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开局先亲夙敌一口 红笺小笔

15. 第 15 章

小说:

开局先亲夙敌一口

作者:

红笺小笔

分类:

古典言情

开春,府衙开门的第一天,新一批女官正式入职。

居尘成为了典记,正八品。

新官员入仕,基本会在入职前,收到同僚略表祝福的贺礼。当今朝堂,太后娘娘垂帘听政,居尘作为她身边的人,六部自然应当有所表示。

各大尚书今早都将礼送进了李府,但按理而言,本该是官员本人或派直系下属亲自登门,但他们基本还是只派了家中女眷前来,走得仍是后廷礼数。

他们仍然认为,女官总归还是妇人,同他们不一样。

明鸾是个没心眼的,只要有礼上门就很高兴,也不懂他们的礼数对不对。

她欢天喜地将礼盒一个个拆开,发现吏部尚书送的红珊瑚盆景,在诸多礼物中最为阔绰,尤其亮眼。

“廖尚书还挺舍得,看起来很重视您呢。”

明鸾笑道,紧接着打开了另一个礼盒,端详了眼户部尚书送的燕窝,“王尚书可真够小气的,就送这么几盏啊。”

居尘笑道:“他一个管钱的,怎好出手阔绰?”

明鸾努了努嘴,仍觉得吏部的慰问,给的更有诚意。

她笑嘻嘻捧过来给居尘观赏,居尘的面容,却显得十分平淡。

她已不是那个得到一点重视,便受宠若惊的小姑娘。

上一世,廖文泽也送过一样的慰问品。

居尘那时稚嫩,凭着这么点关怀,便心中感恩,以为自己受到了重视,对于吏部交托的杂务,格外任劳任怨。

最后却反被摆了一道,遭到太后娘娘的批评与贬黜。

直到后来身居高位,回首过往,居尘才会晤自己年轻时的劳动力多么廉价。

居尘默然片刻,将那红珊瑚原封不动盖了回去,“把这个收好,以后找机会要还回去的。”

“要还回去?”明鸾错愕道。

“无功不受禄。”

明鸾忍不住觉得可惜,听命将礼盒打包,想了想,问道:“那户部的要还吗?”

居尘莹莹笑道:“几盏燕窝的人情,你家姑娘还是结交得起的。”

加之她前不久刚和宋觅讨了户部的差事,以后要和户部打交道的地方多了去了。

明鸾却有些不服气,坚持认为以她家姑娘的能力,以后就是十株百株红珊瑚,她肯定也出得起。

居尘眉开眼笑,“明鸾说得对,你家姑娘能耐的很,这些古董玩物什么的,以后我们自己都会有,成批成批,堆满整个库房。”

明鸾狠狠点头,“就是就是,再宝贵的东西,大姑娘您都是配的!”

居尘继续笑道:“宝贵的不是这些东西。”

“那是什么?”

居尘看向了镜中的自己,叹息:“有些情义,还一辈子都还不起。”

明鸾听得云里雾里,挠头唔了一声,转身将礼盒收好,放入里屋的橱柜中。

再回来,居尘已经坐在妆台前,梳起了头。

居尘透过镜中看见她的靠近,转过首,一张白生生的芙蓉面,明眸善睐,顾盼神飞,冲她笑道:“明鸾,快来帮我梳妆,今天可是我第一天正式上值!”

--

伴随着一声晨钟响起,居尘进入皇城驰道,躬身来到了凤阁前面,停下脚步。

凤阁是嘉禾元年,太后娘娘开辟的新一处办公场所。

先皇在世时,同当今太后并称二圣,共享天下。驾崩前,先皇特意立下遗诏,由太子继承大宝,然军机国政大事,仍交给了太后定夺。

凤阁由此诞生,作为了太后娘娘与朝廷对接的秘书房。而在此之前,朝廷从未有过出入前省的奉公女官,官职制度也不成熟,目前仍遵循大内女官的阶品制度。

居尘的官阶典记,正八品官职,等同于内廷尚膳局中的典膳。

但她可不需要一星半点的厨艺,也不服侍后宫任何人,她是太后的起居郎,后来最擅长的,是为女帝草拟诏书。

眼下居尘资质尚浅,尚需磨练,将来太后登基为皇,她会是女帝钦点的第一位女性翰林大学士,突破内廷女官上限五品,成为朝廷正儿八经的四品大员。

而只要是李大学士遵照圣意写出来的诏书,几乎就没有驳回过。

眼下,居尘轻轻提起衣摆,迈入了凤阁门槛。

她的老师沈尚宫,现任凤阁主管,此刻正在教授每一位新任女官各自负责的公务事宜。

居尘在她的目光朝她凌厉投来之时,连忙一揖,对她一哂。

沈尚宫蛾眉微皱,还是颔首应了她的礼数。她虽素来不喜李居尘,但太后娘娘既然选择了她,她便也决意用心,将她栽培成才。

沈尚宫先教了她关于作为起居郎的基本要务,以及对于太后日常生活记录的一些格外需要注意的点,而后,她递给了她一块鱼符,让她前往史馆,参考往年记录皇帝的一些起居日常。

此生再顾,太后娘娘已经开始设立自己的起居郎,称帝的野心,窥得一斑。

居尘领命前往史馆,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中熏陶了一个上午,午时来临,薛绾同卢芸在馆口探出头,轻声唤她:“走,吃午膳去。”

