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小师姐 宝髻挽就

58. 秋风生渭水(7)

小说:

小师姐

作者:

宝髻挽就

分类:

穿越架空

58.秋风生渭水(7)

徐若心中有万千言语想说,但在此刻,她只贪恋这一方温暖。

“我要是不回马,你怎么办?摔成这样,额头都青了,你看,手上还有血痕呢。”头上传来他有些无奈的声音。

她仰起头,朝他有些傻兮兮一笑,双手有些讨好地攥住他的衣襟,微微扯了几下。

他不是温润的长相,他的眉目比秦王和吴秋行都要凌厉,可他的眼神语气却比任何人都温柔,是她这十几年来人生里唯一真实的温柔。

见她这模样,谁又能说出重话,郑思如唉了声,道:“算了,服了你,还能站起来么?”

徐若点点头,又摇摇头。

“嗯?”

她笑了声,“我要抱抱,才能起来。”

郑思如闻言,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别闹。”

话虽如此,他还是把她横抱起来,只不过抱起来的瞬间,他心中微痛。

太轻了,明明是寒冬,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是这么瘦弱,比雅若和小若都要轻。

徐若搂着他的脖子,他抱着她往她的宅院一步步走回去。

她问:“思如,你喜欢吃什么?”

“吃什么无所谓,主要是有好酒。”

“那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吃甜的,尤其是各种花做的糕点。”

“这你都知道?”

“这有什么?我知道的多了去了。我还知道你生于仲春第一日,喜欢的花是莲花、海棠和茉莉,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和金色,对月亮、太阳、天空和大海有莫名的好感,看着它们发呆可以发一整天,喜欢幻想喜欢玩,内心敏感又多情,跟个孩子似的。”

徐若被他说得不好意思,反问道:“嗯……原来你知道这么多,那你呢?你是什么时候生的?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花?喜欢什么颜色?”

郑思如活了那么些年,早忘自己什么时候化成人形,“什么时候生的……这不记得了,大约是暮秋时节,喜欢喝酒,喜欢莲花,喜欢金色红色。”

“那咱们很像嘛。”

“谁和你像?我比你成熟多了,起码不会这么狼狈摔在大雪地里。”

“摔雪地里怎么了?只许宋人守株待兔,不让秦女守雪待君?”

“这什么玩意儿?”

“要是我每次摔在雪地里,你都会出现把我带走,那我多摔几次也没什么关系。”

“……胡闹。”

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眼见行至宅院,徐若便下来自己走。

“原是送你,结果你又把我送回来了。”

“不必送我,你赶快回屋换身衣服,把自己擦干,免得着凉。”

“好。”

“我走了。”

“……好。”

结果两人互相望着,谁也没动。

“你先进屋,我看着你进屋,我再走。”

徐若答应了,她的心情也不似第一次分别时那么难受,只是惆怅之情依旧萦绕心头。她走到院门前,再回身望他一眼,挥一挥手,推门进去。

郑思如见她听话进去,便放下心离去。

他离去时,院门开了条小小的缝,徐若从那缝中悄悄看着他渐行渐远。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天地之间,唯流风逝水能无此恨罢了。

*

在燕国,她对郑宸呵护备至,几乎把对郑朗的母爱和期盼也都弥补性地加诸他身上。

郑宸稍大时,她就开始严格教导他。文上,列国经典、诸子文集一个不可落下;武上,她嘱咐专门的武师傅对他严加训练;君子六艺,一个不可落下。再大一些时,她便开始和他讲列国风物,秦国内政。

她对他说:“宸儿,你是秦王之子,先公之孙,当具秦人之傲骨、王室之气魄、君子之学识,做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男儿郎。”

郑宸却问她:“娘亲,孩儿的父亲是王,那孩儿以后也会是王吗?”

“宸儿不会是王,宸儿将成为王臣,未来的秦王是你的亲生兄长。”

“那为什么兄长没和我们在一起?”

