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
凛冽寒风似也被李家坳东头陈家小院蒸腾的热气熏软几分。
天光未透亮,院里已人声鼎沸。临时垒起的土灶内,粗柴噼啪作响,炽焰舔舐架上巨锅。滚水翻腾,白茫茫雾气裹挟霸道肉香弥漫开来,勾得早早赶来的村民腹中馋虫蠢动。
陈谷雨一身靛青利落棉袄,袖口紧束,指挥几位壮实婶子烧水、搬挪桌椅,举手投足间带着地晶赋予的力量与利落。
谢晚舟则领着几位相熟年轻夫郎在灶间忙碌,备置待客碗箸、酱料、配菜。他亦着了新裁深灰棉袍,身形更显挺拔,眉眼沉静如常,却隐隐透着一股被郑重对待后的莹润神采。
三姑婆裹着厚实新棉衣,坐于堂屋门口避风处,既能看清院子,又不受寒气侵扰。
她捧着热茶,浑浊老眼扫视这前所未有的喧腾景象,心头滋味杂陈。
欣慰于谷雨能干与家业兴旺,可当目光落在院子西侧——几张长条桌拼凑处,围坐着的是村里的长辈婶娘!而紧挨东侧陈谷雨主桌旁的几张桌子,坐着的,赫然是村里那些素日只配缩在灶间门后的夫郎们!
三姑婆端茶的手猛地一抖,滚烫水珠溅落手背,她却浑然不觉。
天母娘娘!她看见了甚?!
那些平日见人不敢抬头、言语细如蚊蚋的夫郎们,此刻竟也端坐席上!虽与女客分桌,位置却几近对称,桌上碗碟菜肴,瞧着竟与女客那边一般无二!无稀粥糊糊,无残羹冷炙,是实打实、热腾腾的杀猪菜!
赵老蔫家的男人,臂上伤痕似愈了大半,虽仍有瑟缩,此刻却小心为旁座更怯懦的夫郎布菜。孙二娘的夫郎,脸上带着梦游般的茫然,小口尝着碗中油亮的酸菜炖白肉,如在品鉴琼浆玉馐。
更有自家那几个回门吃席的儿子,围坐夫郎桌一角,脸上是三姑婆久违的光彩,低语交谈间,眉眼是掩不住的松快与……笑意?甚至不时与邻桌相熟的夫郎交换心照不宣的眼风。
“这…这成何体统!”
三姑婆心头惊涛拍岸,几欲叱出口。这丫头,胆大包天!李家坳几百年,何曾让夫郎们上正席?还与女客同食?乱了尊卑!传将出去,陈家怕是要被戳断脊梁骨!
可当她浑浊目光再次掠过儿子桌上真切笑容,瞧见他们碗中堆尖的肉菜,听着比平日响亮的说笑……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漫过心田干涸的沟壑。
那惊骇竟被冲淡几分,化作了丝丝缕缕的窝心。
罢了罢了,谷雨是当家人,她既敢为……或许,这世道,真该变变了?!
三姑婆低头抿茶,将翻涌心绪连同茶水一道咽下。
“开席喽!”
洪亮吆喝声起,巨锅盖掀!浓郁香气如实质喷薄。
大块颤巍巍、油亮亮的五花肉,酸爽开胃的酸菜,滑嫩的血肠,软糯的拆骨肉……被大勺舀起,热气腾腾分送各桌。院内气氛瞬间点燃。
女客这边,划拳行令,笑声爽朗,话着收成,议着陈家仁义。
夫郎那边,初时拘谨沉默,很快,在食物慰藉与这前所未有的、“入席”的奇异氛围中,低语声渐起,音量虽不高,却透着小心翼翼的、真实的愉悦。
孩童们如撒欢小犬,在桌腿间追逐嬉闹,抢拾大人赏下的肉骨。
陈谷雨在主桌应酬李娘子等村中长辈,眼角余光却始终留意全院。见夫郎桌气氛渐活,谢晚舟于其间沉稳穿梭,添汤布菜,偶有低语引得对方感激又局促的笑……她心弦微松。
“好生热闹!这香气,隔二里地都勾人!陈娘子,叨扰了!”清朗带笑声音自院门传来。
是柳青。
她依旧一身半旧靛蓝袄裙,肩头沾几点晶莹雪沫,风尘仆仆却神清气爽,手中提一小坛酒,笑意盈盈立于门口。
“柳师君!”
陈谷雨眸中惊喜乍亮,立时起身相迎,亲自引她至主桌空位,“您竟真的来了!天寒路远,谷雨心中感念!快请坐,尝尝我们这乡野粗菜。”
“哈哈,闻着这般香,岂能不来?”
柳青爽朗一笑,目光扫过喧闹和谐的院子,尤其在夫郎桌停留片刻,眼中了然与赞许愈深,“前次与陈娘子一晤,甚觉投契。今岁小年,想着你这新家初立,头回操办大事,某便不请自来了,权当添个热闹,也看看你这丫头又弄出什么新气象。”
她带来的酒启封,清冽酒香为席面更添暖意。
酒过三巡,席间正酣。
陈谷雨觑得空档,端杯与柳青移至稍僻静处。
她压低声音,眼中求知之火灼灼:“柳师君,谷雨有一事,思虑已久,恳请赐教。”
“哦?但说无妨。”柳青搁下箸,饶有兴味。
“是关于女子读书科举之事。”陈谷雨语带急切,“听闻县州有女子学堂,亦能考取功名。谷雨…心向往之,不知其中关窍?如我这等年纪,出身乡野,可还有望?”
柳青闻言,眼中讶色一闪,旋即化为温和笑意。
她端起酒杯轻抿,目光洞悉地看着陈谷雨:“陈娘子有此志向,令人钦佩。然则……”
她话锋微转,语气更显务实恳切,“以我观之,陈娘子眼下最紧要处,非在科举,而在于你足下这片土地,在于你地中那枚白晶!”
陈谷雨一怔:“请师君明示。”
“地晶契约,乃你立身之本,天赋所系!”
柳青声音清晰平缓,目光意有所指扫过陈谷雨掌心,“你与白晶契约,潜力之深厚,某平生罕见。此乃天赐禀赋,万不可轻忽!提升地晶品阶,深耕农事,惠泽乡里,此乃‘武’道,根基厚实,前途无量。科举入仕,是‘文’道。两条路,本无高下,然侧重迥异。”
她顿了顿,语气更重:“地晶择主者,鲜有舍本逐末,去挤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非是才智不足,实乃契约维系、地力精进需全神贯注,耗费心神巨大,与皓首穷经、揣摩时文所需心力大相径庭。通常……”
她略顿,声更低,“是那些久未得地晶认可,或契约品阶低微、晋升无望的女子,方将科举视为改命之途。陈娘子得天独厚,当务之急,便是勤耕不辍,心无旁骛,早日令白晶进阶!待根基稳固,田产丰饶,家业殷实,你在乡里威望自成,说话才有分量,行事才有底气。若彼时仍存向学之心,再涉猎经史,陶冶性情,亦为时不晚。此刻分心,恐两头皆误,辜负了这份天赐之缘,更是自毁长城!”
陈谷雨如遭当头棒喝!原来如此!
地晶与科举,竟是类似“文武”之别,且根基迥异!
她一心念着前世才女之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