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鲸鱼禅师

第203章 丰邑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

小说: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作者:

鲸鱼禅师

分类:

衍生同人


岳安县的问题其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因为人口相对来说非常少,全县人口二十来万,除了战争时期属于兵家必争、屯兵把守,平时谁都不愿意往这里钻。

自然禀赋和地理环境都非常差,位置又偏,它在大别山的支脉南岳山边上,南岳山也被叫作霍山,在建国头一个十年建设“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之前,这地方亩产低到什么程度呢?

江口省的“黄泛区”当时在彭城地方是亩产六十斤不到,岳安县比这个还要低……

能扛下来,纯粹是当时动员能力较强,共渡难关,从全国各地协调粮食,同时就是老百姓往山里讨生活。

真讨,一口气把大别山的北面都薅了个精光,在二十年后修建“白莲崖水库”进行调蓄的时候,工程勘测地还能看到几十年前人们在山里采集、砍伐、休息等等活动的痕迹。

廖法先当年除了是笔杆子,还是跟黄修远搭档的政委,建国后也一起去剿匪过,巢湖湖匪和太湖湖匪当时的清除工作,就是两边部队互相支援。

论起来,胡家后来在豫章省开枝散叶,跟清剿土匪也有关系,部队就地整编之后,后来就是负责公共安全工作,再后来就是黄金、铁道、矿产资源等等部队转型,也不是胡家这一支这样,最疯狂的当属岭东省。

一度发展出类似“军票”一样的东西出来,直到现在跟张大安合影的那位出手**,才算是消弭于无形。

但即便如此,影响力依然深远,不是五年十年就能搞定的事情。

张大安不愿意直接掏钱跟廖法先做慈善的原因,除了他为人比较牲口之外,那就是岳安县也好,还是说大别山北面一条线上的全部县城,那都是胡家类似物的“自留地”。

穷也是他们的,“外人”不允许插手。

这个“外人”……也包括跟张大安合影的人,更遑论江宁市或者沪州市的头面人物。

那算个屁?

根基有多深呢?

真·城关镇五巨头。

不需要加引号,全都是三族之内,五族那都算是远了的。

现代社会,又不能“夷三族”,更不能定“谋大逆”,让一个当厂长的怎么办?

然而这时候冒出来一个不要脸的,什么夷三族不夷三族的,哥们儿我只要愿意,玩一把“九族消消乐”怎么了?

张大安连胡家的独苗儿都没打算留,就等胡老前辈噶了之后,就把他的独苗儿全部宰了。

一个不留。

为什么现在不杀?

政研室让他注意一下影响,要团结。

原话没这么说,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朝廷虽然没有公开跟“三连状元”这个反贼合伙儿,但那味儿很冲,江口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算是个牲口省,养殖大户。

至于说张大安最后会不会出栏然后送进屠宰场,那得再看。

反正至少现在省里上上下下也都不再去琢磨这种事情,没有那个必要。

明年就是最少先来一千亿的市值啊同志们!

想什么呢?!

精神一点儿!

打起精神来!

摊上张大安这么一个牲口,江口省的“人精”们适应性也很强,你喜欢去**全家是吧?

没问题,我们接下来的方案,就是为**全家做准备的。

冲突扩大有预案;冲突升级也有预案;冲突模式发生巨变还是有预案;冲突消失同样有预案。

只要能继续前进,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有些老干部经历的大风大浪,比这个强了不知道多少去。

那不算什么的。

同样有这个判断的,自然还有廖法先和黄修远,他们跟胡家也算是老关系,但不妨碍各自的子孙后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

两个老头儿也不傻,先去了一趟庐州,跟相关部门的老下级打好招呼之后,就带着江淮省的人去了一趟京城。

主要还是农村农业农民这三样,教育是不用提的,提了也没啥用。

真要是有用,理论上京城一个城里的某某附属小学每年新增的经费,就能让妫川县的四分之一小学进行校舍修缮,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妫川县尚且属于京城范围,你江淮省的岳安县何德何能,居然想要染指这等口粮?

“救济粮”,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此去京城,黄修远没走新郑,绕道先去了一趟彭城,一是看看老战友,二是去丰邑县转转。

“老黄,不是来过了嘛,怎么又想着来一次?”

