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第71章

屋中宽敞,且只剩了昭王殿下身旁的位置。

落座的顾宁熙不曾听出身边人话中的深意。她搓了搓手,只觉得屋中竟不比外面暖和多少。

陆憬冷着脸让人拿了个手炉进来。

舒舒服服将小手炉揣在袖中,顾宁熙唇畔不自觉翘起。望云楼是昭王殿下的地盘,今日小聚也不用担心会传出什么闲言碎语。

桌上备了五六盏瓜果点心,离午膳还早,几人叙些闲话。

谢谦的话惯来是玄甲军三人中最密的,虽非京城人士,但他消息灵通得很。

说到这些日子以来京中的谈资,最引人讨论的当然是太子那桩私通妃嫔的秘闻。

说来也奇怪,分明是内廷中事,不知怎的竟传了出来,朝中有不少官员都陆续知晓。

太子殿下受了责罚,表面上的名目还是因为私蓄府兵。

虽事涉东宫,但陛下也牵连其中。昭王殿下在此,在场几人还是小心翼翼绕开了这桩宫廷秘辛。

顾宁熙捂暖和了手,将鎏金的手炉放在一旁,又喝了口新沏的茶。

在座之人都相熟,话题聊得轻松随意。然有时候刻意避开什么,反而越容易说漏嘴。

论及江南物阜民丰,人杰地灵。谢谦忽而想起,传闻中失宠的苏婕妤好像正是出自江南。

半句话卡在喉间,他尴尬地笑了笑。

顾宁熙帮着他岔开些话题:“我表兄就去过江南,说那儿十分尊崇读书,重科举教化。

这一句对应上了人杰地灵,谢谦本想顺着这个思路接下去,昭王殿下却开口道:*“去岁江南官员入京,不正是东宫接管?

虽说甚少在后宫经营,但去年在宫中家宴上,陆憬还是见过新入宫的苏婕妤的。

那会儿苏婕妤正得圣宠,位次排得很靠前。

觥筹交错间,陆憬也是无意中瞧见皇兄与苏婕妤眼神的交汇。

大约是喝了数杯酒的缘故,情绪难免外露了一两分。

同是求而不得,陆憬再熟悉不过。

苏婕妤和皇兄相识在前,年岁又相仿。他们在驿站相处过一段日子,生出些情意并不奇怪。

听着昭王殿下话语中的暗示,顾宁熙与谢谦他们不由齐齐张大了嘴。

原来宫中私通的流言,不是空穴来风啊。

还得是昭王殿下位置好啊。

陆憬没有想过要拿此事做文章,但在他看来,皇兄若是对苏婕妤有意,大可以早早求了父皇恩典,何必眼睁睁看着她入宫。

“尚有机会挽回,有些事没必要压抑在心中,纸又包不住火。说这话时,陆憬看向了顾宁熙。

况且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都能说给认识区区三载的表兄知晓。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顾宁熙脑中却仍在盘桓太子殿下和苏婕妤的情事。在他们几人中,除了昭王殿下,她应当是最熟悉东宫的人了。

没想到啊,一向端方自持、克己守礼的太子殿下,竟然还恋慕过陛下的宠妃。

真是没想到啊。

……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些,晚间宿于凤仪宫时,明德帝与皇后说了自己的打算:“仁智宫已修缮一新,我们去小住半月如何?带上祈安和诚钰,还有其他几个孩子,等年节前再回来。”

仁智宫中有京郊最大的温泉,泡一泡汤泉对身体更好。

结发三十年的夫妻,姚皇后对身畔人回避争端、**、继续享天伦之乐的意图无比熟悉。

可孩子们已经长大,且闹到了当下的地步,如此岌岌可危的和平还能维持多久?

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都是陛下的孩子,他一如既往地难以决断。

明德帝看出姚皇后眉宇间的担忧,轻握了她的手:“淑华,你安心,朕会处置妥当,必定不会再让你失望。”

他对东宫是余怒未消,但并不曾动易储的念头。这一回单独撇下太子,也是想再敲打他一二。

姚皇后轻叹一口气,终归是没有在今夜再多说什么。

“臣妾不会对陛下失望。时辰不早了,陛下早些歇下吧。”

侍女端上了新熬好的安神汤药,姚皇后不着痕迹地抽回了手。

褐色的药汁苦涩、倒人胃口,明德帝关切发妻。他知道自从忱儿**以来,皇后夜里愈发睡不安稳,且总是多梦。

一副副方子喝下去总不见好,明德帝道:“宫中的太医无用,明日朕让人贴了皇榜,从民间寻些得力的大夫来。”

姚皇后喝尽了药,温言道:“是臣妾自己多思的缘故罢了,陛下切莫怪罪旁人。”

