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反派夫郎投喂指南》

第73章 五五端阳

和兴奕铭一起合伙开铺子卖糖,无疑是个赚钱的好生意。

秦夏还惦记着攒钱去盛京开酒楼买宅子,现在对于能赚钱的事情,一概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薄荷糖和酸梅糖做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准备好薄荷汁与酸梅汁,再倒入糖水搅拌。

趁着没凝固时切小块,凝固后就会变成半透明的硬糖。

这一步的关键,是不用杂质较多的冰糖,而用此时较为少见的白砂糖。

大雍的砂糖做起来很是费劲,用的是一种叫做“黄泥水淋”的过滤方法,要花上十几日才能得到一份和现代较为相近的白色细糖粒。

所以白砂糖价昂,秦夏买了一包,就花了一两银子,这个价格买□□糖,能多出几倍。

可见糖做好了,价格也不能便宜了。

秦夏来回做了三次,第三次出来的成品相较于前两次的更为晶莹剔透。

他丢了一块薄荷味的到嘴里,薄荷叶到处都是,到时正好可以平衡成本。

之后做牛轧糖。

牛轧糖和奶糖相比,其实就是多了果仁而已。

秦夏买来一些烤熟的现成甜杏仁,按照做奶糖的工序得到浓稠的牛乳糖浆,继而将奶糖倒入从兴奕铭那里要来的模具,把甜杏仁按顺序摆进去。

切开后得到的奶糖,一口下去能在乳香之外尝到果仁的酥脆,相对而言也不那么齁甜。

秦夏连吃了两个,有些后悔没在虞九阙走之前把这个做出来。

由于他还要忙食肆生意,只能抽空熬糖,因而拖了两日才凑齐材料,开始尝试做软糖。

秦夏只知道做这个要用生粉,但不确定哪一种生粉的效果最好,为此他准备了土豆生粉、豌豆生粉和玉米生粉,打算挨个试一试。

软糖要做成果味,他事先找鲜果贩子买了好几样时令甜果。

这个时节最常见的是梨子、甜瓜、桑葚、樱桃,还有一些山上的野莓果。

野莓果挤出来的汁水颜色是好看的,就是甜的不常有,大部分能把人的牙齿酸掉。

甜瓜和樱桃都不易取汁,秦夏看了一圈,买了梨子、桑葚和一些野莓,又拎了一口袋山楂。

回到家,先拿了几个梨子捣出果汁,预备从试做梨味软糖开始。

熬糖浆、加果汁、倒生粉、小火慢煮、不断搅拌……

一顿试验下来,秦夏汗出如浆,胳膊发酸,好在顺利

得出了结论——豌豆生粉最合适。

他叼着一块新出炉的糖用毛笔在纸上快速写下几个字。

豌豆生粉比起前两者价钱更贵不过有白砂糖“珠玉在前”它也算不得什么了。

且他们本就不是做薄利多销的生意这点本钱还是加得起。

当夜收工前秦夏统共做出了梨子味、山楂味和莓果味的软糖共三板。

梨汁没什么颜色导致梨味软糖更接近糖的本色山楂味和莓果味的一个红一个紫看起来更讨喜一些。

再过一阵等桃子、石榴、沙果成熟还能继续添口味。

很快这几样糖送到了兴奕铭的面前。

薄荷糖和酸梅糖一个清凉醒脑一个生津解腻嚼起来嘎嘣脆。

牛轧糖乍看和奶糖差不多里面的果仁与牛乳的香甜融合得恰到好处。

软糖就更了不得。

兴奕铭吃过后便知晓秦夏当初描述的口感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

软而不糯吃起来“肉乎乎”的拿在手里捏一捏很快又能弹起来。

“这几种糖该各自起了好听的名字才好要显出单单咱们才有的独一份来。”

