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南部降雪 钟意Zyn

14. 融雪 Quiero

小说:

南部降雪

作者:

钟意Zyn

分类:

古典言情

江望那本《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版本包含了海明威的其他几篇的短篇小说。他记得很清楚,自己将那纸胶片夹在了《在异乡》和《乞力马扎罗》的一页之间。

再拿起来时,胶片被夹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第二页。

起先他以为自己记错了。

直到那天收工回酒店,翻开床头柜的文件册,发现原本他按时间排好的作文顺序被打乱了几页。

这两样东西只有休假在家开会那个晚上被他带去了书房过,只是在去睡觉的时候忘了拿回去。

第二天下午记起来又拿了回去。

在那个时间点只有两个人有可能,一是江晏,二是温颂。

江望的手指停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那泛黄的书页上,背后有暖气正嘶嘶地吹着,他却觉得后颈渗出一股凉意蔓延全身。

不会错的。

他对自己记忆的准确性有着近乎偏执的自信,尤其是对于他说重要的或者是包含有自己小巧思的事情。江望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那股冰凉的窜动。酒店房间过于安静了,静得能听见暖气机的呼呼声。

他拿起手机,屏幕在昏暗的光线下亮得刺眼,拍了张照给妹妹发了过去。

“晏晏,你那天在书房有注意到这两个东西吗?”

“没有欸,怎么了吗?”

联想到从那晚开始温颂与往日的不对,他放下手机,重新拿起那本书,仔细地一页一页捻过,纸张摩擦间发出沙沙的轻响。

直接问是最快的方式。

但是理智和直觉告诉自己,他不能这么做。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霓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狭长而模糊的光带。

这夜,分外长。

江望睡前有看书的习惯,他一直知道温颂从高中开始就有给杂志投过稿,但不知道她原来大学期间在学校公众号工作过。

他翻开pku文学系的公众号,搜索她的名字企图找到她写的文章。

还真的让他翻到了很多。

中间有段拍摄需要回北京取景,他收工后一有时间就会打开公众号。

这些文章的发布时间算起来是从她大一下开始到大三。

有些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有些是时评,看到后面有一个是关于分享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帖子。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杯温水

“我没有恋爱经历,也没有恋爱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只经历过暗恋,中学时代喜欢过一个比我大一届的学长,他是我们学校辩论社的社长。在他的影响下,去尝试了辩论。他本身是一个很好很优秀的人,是很多人的榜样,同时也驱动很多人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我是其中的一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我来说的意义很重要。

后面到了大学,其实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从暗恋开始建立恋爱观的。

你第一个仰慕的对象,大概会影响你以后的择偶的形象。

如今是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在网络上有很多大肆宣扬着所谓“这就是爱情”的短视频,也有为了证明“这就是爱情”的去拍人云亦云的段子。

我在这里浅谈一下我的恋爱观:是一个优秀的个体吸引另一个优秀的个体,两个人双双向上走,相互支持对方的想要做的事情。这方面我始终怀抱着理想主义的,心动,勇气,责任感和真心缺一不可。

两个人在一起后,意味着的就是一种责任。

……

辩论场下,大家抛开正反方的立场只是针对问题本身去展开探讨,其实是最能认识一个人的途径。

你能了解到对方的思维维度,思想深度,价值观的取向,甚至是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柔软与锋芒。

江望是知道温颂的恋爱观的,之前过一场联赛过后附中和二中打了一场表演赛,辩题叫做:决定相伴一生的爱侣,要/不要一起打上永远爱对方的“思想钢印”?

江望没再看下去,大脑开始宕机,心绪纷乱到无法正常思考,指尖更是冰凉。

辩论社社长

比他大一届

中学时代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小锤,轻轻敲击着他记忆的某一块壁垒,发出空洞又生涩的回响。

像极了磁带卡在了老旧的回声几里。

种种词句的描绘,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辩论社确实有练习赛,他高三的时候还是会不定时来看看,说得冠冕堂皇是社长来关心指导,实则是他那点不能宣之于口的心事。

或许在中学时代的人群中,只要他那个时候能够回头多看一样,就能知道他一直留意的人原来也会注视着自己,会看到有一个安静的身影,坐在角落看得格外认真。

他们的世界那时太大,装满了学业、辩论、和看似广阔的未来,却没去想兼容下一个模糊的心事。

江望想起她那日的不对劲,那种刻意保持的距离,眼神里的闪烁。以及最近不愿意多展开聊天,和不频繁的联系。

是因为信息一下子展开在她面前让他觉得自己的心意模糊又不真实,她还尚未准备好。还是因为……

她已决定将这段过往彻底地埋葬。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然后又猛地被投入滚烫的岩浆。冰火交织的感觉让他呼吸一窒。

他害怕贸然去求证,不会揭开出一段浪漫的序幕,而是亲手打碎掉重逢以来两人小心翼翼维持至今的联系。

江望只是关掉了手机屏幕,让房间重新陷入昏暗,只有暖气机仍在不知疲倦地嘶嘶作响。他拿起那本《乞力马扎罗的雪》,将那纸胶卷重新夹回《在异乡》的那一页,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个易碎的物品。

他不敢贸然求证,但是他不想再等了。

下午没有他拍摄的安排,他径直离开拍摄基地打了一辆车去了她公寓的楼下。

找了一个拙劣的借口说自己是来送特产的。

他不想来求证,也不想去问她现在的心意,只是想亲口和她分享自己那些年的思绪,也想听听她的版本。

他从地铁口的花店带了一束洋桔梗,却收到了她现在不在北京的消息。

--

再见面的时候,不是刻意的邀约过。

附中有一年的戏剧节出演过《收信快乐》的话剧,江望和温颂在选角换人的风波之下误打误撞被挑去了当男女主。

这是一部充满了回忆感的话剧,通过74封书信展开了男女主半生的羁绊。

《收信快乐》最后一场重演在北京。

温颂看话剧一直以8排-12排中间位置最佳,她这次买了12排的22座。

她和江望去年重逢以来,两个人确实发生了太多小概率事件。

多一桩不多,少一桩不少的,然后两个人以相邻的作为在这场话剧里再次遇见了。

直接省去两个人要再约时间的这个环节。

极简的舞台,全靠文字和表演的力量,非常考验演员功力。

无奈于身边人的存在感太强,让温颂的感官变得异常敏感。她能闻到空气中极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