其中曲折太多,徐若觉得这对一个孩子而言太难理解,于是轻描淡写回他:“你兄长自幼长于王后身边,所以没和娘一起来燕国。”

郑宸若有所思,“娘亲曾说过,嫡庶有别,王后是嫡,王后养子就是嫡子,兄长是依仗卫国王后的身份才名正言顺即位的。同时,王后是卫国人,兄长的老师也是卫国人,那待到兄长即位时,必对卫人有所优待,秦国或会和卫国再起联盟。”

“宸儿说的很好,怎么了吗?”

“孩儿记得,娘亲不喜欢这样。”

“嗯……所以宸儿长大后,要替你兄长把控好朝政,不能让卫人替我秦国做决定。”

“所以孩儿应该亲近袁相国。”

徐若揉揉他的头,说:“宸儿很聪明,娘亲有一份名单,在名单上的叔叔,你以后可以多亲近。”

郑宸少年老成地叹息,“娘亲,好麻烦啊。”

“宸儿不想入朝为官吗?其实娘不想强迫宸儿,宸儿如果不愿,也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郑宸摇摇头,眼睛亮亮地回她:“娘亲,如果孩儿是王,就不会这么麻烦。卫人把持朝政的情况,从一开始就不会出现。”

徐若微怔,而后失笑道:“宸儿,嫡庶有别。”

“嫡庶有别,贤愚亦有别。孩儿日后必定发奋读书,勤勉克己,让娘亲当真正的王太后。”

郑宸年幼,眼中势在必得的意气叫人看了却有些心悸。

徐若低声教育他:“宸儿,这话在娘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可在他人面前妄言,否则你我将会遭受杀身之祸。”

郑宸冲她乖巧一笑。

郑宸容貌与她十分类似,细眉杏眼,唇红齿白,就连那颗痣的位置都一模一样。在他这年纪,便是极其可爱的男娃娃。笑一笑,显得十分乖巧和顺,让人难以生出猜疑和恶感。

和他母亲一样,气质中带着一种极具欺骗性的天真。

在燕国的岁月很漫长,但因有郑宸,徐若也不那么枯燥无聊,甚至她还有些喜欢上这样规律又简单的生活。

郑宸十一岁这年,迎她母子回秦的王旨被传到襄平。

原因有二:一,秦燕联军攻打齐国,爆发轰动一时的即墨之战,战后由于地盘之争,秦燕联盟有破裂前兆,燕国质子已潜逃离秦。二,秦王头痛之症日益加重,身体已是强弩之末,临终前,想见他们母子一眼。

接他们回秦国的不是郑思如,是他手下一名将军。

将军说,郑思如正在齐国谈判,一时无法赶回秦国。

一路上,徐若车辇受到几拨燕人的暗中拦截,死了许多随行侍臣,好在将军武艺不凡,将母子二人平安送到咸阳城。

再次看到秦宫,徐若心中百感交集。

这是她第三次见秦宫。

当她还是个女童时,她与母亲兄长质卫返秦,在车辇上遥遥望去一眼,觉得这秦宫古朴威严,宏伟极了,一想到她将在秦宫中当一位尊贵的公主,她开心得不行。当她是个少女时,她作为宋国送给秦公的舞姬,再次看秦宫,便顾不得欣赏它的宏伟,只觉得这是个可怕的牢笼,即将释放她的仇恨,囚禁她的青春。

如今,她容颜已老,银发渐生,青春不再,见这秦宫,心中平静无澜。

这广阔秦宫,他年谁主?

百年浮沉,岁月匆匆,你来我往,人易老,江山不老。

携着郑宸踏入议政殿时,徐若发现朝堂上多了些她不认识的面孔,但也有她熟悉的老人。

秦王依旧高居王座,玄衣玄裳,玉带束腰,头冠九旒,挡在他脸上看不清神色,但徐若看见他银灰色的髯须。

卫姬坐在秦王身边,王后锦服衬得她比记忆中的娇憨多了些稳重,她含笑望着徐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