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第70章

薄暮笼罩,昭王府书房内未点烛火。

立于紧闭的书房门外,顾宁熙尚未抬手叩门,便听得里间传来的声音:“进来吧。

顾宁熙一手拎着食盒,一手推开门,心中却在想昭王殿下是听出了她的脚步声,还是闻到了胡麻饼的香气。

“殿下。

入了书房,顾宁熙反手合上门。

她将食盒摆在桌案上,借着暮色打量过昭王殿下的神色,比她想象中好上些许。

顾宁熙稍稍松口气,将几碟吃食一一取出。

“殿下好歹用一些吧,莫熬坏了身体。

重新烤过的胡麻饼,酥脆鲜香不输于刚出锅时。

陆憬望摆于自己面前的熟悉的小食:“天这么冷,还跑去那般远的地方?

从这里到永阳坊,便是骑马来回少说也得大半个时辰。

顾宁熙没有说话,只把一双银箸递了过去,很有两分霸道的意思。

屋中越来越暗,顾宁熙起身去点了灯火。

很快几盏烛光透出琉璃灯罩,照亮了整间屋子。陆憬抬眸,看着心上人明净如玉的面庞在灯火下慢慢变得清晰。

“陪我待一会儿。他开口。

知道昭王殿下心情不好,顾宁熙没有想过拒绝。

虽说没什么胃口,但顾宁熙送来的吃食,陆憬还是多多少少用了些。

银箸偶尔搭在白瓷碗盏间,发出一两声好听的清响。

将话语打磨许久,顾宁熙最后还是问得直白:“殿下……会去洛阳吗?

她零零碎碎的梦境中并没有这一段印象,但既是皇命,恐怕昭王殿下很难违抗。

“你呢?你可愿意随本王前去?

“我——

顾宁熙生于宣平侯府,自小到大从未离开过京城。然提起陌生的洛阳,她竟无端有几分亲切之感。

元乐流露出答应的意思,对陆憬而言已然足够。

他明白她的犹疑之处,又怎舍得让她为难。

陆憬给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不会。他的语气笃定,笑了笑道,“有人比我们更不愿意见到此事。

顾宁熙稍加思忖,须臾间明白过来:“殿下是要坐享其成了?

“推波助澜亦可。

陆憬掰了手中的胡麻饼递给顾宁熙,一人一半。

烛光暖融融照着,还有一事,既是二人独处,顾宁熙不能不提醒眼前人一句。

“东宫私蓄府兵,此案虽盖棺定论,但朝中有不少人都默认是殿下的手笔。倘若……顾宁熙迎着昭王殿下的目光,“倘若并非昭王府所为,殿下恐怕需要想想,是不是有谁在借刀**。

连日来几桩事宜叫人应接不暇,陆憬几乎忽略了这一处细节。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他知道东宫扩充府兵不假,但密报中也无法具体到两千人之数。如若不然,东宫上下也未免太透风了些。

他原本以为此案是父皇命人查处,天家父子之间关系本就微妙。

胡麻饼露下些碎屑,陆憬想到了第二种可能。

……

“皇兄,你可已听说了?”听得外间通传,陆忱挣扎着坐起身。

这两日他身体有所好转,便从昭明殿后殿中挪出,但仍居于宫中,便于帝后时时来探望。

陆恒扶了他:“忱弟,你身体尚未好全,得好生静养才是。”

“皇兄!”陆忱挥退了殿中仆从,声音急切,“不能让他去洛阳啊!”

自打听到了消息,陆忱便寝食难安。洛阳何等繁华,人口稠密,经济富庶,水运更是发达,完全可与京都比肩。可恨昭王打下河南后,便命心腹牢牢镇守在此,旁人难以插手分毫。

“陕州以东都归他治下,他有精兵强将,有土地有粮草。若是来日开战,皇兄,我们能拿什么赢他,拿什么赢他?!”

每每想到此,陆忱便嫉恨忧虑到寝食难安。

父皇果然还是最偏心昭王!他本想借**之事,将昭王彻底赶出京城。母后,太子兄长再加上他的份量,他不信父皇会选择昭王。

可谁能料到,父皇将他谪出京不假,竟还要将大晋半壁江山交给他。

陕州以东,陕州以东,父皇这是把大晋最富饶的土地都分给了他。

陆恒何尝不知晓其中利害,身为未来的大晋之主,他只会比陆忱更急迫、更感威胁。

从收到消息起,东宫的僚属们昼夜商议不停,必然是要全力阻止这件事的。

陆忱哪怕在病中,也传信给了淮王府官署,让他们务必不能让昭王称心遂意。

“皇兄,”陆忱握了陆恒的手,言辞恳切,“你我兄弟二人齐心,定要保这大晋江山不受他人染指。”