两人绞尽脑汁给硬糖和牛轧糖先定了名。

硬糖一概改名玉晶糖“玉晶”就是古代的水晶符合硬糖晶莹剔透的形态前面加上口味作为区别比如薄荷玉晶糖、酸梅玉晶糖。

牛轧糖改名果仁蜜乳糖省的来买的人搞不懂这糖里有什么。

至于软糖着实没有更为合适凝练的词汇代替。

一个“软”字就足够当噱头。

万事俱备不出一个月名为“品饴坊”的糖果子铺在板桥街开了张。

秦夏要了一批薄荷糖放在自家食肆和食堂的柜台上凡是来此用饭的食客结账时都按照人头一人送一颗。

糖纸上印着“品饴坊”的名号想吃的自会寻着去买。

由此大家也知晓原来“品饴坊”也是秦夏的生意之一不少人为此前去捧场。

如秦夏所料夏日当前卖得最好的也是薄荷糖。

天气越来越热

饭后吃一颗能祛除口气一股凉气直捅天灵盖散瞌睡的效果亦佳。

那些个挑灯夜读的书生郎是最为忠实的顾客一夜之间几乎流行成风。

两种牛乳糖、酸梅糖和软糖也不差。连续几日

铺子里做的赶不上卖的,连连售罄,逼得兴奕铭不得不赶紧又多雇了两个人做糖。

……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秦夏每天过得满满当当。

忙的时候他想不起虞九阙,但每天回到家,睡觉前,依旧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空荡荡的妆台。

小哥儿走时只带走了三样东西。

秦夏第一次送他的银簪、上元节买的金鱼团扇,还有一只用大福掉下来的羽毛做的毽子。

他伸手抚过妆台边缘,本打算熄灯睡觉,突然留意到妆台下的抽屉好像开了一小截。

心中一动,上前一把拉开。

没放多少东西的抽屉里赫然多了一只袖珍竹筒,秦夏定了定神,一把将竹筒握在手中,执过油灯,仔细端详。

这种东西,他之前只在电视剧里见过,一般都是绑在信鸽的足上。

很小很轻的一个,里面……好像还真的有纸条。

秦夏屏住呼吸,拿过一支虞九阙没带走的细簪,轻轻将纸条挑了出来,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展开——

上面的字迹,明显属于虞九阙。

纸条能写的内容有限,多了就不够薄,塞不进竹筒,因而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已至盛京,安好,勿念。”

秦夏提了许久的心,咣当一下落回原处。

他没有追究竹筒是从何处来的,八成是梁天齐的手下为了避人耳目,暗中所送。

他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机会给虞九阙回信,不过不管怎么说,知晓对方平安就好。

竹筒放在枕下。

一夜无梦。

——

五月五,端阳节。

这是秦夏在大雍过得第一个端阳。

依照习俗,出门前他在门上悬了菖蒲叶,在屋内院内都用草叶蘸着洒下雄黄酒。

手腕上添了一根昨天方蓉送来的长命缕,五色的丝线编织在一起,时不时从袖口滑落。

“戴上这个,不能轻易摘,要等端阳过后的第一个雨天,剪断以后丢进水坑里,记住了?”

在秦夏的记忆里,每年方蓉都会给柳豆子和原主编长命缕。

不过今年方蓉多编了一根,不管原本打算给谁的,最后挂上了大福的脖子。

“咱们大福也要长命百岁!”

“嘎嘎!”

大福很给面子地上前蹭了她几下。

到食肆后,糯米已经泡好了。

食堂那边的伙计也在,今天都来得早,全体动员,一起包粽

子。

“咱们今年包两种,甜粽和咸粽。甜粽是豆沙和蜜枣两种,咸粽是蛋黄五花肉。”

院中撸起袖子的众人愣住。

“粽子还能包肉?”

“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咸粽子。”

郑杏花和庄星则在心里想:怪不得秦夏昨天特地嘱咐要炖一锅肉,还要把咸鸭蛋的蛋黄都剥出来。

“咸粽子是南地端阳节的吃法,我以前尝过,味道不差。咱们秦记卖的吃食素来和别处不同,食客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