皇后数十年如一日的温婉体贴,明德帝打定主意要寻访名医的同时,也想着带皇后去仁智宫散散心,兴许对她的病情有助益。

夜色已深,姚皇后命外殿的侍女熄了烛火。

夫妻二人同榻而眠,殿中归于宁静。

风雪暂歇,趁难得的好天气,帝王出京的銮驾第三日便已预备妥当。

此番随行的朝臣不多,太子带着几个年幼的弟弟留守于京都,主理朝政。

不同于往常的放权,明德帝还留下了自己的心腹中书令裴静,命他协助太子处置大小政事。明德帝更留了手谕,朝中机要每隔两日便要送往仁智宫,不得有误。

城楼之上,陆恒目送威仪赫赫的帝王銮驾远去,搭在城垛上的手不由握紧。

忱弟**一案,父皇心底分明已经疑心了他。偏生父皇没有挑明问询,他反而不能主动辩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驳,进退两难。

四平八稳地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陆恒近来接连被斥。弟弟们又已长成,不断地威胁着他的位置。

尤其眼下他失了父皇圣心,不能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十四岁跟在父皇身边,入朝参政,对地方实权派并非全无拉拢。

适逢父皇离京,正便于他腾出手脚,免受太多束缚。

……

纷纷扬扬下了几场雪,仁智宫外的玉宁湖结起厚厚一层冰。腊月前后,正是冰嬉的好时节。

月光照入殿宇,陆憬写就了请帖。他邀元乐同游,但在仁智宫中,却又不能只邀元乐。思来想去,陆憬搁了笔,吩咐孙敬道:“去给世子带句话。

“奴才明白。

孙敬乐呵呵退下,殿下与甄世子是表兄弟,平日里惯来亲厚的。

翌日是个不错的晴天,玉宁湖畔甄源如期赴约。陆憬与顾宁熙稍稍早到了一刻,除了甄源,谢谦与秦钰都留于京都。随帝王銮驾而来的大多都是大晋宗室,明德帝还特意吩咐人叫上了甄源与姚家的几名小辈。

虽说懿文皇后已过世多年,但明德帝一直都是将甄源视作自己的侄儿疼爱,待他比姚家的子侄们还要更亲厚些。明德帝这些年也有意抬举姚皇后的母家,奈何姚家实在后继无人,没有什么出挑的子侄。开国之初,明德帝封赏功臣时,勉强给了姚家侯爵爵位。只等太子继承大统后,再给外祖家进爵国公。如此已经足够体面,也不会令其他功臣勋贵不满。

至于顾宁熙,仁智宫是李侍郎和她主持修建。所以为数不多的随行官员名录中,顾宁熙位列其上。

冰面厚实,光滑如镜,映照出三道人影,无端地有些拥挤。顾宁熙喜爱冰嬉,只不过平日在京都没有什么施展的地方。所以昭王殿下递了帖子,她欣然便应邀。他们才在湖畔的一处阁中换了冰鞋,便有王府侍从匆匆来禀:“世子。

甄源在朝中亦领有要职,还兼了兵部行走。他办事一向稳重勤恳,听闻有政务,暂时便收了玩心。

他道:“殿下,臣去去便回。

陆憬的语气不无遗憾:“正事要紧,不必着急。

甄源一礼告退,又因为自己扰了大家的兴致,对顾宁熙歉疚地笑了笑。

等他离去,陆憬又吩咐侍从退远些。冰面上便只剩了他和顾宁熙二人。

他对顾宁熙笑道:“我们先去玩。

顾宁熙点点头,毕竟也不知道甄世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今日风不大,几缕梅香幽幽随风传来。

顾宁熙的冰嬉技艺极佳,绕着湖面热身滑行了两圈,便有些微微地出汗。她解了大氅交给侍从,里间露出一件碧色绣如意竹纹的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锦袍与雪景格外相配。

她的身姿轻灵如燕肆意在冰面上飞舞。旋转自如步法灵巧滑行一气呵成。冰鞋带起的细碎的冰花四溅冰面上留下一道道晶莹痕迹。

宽广的湖面上陆憬的目光肆意追随着她。

天地之大仿佛冰上只有他们彼此。

顾宁熙滑得自在肆意清丽绝俗的面庞带上明媚笑意叫人愈发挪不开视线。

冰面上勾画出一道道图案若从高处俯视会更加精彩。

脚下旋转顾宁熙的冰刀不慎卡入了一处不起眼的冰洞之中。她身形一个不稳跌在了冰面上。

顾宁熙没有当一回事在冰面上跌跤很常见。且衣裳穿得厚并不疼。陆憬滑上前来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