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见山如晤 未详簿

50. 绿邮筒与灰烟尘

小说:

见山如晤

作者:

未详簿

分类:

古典言情

*

“道歉也没一句,还先怪上我了?”

许是这答案已在意料之中,沈宥没怎么生气,只觉无奈,他拽了拽她耳垂,装着凶狠:

“说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你哪来的举报材料?为什么要举报?举报姜家,你知道万一没成功还被发现了,会有多危险吗?”

越细想,越紧张,越焦虑。

时过境迁了,他还是难自抑地感到后怕。

这姑娘倒比他淡定,唇抿了又抿,半天吐出了一句:“说来话长。”

他冷冷审视过她:“那就慢慢说给我听。”

沈宥把她拉到河边石阶上,铺了咖啡店送的宣传册,让她与他并肩坐下。

临到水边,又怕湿冷,想找件衣服给她披上,自己身上却只一件短袖T恤,大意了,正要问她要不换个地方,她已垂首望着水中月亮开口了。

“沈侑之,你记得王汉盛这个人吗?”

“有点印象。是不是你客户?”

“嗯,我年前在最高院赢了个官司,一笔赚了六百多万,就是王汉盛委托的,打的是股份代持还原,他实际上有方德股份6%的股份。”

“另外,你该记得,君越山那天姜行止打了个人?那个人就是王汉盛。”

沈宥就皱了眉侧头看她,一堆问题想问。

她轻轻碰了碰他前膝,浅笑道:“别急,先听我讲,讲完你再提问。我还是比较习惯以前我们开会的节奏。”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那天去君越山的原因很简单,我和宛华在做方德股份的IPO。方德当时刚剥离了家亏损子公司,员工在闹,人社的合规证明开不出来,就想找姜行止帮忙。”

“只当是中秋节放松下,顺便请姜行止给他爸打个电话。”

“不过姜行止直接给姜宇打了电话。听你讲了另一半故事,我才明白他为啥没找他爸。”

“姜行止这人,说他好心,肯为了我们这点事屈尊去找姜宇,可他和姜宇只讲了几句话就又吵了起来,自然事也没成。”

“说实话,我听着也觉得姜宇过分。明明姜家的钱都花在他那头了,他还要借题发挥,讽刺姜行止尽给姜家揽些不干不净的事。”

尹昭叹了口气,俯身抱住了膝盖。

沈宥犹豫了一秒,还是伸手轻轻抚了抚她的背脊。

“更好笑的是,王汉盛那天不知道是被谁带来了这个局。姜行止挂了电话正发火呢。他来敲了门,非得往枪口上撞。”

“他是珠州的一个小老板,几年前掏钱投资了方德,但因为和妻子不对付,想藏私房钱,就被朱佑楠和银行的人联手做了局,哄他做了股权代持。等到方德上市消息传开,他才急着找朱佑楠归还股份。”

“朱佑楠自然不干,说是姜家想要这股份。其实也没全骗他,朱佑楠是拿了一半股份孝敬姜家,孝敬了姜宇。”

“王汉盛他哪知道姜家的弯弯绕绕。”

“那天傻不拉几提了礼品来君越山,一见着姜行止就凑上来,夸姜家富可敌国,求姜行止高抬贵手,别和他争这点蝇头小利,末了还威胁了句,说自己见过姜宇,那么个清官不会容忍自己弟弟这样坏姜家名声。”

尹昭沙哑地干笑了几声,才把话讲完。

“是说到了这句,姜行止才拎了他领子,把人揍出去的。”

想想,她还挺佩服王汉盛,字字句句也没花什么心思,就能往姜行止的心窝子里戳。

那天从头到尾,姜行止的脸都阴沉到能滴水,自王汉盛进门,他就气得没能说出一句,来回地在屋子里转,只有脚步声错乱急切。

她坐在屏风后看不见,却觉得自己听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是姜行止在破口大骂眼前这个低头哈腰的八字眉小老头脑子有病。

沈宥没忍住插了话:“姜行止处理这些事,也都让你在场?”

