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投胎到“七姓十家”,怨不得别人。
白居易从襄州返回,在符离立马就刻苦读书。
他的母亲陈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真不知这个世道,何时能太平。
白居易在家排行第二十二,到时候和家人团聚,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该有多幸福。
若有朝一日,白居易和白行简都考上进士,亲戚们得多羡慕啊。
陈氏一想到这里,便决心以后在白天认真教书讲学,晚上督促他们兄弟,绝不能让两人懈怠。
有一天,白居易提起了他的梦想:“等能做了官,就在长安买大宅第。”
“长安宵禁太严,有什么好的。”他的母亲不太认同。
“那就去洛阳?”白居易想了想,“门阀世家都喜欢往两京聚。”
“那是河北三镇割据之后,他们回不去老家,迫不得已的选择。”陈氏嘴角挂着笑意,“南方也不错嘛。”
“收复回来就好了,早晚的事情,他们自己对拿下河北更有动力,”白居易见母亲不悦,换了说辞,“现在南方不如北方。”
“哪里不如了?白二十二!”陈氏怒气只有一瞬,她回忆过去,轻声细语,“当初我们经过苏州和杭州,你跑过去蹭宴席,别人不带你,你回家闹着以后要在苏州当刺史,在杭州宴宾客,想之后像那些人一样天天喝酒天天写诗呢……心里有长安,就忘掉苏杭?”
“没有,没有。”白居易知错认错,“我好好读书,先让母亲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
【受孟浩然的影响,王维无心积极进取,他常常闲居长安,四处游历。在长安城外的蓝田县,王维改造了宋之问的辋川山庄,竹林茂密、泉水潺潺,宇屋亭馆立于山川泉石之间,他在此安居下来。】
【前来长安求取功名的裴迪,与王维志趣相投。他们一同住在辋川别业,饮酒赋诗,现有传世唱和集《辋川集》收录两人诗作各二十首。】
【在长安尚未崭露头角的裴迪年轻气盛,王维却早已看淡人情世故。他曾经作诗来劝解安慰裴迪。】
制科的结果还没出,韩愈竟然就说说丧气话。
刘禹锡安慰他,柳宗元也不甘示弱。他拿王维、裴迪、孟浩然当例子,让韩愈把科举的事看得别那么重。
举例的人物,太奇怪了吧?
还不如说一起找崔群辅导一下呢。
韩愈其实想得很明白。
科举这件事,改变不了他的理想。
但是眼下,他我想多点钱置办衣食,供养家人。
韩愈和两人坦白:“官职的好坏,在长安任职,还是在地方,我已经不在乎了。登科这种事称不上荣耀,失去了也不必太难过。只是……对不起推荐我的人,这回要是没考上,就没法去和他们道谢报恩。”
“那你为何愁眉苦脸?”柳宗元顺着他的意思,继续鼓励他,“科举路上一举成名,对于远大的志向有没什么益处,不是吗?”
看不上科举,却又一次又一次来考。
刘禹锡听得出他们俩在说气话。
他想了想,说:“不必非得等到功成名就,再去拜谢。毕竟我这样进士科一次通过,都是侥幸,之后的宦途,更要凭运气,所以不如早点去感谢对方。”
韩愈问道:“可我过去的话,该说什么呢?”
【……说什么呢?这有什么羡慕的?考不中,就去朋友那里蹭吃蹭喝?】
【原来你羡慕裴迪和王维不着急工作呀。孟浩然一玩就玩到四十岁呢。王维不争不抢佛得很,裴迪不紧不慢罢了。】
【……他们家里有地呀,我们回家只能在阳台种菜。】
【……原来你现在的上级就是那个刁难你的面试官呀。那得多委屈啊,他是不是因为你一个暑假没实习,面试的时候追问了半小时?】
【……你之前说你暑假去干什么来着?
出去玩了一个暑假呀。这不和裴迪一样嘛。】
【……别后悔嘛,以后毕业工作了可就没机会那么多假期了。
没错,王维说不干就不干了,但那是唐朝!】
天声是有点能呼应心声。
柳宗元赶紧恢复神志,替韩愈找找思路:“不论贫贱,不改其志。”
韩愈非常认同。他开始展望制科落榜后的生活——
回乡下,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种地、钓鱼、读书……参悟王朝兴衰的规律,琢磨贤人功臣的成败始末,把死了的奸佞之徒拉出来口诛笔伐,将隐没于历史长河的杰出人物再次歌颂。
柳宗元听了都心动,他和韩愈立马开始给奸臣排序。
“灵山秀水的好地方,有推荐的吗?”刘禹锡打断他们的畅想。
柳宗元回过味儿来——
当时他被刘禹锡叫过来,是劝韩愈振作起来!
“倘若博学宏词科考过了,要做什么?”柳宗元问道。
“位列公卿,镇守一方。现在真是世风日下,而且边境战火不停,之前当今天子刚即位不久,他给安西大都护郭昕封为武威郡王,升为四镇节度使,如今再也没有消息。”韩愈停顿了一下,“河湟四镇的旧事暂且不提,眼下裴延龄当上了户部侍郎啊。”
原来镜子的意义,是让他看到裴延龄想要上位。
刘禹锡之前听柳宗元提过,他故作震惊,然后暗示韩愈:“你放心,你这么厉害,这次制科定能入选。相信我,跟我待久了会沾上好运。但你的座主,怕不是要被裴侍郎挤兑。”
柳宗元疯狂点头,他催促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报恩当快则快。”
“帮恩人除掉恶人。”刘禹锡补充道。
“你们说得没错,”韩愈若有所思,“我要上书!”
“给谁?”
“写什么?”
刘禹锡和柳宗元各问各的。
“裴延龄这种奸臣,这么大的事儿,朝中应该有人来管一管。就写这个!”韩愈先回答柳宗元的问题。
刘禹锡开始举例:“那是谏官不作为,左补阙、右补阙、左拾遗、右拾遗……”
韩愈摆手,道:“不找熟人。”
柳宗元很是惊喜。
“谏议大夫,”刘禹锡立马答道,“要找就找官职最高的。”
“太对了,我明天就写文章。”韩愈说完便告退。
柳宗元和刘禹锡两人一愣。
“他要给谁写什么文章啊?”柳宗元一头雾水。
刘禹锡也不太明白:“但好像百炼镜给我们的使命,他去代劳了。”
“退之的文章,写完会拿来给我们看一眼吧?”柳宗元不放心。
刘禹锡不确定:“他拜谢座主之后,也会跟我们说一声吧?”
来不及问了。
韩愈快马疾驰,不知消失向何方。
【王维《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裴延龄升任户部侍郎之后,得闲就在家里开宴。
中书省刚刚批下博学宏词科的名单,吏部侍郎顾少连过去一看。
他想确认里面有几个自己的门生,还没打听全面,忽然有人提起裴延龄邀他晚上赴宴。
谁要上他家里去啊?
顾少连婉拒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