“我大哥说建国那边还有合作,听说投资规模很大,小图也跑去江宁读书了,我就想着,前一阵子听说张正东去江宁看过他侄子,那肯定是又有什么东西在搞,我想亲眼看一看。”

平时话不多的黄修远这次话不少,他岁数已经不小,活到九十岁也没有几年,他怕的是活不到。

时不我待,所以就抓紧时间。

是不是行之有效,他们眼睛没瞎,能看出来丰邑县不是**。

彭城市这边的老战友和老部下并不少,也说过丰邑县的事情,电话里聊也不太明白,偶尔一次当面交流,才知道张正东几乎就是单枪匹马进的丰邑县。

来的时候就只有驾驶员和通讯员,一年内口袋里那都是大把的人才。

丰邑县出去打拼的能人,回来了只要能坐得住,都能把事业做起来,再加上丰邑县的“婆罗门”被一通清洗,连最让人头疼的“村霸”“路霸”问题也都解决,这要是起不来,那指定是遭了天谴。

黄修远要看的,就是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就是“丰邑货运行”,时下“丰邑把式”算是个招牌,张正东让新成立的县投资公司注册了“丰邑把式”这个商标,打算做成品牌。

有这个口碑,就不怕做烂了。

而本地人因为好面子,唯恐丢了“丰邑把式”的脸,大热天宁肯穿长袖热出两膀子痱子,也不愿意穿个宽松凉快的短袖,原因就在于有些“丰邑把式”年轻时候纹了带鱼或者狸花猫在胳膊上。

正常来说张正东是不招带纹身的,但这不是死规定,有人作保,再加上大队里和生产队的两份证明,也可以进。

原因就在于身上带着纹身的解释成本太高,张叔叔根本不想浪费半点精力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

没有纹身的“丰邑把式”往那儿一站就能让各种大集上的老头儿老太信服;可只要是露出带鱼或者狸花猫,麻烦得很,会让人觉得你这是不是正规单位。

正规单位,在华北平原上有着绝对的含金量。

只不过张叔叔为人确实做到了正派两个字,所以真要是个能一起搭把手的伙计,他也无所谓别人纹身不纹身,反正又不是进编制,这不算犯错误。

因为正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丰邑把式”停车那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江淮省的人搭车到了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去停车场就看到了规规整整的大车,就像是填格子一样,在划好的矩形里面,停满了各种型号的卡车。

更让**开眼界的是,几乎就是一条线。

侧着看过去,当真是赏心悦目,是“强迫症”患者的灵丹妙药。

“比上回来好像大了不少啊。”

“扩建了啊,你看那边,边上水塔又多了一个。”

两个老干部戴着大檐帽和墨镜,比去看三峡工地还入神。

三峡那样的,大别山北面修不了一点;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这样的,那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他们这个算是‘脱贫致富’的项目,有专门的学校培训驾驶员的,还有年轻的学生过来记账。”

“学校是在江宁吧,城东区的那个。”

“对。”

俩老头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满眼的羡慕。

当发现江淮省、齐鲁省和中原省的牌照又变多了之后,羡慕更甚。

“来了好多齐鲁省的。”

“中原牌照的也不少啊,这生意是做远了做大了。”

那都是有原因的。

当时几个行署的工作都不好搞,是在建国后第四年组织群众一起参与劳动,然后建设家乡,才算是把农村的大量壮劳力,用到了正经去处。

“用人要求又变了。上回还是初中,现在变高中了。”

“哪有那么多人上高中啊。”

“高中学力,不是文凭。我看那个示范区的‘夜校’办得就很好,起码能认识字母。”

“认识字母有啥用?”

“有些机器上是带字母的。”

俩老头儿聊着聊着,就见“丰邑把式”的用人要求下面还有一些备注。

密密麻麻挺多。

没有不良嗜好优先;没有纹身优先;没有**史优先……

一般都是有什么什么优先,但在这里,倒是没有什么也能写,也敢写。

这终究还是跟本地民风息息相关,道理也简单,民间约定成俗的美德,是能上台面说的,而且不怕跟外面的主流**对冲。

比如吃狗肉,此时互联网上的“动保”组织其实已经开始活跃,“金榜博客”和“聊吧”这种新兴互联网平台早早进驻,一般地方都会谨慎对待。

然而丰邑县这里无所叼谓,县长都带头吃狗肉的,那说明什么?说明本地狗肉确实香啊。

其实还有更香的,那就是“狗肉县长”打算把“丰邑狗肉”做成地理志产品,把隔壁沛城县急哭了,三天两头跑去市里说要搞“狗肉文化节”。

再不搞能行?

再不搞隔壁丰邑县的“狗肉县长”那是摆明了要搞“狗肉文化霸权”啊。

更离谱的是,张正东之前去江宁市跟豫章省的老表们谈了几次之后,除了甲鱼、虾蟹等等正经上桌的食材,其实狗肉也谈了。

赣东北的狗肉同样是一绝,而且因为有山有水的缘故,当地狗肉紧实,口感介于鹅肉和牛肉之间,只是品控一般,好的好,差的差,但总体来说,有山有水养出来的家禽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