尹昭嗯了声,一笑带过:“不然你以为我那些举报材料从哪来的。”

所以那天,他在姜行止闹出来的人仰马翻里找不到她。

是因为她在姜行止锁上的那间书房里。

沈宥心头泛了点酸:“我那天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不接?我看出了事,很担心你。”

尹昭惊讶地朝他眨了眨眼,似在说重要的问题那么多,他怎么先问了这样的小事。

他也不知道原因,但他就在乎这个。

沈宥固执地锁住她目光,等她解释。

“我那时在和姜行止吵架呢。没顾上。”她轻描淡写。

“吵什么架?”他不依不饶。

“这说起来又远了。”尹昭叹了口气。

“具体讲,还是方德的事。剥离亏损子公司的方案是我提的。”

“子公司拖累业绩,我们找了个空壳去接了股权,把前期超过注册资本投入的钱全部认成欠债,还到了方德账上,这样子公司就只能破产了,员工面临失业,也拿不到多少赔偿,闹了事,合规证明才不好开。”

“姜行止自己那天不好受,就想拉我一起下地狱。骂我尽出损人利己的主意,说我明知是脏活也接,坏事也干。”

“我就和他吵起来了。”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头也越说越低。

本就是抱膝的委屈姿势,这下更像是寄居蟹要缩进壳里。

沈宥心疼得要命,把她拽了起来,伸手搂进了怀里,温暖的胸膛罩住她。

“你只是个律师,提个方案而已,能有什么错。”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不动摇:“做决策的人才该对一切负责。”

“我也是这么和姜行止吵的。”她像被抽走了力气似的,乖顺伏在他膝上:“但沈侑之,其实我不认同。好荒谬啊。我学了那么多年的公平正义,结果当了个靠利用规则赚钱的律师。”

沈宥悄悄吻她发丝,安慰她:“昭昭,这世界本就不以公平正义为法则,所以没什么不可玷污、不可利用的规则。利用得好,才能实现你想要的。道理你都懂的,对吗?”

尹昭低低应声,在他怀里闭上了眼。

道理她都懂。

她那天也是这么反驳姜行止的。

她知道他心情不好,还揍了个人,坐在书房里垂眉敛目,未敢多言,却不知怎地依旧碍了他眼,好端端就来骂她。

“尹昭,你别搁那装清高了,你也不过就是个为了钱就折腰的软骨头。方德的事,还不是你惹出来的。看到后果了吗?有底线吗?”

姜行止骂她别的,她都能忍。

唯独这一点,她真的计较。如果不为自己辩经证道,她会再死一次。

“我不提这个方案,就没人提了吗?三个方案给了方德选择权,是他们选的,不是我。”

“我有选择的权利吗?我的选择有用吗?”

“我问你!方德的老员工闹到这地步,可有你们姜家在后头,合规证明就开不出来了吗!”

“姜行止,你别把我看得太重要,也别把你自己看得太重要。这世界就这样,弱肉强食,但也有它的公平,你在这个规则下能赢,也总有一天会输!”

那天,他骂一句,她还十句。

偏还有人一直敲门,姜行止抓了东西就往门上砸,一室嘈杂,好不热闹,直到她骂到最后这句,才忽地静了下来。

姜行止抱臂瞧了她半天,扯起唇,似要与她说点什么,可喉咙里滚出来的却只有嘶哑笑声,他笑了会又开始咳,连连地咳。

正是这样,他去泡茶饮下止了咳,又给她沏茶赔礼,她也未察觉异样。

只是现在想起来了,在她眼皮合拢前收束的最后一道光里,他说的是。

那我等着,等着你让我输的那天。

“——你想如果没有那笔融资,Deliv走不到今天,就业问题会更突出。”耳边沈宥还在温声细语地安慰她,他这样吝啬夸奖的人,真夸起人来还有点生涩笨拙。

她望着水中他的倒影,眼眶发酸,脸上却漾起笑,决心不为难他再夸下去了。

她轻声打断:“沈侑之,我不想当律师,也不想回宁海了。这是真话。”

“好。不当了,也不回了。”他俯下身,撩开她的碎发,看她:“冷吗?我们换个地方?”

