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济寺离开,有明之言时时萦绕脑间。
他心中所想所盼。
他心之所逐。
其实李钺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什么。
他要为兄报仇,他要重新掌权。
可如今,却似乎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样的滋味。
大雪落满肩头,又在李钺翻身下马时悉数抖落。
他回到冬台苑时,夜色已深。
乔桑雀睡得早,这个时辰,她已经睡下,但玉葭阁留着盏小灯,那盏小灯还幽幽泛着光辉。
李钺在门前停顿,帷帽压下,叫人瞧不见神色。
周山问:“可要到玉葭阁里头去?”
李钺一顿,摇头,“不必。”
他压了压帷帽,往书房行去。
甫一进书房,李钺眉头便是一皱。
书房有人来过。
他转动柜间花瓶,果见暗格里,有一封密信。
冬台苑内下人虽不多,却也不会叫人随便闯入。
看过信,过了半晌,李钺方对周山道:“去乔家。”
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那些说不清的、道不明的,也逐渐的,消散风中。
**
神医进京了。
翌日清晨,李钺便带着神医去了乔家。
神医姓周,自南方来,妙手回春,传言他起死人、肉白骨。
其实乔雪沁的病远没到需请一个神医的地步。
她的病令她平日瞧着孱弱,却并不危及性命,用些药物将养着便好。
只是也许李钺对她太上心,事事都想为她求得最好的。
不管李钺是不是这般想的,至少在外人看来,他对乔雪沁当真用足了心。
乔夫人此时守在乔雪沁闺房外。
李钺带周神医来过后,说有要事,已经离开。
他特地为乔雪沁请来神医,对乔雪沁足够优待,乔夫人先时因二人在肃州未曾生米煮成熟饭一事而心有芥蒂,如今马场比试在先,神医进京在后,她心里再多顾虑也都被打消了。
反而肃州之事,愈发令乔夫人觉得,李钺稳重克制,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不多时,神医从屋内出来,同乔夫人问起乔雪沁这病由来。
半晌,乔夫人忧心忡忡问:“神医,沁儿这病,当真能医?”
神医约莫四十来岁,蓄着胡须,看着有些文弱,像是晕满了朴实的药香气,一双眼睛尤为明亮,他拱手,“草民有八分把握,但这声神医,实在当不起。”
“当真?”乔夫人惊道。
乔雪沁的病是幼时就有的,乔夫人也曾寻医问药,得到的结果,都是说这病,几乎没有药可以根治。
但……
乔夫人眼睛垂了垂。
乔雪沁这样的病,乔夫人还知另一人也曾有过,那人病得要比乔雪沁更重几分,许多年前,每隔不多久就会犯病。可似乎这几年来,她都不曾听说对方犯病。
那也许,这病,确实是能治的。
又听周大夫不急不缓道来:“夫人可以安心,这病,家父曾医过。”
能治,是好事,可乔夫人听了,心中却并不轻松。
乔雪沁的病已属少见,哪会这般巧,神医还医治过另一位……
乔夫人试探问:“那人可医好了?与沁儿一般,同为女子?”
周大夫颔首,“是个女子。”
说罢,他又摇头,“只是不曾全然将她医好,那时草民与父亲对此症一知半解,还有不少疏漏,是以不曾全然医好,留下些后症。”
“不过夫人安心,草民与父亲几年来,潜心钻研,如今再不会留下后症。”
乔夫人眼睛转了转。
心思早已飞远。
周大夫所言之人,会是她么?
乔雪沁这病来历不光彩,已经埋藏数十年,乔夫人也不想再被人看出什么蹊跷。
乔夫人追问:“你可见过那女子?”
周大夫倒不疑有他,摇头,“草民当时外出游历,这些事情皆是从家父口中听来。”
乔夫人却是眼睛又一转。
且不说那件事会不会被发觉,昔年之事纵使被知道,也是上一辈的事,牵连不到乔雪沁。不若想想,能否从周大夫那里,打探到旁的消息。
乔夫人按捺下心思。
此前她派去盯住乔桑雀的人传回话说,乔桑雀夜会何舟尘。
她将此事暗中传到了李钺耳里,却不知为何,李钺没有半分反应。
也不知是因李钺不在乎乔桑雀,不在乎她与谁亲近,还是因李钺相信乔桑雀,毕竟若乔桑雀真要与旁人暗通曲款,早三年间便会有首尾了。
若是后者……
乔夫人想,如果当真那般巧,在周大夫父亲那里治过病的是她,那也许,能从周大夫口中获得更多利于她的消息。
乔夫人沉下眸,慢慢有了主意。
**
神医进京的消息,不是秘密。
李钺也无意隐瞒。
当日下午,神医便在城中义诊,为穷苦百姓诊治。很快这消息就传开了,连神医为何进京都被人传得一清二楚。
神医是李钺请来的,冬台苑下人自然不会错过。
下人们七嘴八舌,乔桑雀便也知晓了。
灵俏问道:“夫人,您近来夜间总是咳嗽,神医既进了京,不如也请他来咱们府上为您瞧瞧。”
灵俏如今知道自个儿急也没用,那日听乔桑雀一言,想通不少。她觉得只要乔桑雀日子过得舒坦就好。
乔桑雀待她好,她自也真心为乔桑雀考量。
原本先前淋雨过后乔桑雀就染上咳疾,后来喝了许久药快要调理好,哪知前几日灯节,许是受了惊,这咳疾卷土重来。
听见她的话,乔桑雀笑着摇摇头,“不必叫神医劳神,陈年旧疾,早已落下病根,难以医好。”
灵俏没错过,乔桑雀垂下眸时,眼底闪过的空寂悲凉。
再看去时,仿若错觉般,那点浅淡的悲凉再捉不到半点影子,乔桑雀道:“如今京中流言四起,朝中局势于殿下……”
话只说到一半,她沉默下来。
灯节过后,京中便盛传,是李钺与乔相勾结制造出科举一案,他娶乔桑雀在前,为乔雪沁不远千里请来神医在后,离不开一个乔字,百姓顺理成章将李钺与迟迟没有进展的科举案联系在一起。
认为是李钺从中作梗,科举案进展方才如此缓慢。
朝中更是因此事争执不休,有人上折,请陛下下旨再次幽禁李钺。
乔桑雀想尽自己的力帮助李钺。
可她在京中没有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