不过数月,何必大费周章外任。
“但是臣……顾宁熙与御座上的人对上了目光,陆憬道:“顾元乐,你不会要告诉朕,你觉得在江南会比在京都更有前程?还是你要告诉朕,江南的人比京都更好?
“臣并非这个意思。顾宁熙隐隐察觉到眼前人在动怒,难不成是因为她擅自做主离开,未曾提前告知他?
但外放乃朝廷公事,她如何与君主商议?总得有了结果,才能与友人告别。
顾宁熙垂下眼帘,陛下的意思她也明白。其实她并非不愿意留在朝堂,只是以她的身份,往后娶妻、生子都是破绽,她没有办法在朝中久留。
她面上明明白白写着为难之色,陆憬道:“你当真决定了?京都的所有,你都要一*并舍下?
“你若是后悔了,这封奏案朕大可以当看不见。
“臣——几个呼吸之间,顾宁熙定了最后的决断。
她也并非拖泥带水的性子,她起身,在御案前正跪下。
“臣才疏学浅,望陛下恩准。
话已至此,陆憬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为了区区一个表兄,她甘愿离开心仪的工部,放弃自己大好的仕途。
孟铭轩有何值得她这般付出的?他去江南建功立业时,可曾有半点想过她的处境?!
她就这般步步退让,京都的人和事都不足以叫她留恋。
御书房中陡然陷入一阵静默,连奏案掷于桌面的声音都分外清晰。
顾宁熙好似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无声对峙之中,她的掌心沁出薄薄一层冷汗。
“看来,元乐是只愿效忠兄长。
“陛下?!陛下误会了。
终于听见上首之人的答复时,顾宁熙心都仿佛漏了半拍。
这话说得极重,宣平侯顾家本就是蜀王旧党,并不曾效忠于新君。如今新帝继位,顾氏子弟在朝中如履薄冰。
这是要对顾家动手,拿她做筏子吗?
帝王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下去罢,这几日不必再上朝,也不必去工部当值了。
“陛下——
所有的话语都在顾宁熙意料外,她欲辩解,帝王已不容置喙道:“退下!
御书房外,孙敬听见里间一星半点的动静,着实骇了一跳。
这到底出了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什么事怎么闹成这样了?
等御书房的门打开孙敬赶忙迎上前去扶了顾大人一时不知该劝哪一位。
孙敬也不敢多问只能依陛下的吩咐命人好生送了顾大人回府。
日光明媚他见顾大人唇色有些发白又想到顾大人来时的担忧。
他不知发生了何事趁无人察觉时悄悄劝道:“等过段日子陛下心情好些顾大人再来好生与陛下说罢。”
顾宁熙仍未缓神感受到孙总管的好意她道了一句谢。
孙敬目送车驾渐渐离去又望**无云的晴空恍惚中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这陛下一向是厚待顾大人的呀怎么会如此?
……
午后时光宫中戏台上一出《半生缘》热热闹闹地唱演着。
孙敬侍立在旁陛下连午膳都未用心血来潮指名要听这出戏他赶忙领人安排下去。
他愈发纳罕之前陛下分明下过命令昭王府中不准再演《半生缘》显然是厌恶这折戏。
但是无妨孙敬紧接着又想。
毕竟眼下是在宫廷不是昭王府。
见陛下连面前的糕点瓜果都未动孙敬小心翼翼道:“陛下可要换些点心或是传午膳?”
戏台上正唱到丽娘与京中权贵相识权贵识破她的身份。
“都不必。”
若换了平时孙敬还能依着顾大人上回的法子让人去宫外买些吃食。
但是偏偏今日惹陛下龙颜大怒的就是顾大人孙敬哪里再敢火上浇油。
他叹了口气默默退远些。
陆憬按下手中一封密报是程武去年就从晋州梁家带回来的。
依元乐乳母的口供彼时宣平侯府长房迟迟无子。为争世子之位也为了破除流言宣平侯在已然有了数位女儿后将新诞生的元乐充作嫡子。
此事也算合情合理但乳母还提到宣平侯府安排了一条后路同时送了一名女婴到别庄
至于其他的细节譬如宣平侯府为何要冒险多此一举又为何不干脆抱个男婴偷龙转凤乳母便不得而知了。
台上《半生缘》仍旧演着丽娘被人举告不得已在朝堂上承认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跪请陛下重审表兄的**。
一时间朝堂风起云涌有大臣主张治丽娘女扮男装的欺君之罪。
权贵为她求情保了丽娘在朝堂上说话的机会。
丽娘对他除了感激似乎也生出些不同的情愫但被她及时遏止。
他来得太晚错过了所有。
陆憬眸中划过一抹嘲讽的弧度怎么可能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
在唱到丽君拒绝权贵辞官与表兄回乡前陆憬叫停了整出戏。
他没有这般气度。
他绝不会放手。
陆憬冷冷道:“召宣平侯入宫。”
……
宫中戏曲咿咿呀呀唱奏不休乐游院中却是一片清静。
从宫中回来后顾宁熙换下了官服屏退了寝屋中所有人。
她抱膝坐于榻上独自一遍遍回忆着午前御书房中发生的一切。
她害怕帝王迎面而来的威压让她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
她不解不明白为何龙椅上的那人今日如此动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