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赛的短节目,在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氛围中拉开帷幕。选手休息区里,孩子们各自进行着最后的热身,空气中弥漫着止滑喷雾的刺鼻气味和无声的竞争硝烟。团团穿着亮黄色的比赛服,坐在角落,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线。她脑子里反复回放着“熊猫侠”的故事,试图用那个虚构的勇气来对抗现实的压力。
王教练没有过多叮嘱,只是帮她最后检查了一下冰鞋的鞋带,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平稳如常:“就当是去竹林里巡逻,遇到大家伙,按咱们排练的来。”
他的平静像一块压舱石,让团团狂跳的心稍微安稳了一些。
短节目抽签,团团被安排在中段出场。前面几位选手,尤其是那位被称为“一姐”的短发女孩,果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干净利落的跳跃、高速的旋转,引得裁判频频点头,分数一个比一个高。
压力像无形的巨石,一层层叠加过来。
轮到团团上场。她滑到冰场中央,灯光聚焦,看台上无数目光投射下来。她深吸一口气,摆出开场姿势——不再是《竹林月光》里那种懵懂的探索,而是带着一丝“熊猫侠”式的警惕和观察。
音乐响起,是一首节奏明快、略带诙谐的曲子,改编自某部冒险电影的原声。
起初的几个动作,她依旧有些紧,眼神下意识地瞟向裁判席,那个关于“奶酪和竹笋”的记忆让她心生怯意。但很快,她强迫自己进入角色——她是在巡逻,是在准备战斗。
她的阿克塞尔一周半完成得干净利落,落冰稳健,被她诠释为“一次成功的侦察跳跃”。接下来的联合旋转,她刻意加入了更多身体律动和表情变化,仿佛在“观察敌情,寻找破绽”。整套节目滑下来,虽然技术难度不高,但那种沉浸式的表演和独特的叙事感,还是成功地吸引了裁判和观众的注意。
分数出来,技术分平平,但节目内容分给得相当大方,尤其是“音乐表达”和“编排衔接”,几乎拿到了她个人历史最高分!最终短节目排名,她竟然挤进了前八,卡在一个能够进入自由滑最终角逐的、相对安全的位置!
这个结果,让许多原本并不看好她的人感到意外。王教练在场边,脸上露出了淡淡的、意料之中的笑容。第一步,成了。
短节目结束后,有短暂的休息和调整时间。选手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的比赛。那位短节目排名第一的“一姐”,正被几个队友和教练簇拥着,神情自信从容。
团团独自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小口喝着水,缓解着刚才的紧张。这时,一个身影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是那位“一姐”。她叫周晓雨,比团团长两三岁,身材高挑,眉眼间带着一股飒爽的英气。
团团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旁边缩了缩,警惕地看着她。在她“熊猫侠”的剧本里,这无疑是那个最强大的“入侵者”。
周晓雨看着团团那副受惊小动物般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容爽朗,并没有恶意。她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开口,声音清脆:“嘿,别怕。你刚才滑得挺有意思的,跟讲故事似的。”
团团愣住了,完全没料到对方会主动搭话,而且还是夸她。她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呆呆地看着周晓雨。
周晓雨似乎觉得她这个样子很有趣,凑近了一点,好奇地问:“你那个节目,是自己想的吗?那个眼神,还有那个旋转时候的小动作,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纯粹的好奇和欣赏,没有任何挑衅或轻视的意味。
团团看着她明亮的、不带杂质的眼睛,心里的戒备稍稍降低了一些。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地、含糊地回答道:“……是……熊猫侠……”
“熊猫侠?”周晓雨眼睛一亮,“是像功夫熊猫那样吗?哇,酷!我就说嘛,感觉很有戏!”
她似乎对团团的创意非常感兴趣,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动作设计和音乐配合,甚至还提出了几个她自己觉得可以更出彩的小建议。她语速很快,思路清晰,显然是那种技术好、脑子也活络的运动员。
团团一开始还很拘谨,只是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