她小幅度摇头:“不冷,但想喝点热的。”

他望一眼路尽头的店铺:“奶茶可以吗?我去给你买。”

沈宥拎了两杯奶茶,顺路又买了一条羊绒披肩回来,给她搭在肩上。

她却下意识伸手想把披肩也分他一半,他突然意识到,这姑娘身上有一股武侠小说里的侠气,愤愤不平,义薄云天。

他笑笑避开,把奶茶递给她:“不适合我。你把自己裹好。”

她就乖乖裹紧了自己:“讲到哪了?”

他提示:“姜行止把王汉盛揍了。”

“噢对。再然后就是去年年初了,我那时不是被姜媛摆了一道嘛?律协毫无道理地把我执业停了,那我没啥工作可做,就干脆天天去律协蹲点申诉找人了。”

她似不堪回首般低笑着摇头,语气诙谐。

沈宥心都揪起,被拉扯得生疼。

原来那时,她曾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律协门外的冷板凳上,低声下气想尽办法求人。

他能想象到她有多绝望,更明白她会因低头而不得不承受的屈辱与痛苦。她当然应该恨他。

“有一天,我在走廊里等着交复议材料,结果碰到了王汉盛。我认出了他,好奇他怎么出现在宁海的律协,就去找他搭了腔。”

“王汉盛这人也有意思,一根筋的执着。”

“他为了那笔代持一直打官司打到了去年,屡败屡战,听说宁海有个姓董的律师厉害,还特地过来请人。”

“你知道的,当时姜家气焰鼎盛,他这官司自然得输。那个董律师一经手就知道水深,直接没签诉讼服务,拿咨询费骗了他钱。所以他来律协,是投诉那个董律师的。”

“我那天吧,可能也是气昏了头,就想找个事发泄下。明明自己执业被停了,还糊弄他说要为他伸张正义,把这案子揽了过来。”

“交起诉状时,我也没报啥希望,就想给姜家添添堵。结果你猜怎么着?这案子不仅受理了,还被提级审理了,甚至是跨区提级审理。”

“只一点点迹象,但我猜,那时姜家可能就已经不太稳了。”

她捧着奶茶,寻求肯定似的望向沈宥。

他就与她颔首,于是她继续。

“我意识到这是个好时机,那阵子也一直在犹豫。最后下定决心,是因为一件小事。”

“律协解禁后,我就回嘉合上班了。有一天在君达吃了闭门羹回所,正看到姜媛与宛华坐在茶歇区聊天,其实她没和我说什么,只是看过来的眼神算不上友善。”

“我突然意识到她像个附骨之疽。除了刮骨疗伤,我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那天我很早下了班,回家通宵整理完举报材料,寄出后我就回禾洛村了。”

“昭昭——”

沈宥情不自禁唤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抱抱她,或者同她说点什么。

或者同那一天清晨薄雾里,疲惫不堪但清醒坚定,揣着一份恨意一份信封,孤身走向邮筒去选择命运的尹昭,说点什么。

他很想,陪她一起。

但如果真有机会。

那时的他,会陪她一起吗?

他还没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眼中的她已在轻轻摇头,示意说都过去了,也在说她很好,不需要他担心。

“对了。关于为什么他们会认为是你寄的举报信。”

“放心,我没落款你的名字。这太傻了,太容易打草惊蛇了。我用了王汉盛的名字,证件信息我都有,他也一直在给乱七八糟的人寄无关痛痒的举报信。”

“我只是多留了一些痕迹。比如笔迹,我模仿别人写字的水平还不错。比如信封,我拿了你书房里元盛定制的信封,没有Logo,但不是常见的大小。另外,我是凌晨时分去沉棠里附近的邮筒投递的。邮戳应该也能提示。”

“我还想过,套一件你的外套再出门,说不定能被摄像头拍下。但太明显,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