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选拔赛的列车,在华北平原上疾驰。窗外的风景由南方的葱茏逐渐变得开阔而略显苍茫。团团靠在窗边,怀里不再抱着那个巨大的玩偶,而是紧紧搂着自己的冰鞋包,小脸紧绷,眼神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一言不发。
与去瑞士时懵懂的好奇不同,这次旅程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凝重。她知道,这次比赛,不是为了“玩”,也不是为了“见识”,而是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那个叫做“世青赛”的、很高很高的地方。
王教练坐在她旁边,看似闭目养神,心里却在反复推敲着最后的战术。技术难度是硬伤,短时间内难以质变,这是客观事实。要想在强手如林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必须将现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甚至……兵行险着。
抵达赛地,入住运动员村。气氛比全国赛时更加紧张肃杀。随处可见穿着各省队服、眼神锐利、身姿挺拔的青少年选手,他们身上散发着经过千锤百炼的自信和势在必得的气场。相形之下,团团显得更加瘦小和不起眼。
赛前技术会议,公布了比赛详细规则和出场顺序。团团的分组依然不理想,同组有好几位以技术难度高著称的选手,其中包括国内青少年组公认的“一姐”,一位已经能稳定完成多种三周跳、目标直指世青赛奖牌的短发女孩。
看到出场顺序和对手名单,团团的小手在桌子底下悄悄攥紧了。王教练察觉到了她的紧张,在会议结束后,没有直接回房间,而是带她来到了比赛场馆——一个比省赛场馆更加宏伟现代化的冰球馆。
巨大的电子屏,数千个座位,空旷而冰冷的空间,散发着无形的压迫感。
“场地比咱们那儿大,冰质可能也不太一样,先适应一下。”王教练的语气平常得像是在讨论天气。他让团团穿上冰鞋,不上难度动作,只是简单地滑行,感受冰面的硬度和场馆的空间感。
团团在空旷的冰场上滑着,冰刀刮擦的声音在场馆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和孤独。她尝试着做了一个阿克塞尔一周半,落冰时微微晃了一下,显然对新的冰面还不完全适应。
王教练站在挡板外,静静地看着,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常规的《竹梦》编排,在这种以技术比拼为主的选拔赛中,恐怕很难占到便宜。尤其是短节目,时间短,技术动作占比高,艺术分能拉回的差距有限。
晚上回到房间,王教练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团团早点休息,而是拿出平板电脑,点开了一段视频。不是花样滑冰,而是一部节奏明快、打斗精彩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片段。
团团疑惑地看着屏幕里那只胖乎乎、笨拙却最终凭借智慧和信念战胜强敌的阿宝,不明白教练的用意。
“看看这个,”王教练指着屏幕,“这只熊猫,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摔得比你还多。”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团团被逗得抿嘴笑了一下。
“但它最后赢了,”王教练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阿宝使出绝招的瞬间,“你知道它靠的是什么吗?”
团团摇了摇头。
“不是因为它变成了功夫最好的,而是因为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用它自己的方式,去打架。”王教练看着她,目光深邃,“有时候,打不过高大的对手,不代表就一定会输。”
团团似懂非懂。
王教练关掉视频,拿出纸笔,在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圆滚滚的熊猫轮廓,然后在旁边写下了两个字——《熊猫侠》。
“咱们的自由滑,改一改。”王教练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滑《竹梦》了,滑这个。”
团团瞪大了眼睛,完全愣住了。
王教练开始阐述他的想法:“音乐,选节奏更强、更有戏剧张力的。节目主题,就是一只原本在竹林里悠闲生活的小熊猫,突然遇到了强大的入侵者,它害怕,它摔跤,但它没有逃跑,而是用自己的灵活、智慧和一点点小运气(比喻现有的技术动作和艺术表现力),一次次躲过攻击,甚至偶尔还能反击一下,最后,它也许没有完全打败对手,但它守护住了自己的竹林,赢得了尊重。”
他将一场竞技比赛,巧妙地改编成了一个关于“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励志故事。这个主题,与团团当前面临的处境无比契合!
“你的所有技术动作,都要为这个故事服务。”王教练继续解释,“起跳前的犹豫和观察,可以表现为‘警惕’;成功的跳跃,是‘灵巧的躲闪’或‘出其不意的反击’;摔倒,就是‘被击倒’;但每一次摔倒,都必须立刻爬起来,表现出‘不屈’;那些你擅长的、灵活的衔接步法和独特的旋转,就是你的‘独门绝技’。”
他几乎是将团团的技术特点和性格弱点,全都融入了这个“熊猫侠”的叙事框架中!弱点可以被解读为“初始的弱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