凤阁女官与内省女官最大的不同,便是完全遵循前省官员的作息,辰时上值,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憩时间,用于进食午休,酉时闻暮鼓下值,平日逢十休沐。

凤阁同所有府衙机构一般,内设官员食堂,太后娘娘体恤,每日还额外给女官发放餐补,若是不喜今日尚膳局的餐食,随时可以出去下馆子。

是以,一到午休时间,前省的官员儿郎总能艳羡地看见一群亭亭玉立的女官,语笑宴宴从皇城驰道走过,朝着金市的酒楼方向而去。

居尘同薛卢二人来到了离皇城最近的太元楼,三道俏丽的女儿身一进门,廊前不由传来一阵骚动,不少包厢都掀开了珠帘。

薛绾抬头瞟了眼那栏上一道道男子错不开眼的目光,忍不住低声朝居尘笑道:“怎么每次同你出门,都能遇见这样的画面?”

居尘如实道:“我瞧着不少是在看你俩的。”

卢芸唇角微挑,摇头道:“看我俩只是看门楣,看你才是看美貌。”

“啧,是我不想要门楣吗?”居尘蛾眉蹙起,跟着她们一步步迈上楼梯,“我的老祖宗们不努力,我有什么办法?”

话音一落,只听得楼梯口,露台处,传来了一声男子的温柔讥笑。

林宗白掩了下嘴,见少女的目光已经朝他而来,起身笑着开口,一声亲切熟悉的称呼,仿若穿透了整整一世的岁月而来,“尘妹妹。”

居尘一瞬的恍惚,回想起上辈子最后一次见到这张温润的面庞,已是在冰冷的木棺之内。

故人重逢,喜不自胜。

居尘顿了顿,唇角的笑意逐渐扬上了眉梢,一句熟稔俏皮的“白哥哥”险些破口而出,她忽而望见了他身后,与他同桌的俊朗男人。

宋觅不急不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朝她这厢,沉甸甸瞟了过来。

居尘连忙改口,柔声福礼道:“林公子,别来无恙。”

林宗白不由愣了下。

薛卢二人亦礼貌上前,同他行礼,而后慎重问候了他身后桌前的蓬山王。

林宗白和颜问道:“刚下值吗?过来吃饭?”

居尘乖巧颔首。

林宗白弯起一双桃花眼,爽快道:“随便点,今日我请客。”

居尘下意识担忧起来:“不必,你……”

林宗白直接打断了她,“我现在有钱了。”他短促的沉默,回眸看了一眼,笑了笑,“托了王爷为我搭线,今日刚把太元楼买了下来。”

居尘替他高兴,眼角笑意愈深,再度福身,趁宋觅没注意,小小声道:“恭喜,白哥哥。”

林宗白眉宇微挑,也没去计较她称呼上的变化,直接将掌柜唤来,亲自为她们引路,好生招待。

托林宗白的福,三人坐到了他们对面最好的位置。

居尘颔首接过掌柜斟下的茶水,趁着饮茶的间隙,忍不住回眸看了一眼。

宋觅的眼睫,恰好抬起。

四目交汇,居尘身子一僵,一颗心怦然而动,旋即转回了头。

林宗白抬壶为宋觅斟茶,顺着他方才那一瞬的目光看去,正正落在了对面那三位妙龄少女的身上。

卢芸刚好坐在居尘对面,发现了林宗白的视线,不由看他一眼,只见那一把潇潇的君子骨迷人如旧,忍不住同其余二人遗憾道:“林家大郎少时声名赫赫,连我祖父看过他的文章,都称有状元资质,偏偏最后选了经商的路,真是可惜了那满腹的才学。”

薛绾吹了吹杯中茶沫,叹息:“他何尝没有满腔抱负,他只是没得选。”

科考那年,林家骤然落败,父母双亡。林宗白作为长子,上头是年迈病危的祖母,下头有四个涉世不深的弟弟妹妹,身上还背上了巨额债务,他若入仕,单凭做官那点微薄的俸禄,根本养不起那么大一家子人。

你叫他去贪,以他的秉性,万万不可能。

就连同他有总角之交的居尘与旭阳公主,偷偷摸摸往他家米缸里塞细糠,后来都被他统统送了回来。硬要他收下,他也非得一个个记录在册,作为借款。

这些年他为生计奔波,忙得脚不沾地,同他们这帮故友,聚少离多,眼下,总算是熬出头了。

居尘用素白指尖摩挲了一下杯盏的边缘,眼底浮着一层回忆的柔光,道:“其实,实现抱负也并非只有入仕这一条路,只要身怀报国之心,不论是什么身份,国朝临危之际,都会挺身而出。”

前世,突厥二十万重兵压境,若不是林宗白倾尽家财为前方战士运输粮草,大梁同突厥那一战,早已节节败退,她同蓬山王只怕连东都城都守不住,何来后头万国来朝的好日子。

薛绾与卢芸面面相觑,不约而同认可了居尘这番观点,忍不住朝她举杯。

三人对饮,居尘微微一笑,回眸再看,林宗白同宋觅已经勾肩搭背地聊起天来。

上辈子,居尘同林宗白交好,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