他们是同胞的兄弟,母后自幼便教导他们要互相扶持。

陆恒望不知不觉间已经长成的幼弟,答允之余,仍有一事要问:“忱弟,你中的毒,究竟是——”

“皇兄,自然是昭王害我。他又不似皇兄,对我毫无兄弟之情。河北军营是他的一言堂,哪怕不是他亲自动的手,他也未必没有默许过。”

陆恒唇动了动,六弟是他自幼看着长大的,他到底还是压下了心底的猜测。

陆忱字字仿佛发自肺腑:“皇兄,我们一母同胞,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兄的大业。皇兄只要知道,弟弟永远不会害皇兄。”

陆恒神色不无动容,照看着弟弟喝了汤药,又叮嘱一番养病事宜,方起身离去。

“前朝的事你莫太过忧心,江山**,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等父皇回过神也会知晓其中的不妥的。”

目送太子兄长离去陆忱旋即传来自己的心腹。

“等洛阳之事一了便将那事宣扬出去务必做得要隐秘。”

“是殿下。依殿下的吩咐都已经准备妥当。”

陆忱唇畔勾起一抹笑比之方才判若两人。

同为中宫嫡子昭王都能冒大不韪去争帝位他为何不可?

父皇膝下子嗣虽多但有资格议储的也只有他们三人而已。

只要除去东宫和昭王府他便是板上钉钉的新储君。

陆忱搁了药碗没有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

尽管早已听到昭王殿下将出镇洛阳的风声但接连三场朝会陛下迟迟没有颁明旨晓谕天下。

顾宁熙盯着手中玉笏陛下是忘了此事吗?当然不会。

有中书省、门下省甚至翰林院的官员提醒事关国本只能说明陛下在重新考量自己的决定有意让风波淡下去。

这段日子以来不断有官员上书力陈江山分割之弊病。大晋逐鹿中原经千难万险才完成一统民心更是渴望统一。更何况北面突厥还虎视眈眈一旦**容易让突厥各个击破勒索财帛。

顾宁熙垂眸见朝堂上分属不同阵营的官员们异口同心这算不算东宫、昭王府、淮王府难得的兄弟齐心?

她笑了笑当真是其利断金啊。

无论如何东西分治一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压了下去不到半月就再无人提起。

淮王**一案有了定论系河北细作**。刑部、大理寺的卷宗都如此写人证物证俱在满朝文武纵有再多揣测也只能认可这般说辞。

朝局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仍是东宫、昭王府并立

然隐隐的平静下所有人知晓局势终归会有爆发的那一天。

河北战事的封赏也姗姗来迟昭王殿下新添蒲州都督的官职辖河北蒲坂等八县。另有一批年轻的将领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各领官职财帛感沐皇恩。

诸子相争明德帝看在眼中仍下定不了决心强力干预。

日复一日地维持现状勉强达成了朝堂上的平衡。

临近年末前朝气氛渐稍缓和时后宫中却出了一桩大案。

有婢女举告太子与长云宫的苏婕妤私相授受纠缠不清。

苏婕妤出身江南贵族是陛下去年才新纳的嫔妃。她青春貌美温柔可人这一年来很得陛下盛宠位分一路从才人升至婕妤。

婢女言之凿凿甚至拿出了苏婕妤为太子绣的手帕。

太子私扩府兵一案尚未远去又胆敢与后宫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妃嫔私通,觊觎天子宠妾,明德帝勃然大怒。

他单看那新绣了一半的手帕,不像是苏婕妤自用。尽管苏婕妤一力哭诉,道这是为陛下准备的礼物,想给陛下一个惊喜。可上面所绣的图案,分明就是太子更青睐的。

明德帝紧接着想起,寝帐之中苏婕妤为太子说的一箩筐的好话。还有那一回在御书房,侍奉笔墨的苏婕妤在太子进来回禀朝事时,频频地心不在焉,墨渍还弄脏了衣袖。

对此明德帝已然信了五六分。长久以来,太子一直用心经营着与后宫的关系,他如何能不知晓?不似祈安,对宫中妃嫔从来都敬而远之。此事上明德帝本就感到不悦,更没能想到太子竟敢胆大包天至此!

尤其近来明德帝在后宫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太子觊觎他的女人,他怒不可遏!

苏婕妤连夜脱簪请罪,力证清白。往昔梨花带雨的美人最惹人怜爱,可明德帝紧接着又想到当初太子被问罪私蓄府兵时,嫔妃中正是苏婕妤求情最恳切。

风波传出来后,太子陆恒已求见三次,明德帝没有一次肯召见他。

饶是再怒,事涉宫廷秘闻,他还得极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