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死神没有休息日(文名待改)》

2. 项目启动会的对峙

第2章:项目启动会的对峙

清晨七点半,城市还裹在一层淡淡的薄雾里,慕容雪已经站在了星云科技总部大楼的门前。

整栋大楼是极简的现代风格,浅灰色的玻璃幕墙从地面直插云霄,在晨雾中泛着冷冽的光。门口的旋转门旁,穿着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站姿笔挺,大厅里的电子屏滚动着“星云科技新总部设计项目启动会”的字样,字体是利落的无衬线体,和这家公司的气质如出一辙。

慕容雪深吸了口气,抬手理了理身上的米白色西装套裙。裙子是她特意选的,剪裁利落却不失柔和,既符合设计师的专业身份,又不会显得过于攻击性——她不想在第一次正式对接时,就给慕云留下“刻意强势”的印象,哪怕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苏晓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厚厚的方案册和笔记本电脑,声音里带着点紧张:“雪姐,刚才前台说会议室在28楼,慕总他们已经到了……”

“知道了。”慕容雪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案册的边缘。册子里夹着的,是她和团队熬了三个通宵修改的“云境共生”方案终稿,每一页都标注着详细的参数和示意图,连最细微的材料纹理都附了样本照片。她甚至提前演练了三遍方案介绍,确保每个环节都流畅无误,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人,心脏还是控制不住地加速跳动。

电梯平稳上升,数字从1跳到28,慕容雪的目光落在电梯镜面里的自己身上——眼底有淡淡的乌青(昨晚改完最后一版方案时已经凌晨三点),但口红涂得很均匀,是她惯用的豆沙色,能让脸色看起来更镇定。她对着镜面轻轻调整了一下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慕容雪,你是雪境的创始人,是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不是七年前那个会因为他一句话就慌神的小姑娘。

“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

走廊铺着深灰色的地毯,踩上去没有一点声音,两侧的办公室门都关着,只有尽头的会议室透出灯光。走近时,能听到里面传来低沉的交谈声,其中一道声音,即使隔着门板,也让慕容雪的脚步顿了半秒——是慕云的声音,比七年前更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苏晓推了推慕容雪的胳膊,小声说:“雪姐,我们进去吧?”

慕容雪点头,抬手敲了敲门。

“进。”

里面传来慕云的声音,简洁得没有一丝温度。

慕容雪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会议室很大,足有五十平米,中间是椭圆形的深色实木会议桌,桌角摆放着银色的金属花盆,里面种着几株修剪整齐的龙血树。墙壁是浅灰色的,一侧装着巨大的电子屏,另一侧是落地窗,能看到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此刻,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其中坐在主位的,正是慕云。

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衬衫领口系得很紧,没有戴领带,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一块简约的黑色手表。他正低头看着手里的文件,笔尖在纸上划着什么,听到动静,才缓缓抬起头。

四目相对的瞬间,慕容雪感觉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慕云的眼睛很深,是纯粹的墨色,像结了冰的湖面,看不到一点波澜。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不到两秒,没有惊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一丝熟悉感,仿佛只是在看一个普通的合作方。然后,他的目光移开,落在她身后的苏晓身上,又很快转回面前的文件,语气平淡:“坐。”

慕容雪攥了攥手心,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拉着苏晓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坐下。刚坐下,就感受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星云科技的项目总监王磊(昨天电话里沟通过),有工程部的经理,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应该是公司的高管。他们的目光里带着审视,大概是在好奇,这个能拿下星云项目的小工作室,创始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苏晓悄悄凑到慕容雪耳边:“雪姐,慕总看起来好严肃啊……”

慕容雪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紧张。她的目光落在慕云身上,看着他低头翻看文件的侧脸——下颌线比七年前更锋利了,鼻梁依旧高挺,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疏离和冷漠。七年前,他也是这样低头看她的设计稿,却会笑着说“雪儿,这里改一下会更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吝啬给予。

“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吧。”慕云突然开口,打断了慕容雪的思绪。他合上文件,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停在慕容雪身上,“慕容设计师,先介绍一下‘云境共生’的核心方案。”

慕容雪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电子屏前。苏晓立刻打开电脑,将方案PPT投了上去。屏幕亮起的瞬间,一片柔和的暖光漫开——PPT的首页没有复杂的图案,只有“云境共生”四个大字,字体是慕容雪亲手写的毛笔字,边缘带着淡淡的云纹,下面标注着一行小字:“科技为骨,人文为魂,自然为韵”。

这是她和团队反复打磨的设计核心,也是她对这个项目的初心。

“星云科技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核心是‘云境共生’。”慕容雪的声音很稳,带着设计师特有的专注,“我们希望这栋大楼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一个能让人与科技、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

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大楼的整体效果图:主体建筑是流线型的,像一朵悬浮的云,外立面采用半透明的光伏玻璃,既能发电,又能让自然光透过玻璃洒进室内;大楼中间是贯穿五层的中庭,种着高大的乔木和藤蔓植物,还有人工溪流,形成一个小型的“空中森林”;每层都设有开放式的休闲区,摆放着木质桌椅和绿植,员工可以在工作间隙在这里放松。

“从结构上看,我们采用了大跨度的钢桁架结构,配合预应力混凝土,确保中庭的开阔性,同时满足抗震和承重要求。”慕容雪指着效果图上的细节,“材料方面,我们优先选择环保再生材料,比如外立面的光伏玻璃,不仅节能,还能减少碳排放;室内装修用的木材,全部来自FSC认证的可持续森林。”

她的介绍很流畅,从整体理念到细节参数,逻辑清晰,数据准确。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她的声音和鼠标点击的声音,几个高管偶尔点头,看起来对方案的理念很认可。

慕容雪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主位的慕云。他依旧保持着双手交叉的姿势,眼神落在屏幕上,看不出情绪。直到她讲到中庭的“空中森林”设计时,他才终于有了动作——指尖轻轻敲了敲会议桌,发出“笃、笃”的轻响,节奏缓慢,却像敲在慕容雪的心上。

“人文关怀方面,我们在每层都设置了母婴室、冥想室和健身区,考虑到员工的不同需求。”慕容雪收回目光,继续介绍,“大楼的西侧还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屋顶花园,种着本地的花卉和果树,员工可以在午休时上去晒太阳、赏花,甚至参与种植……”

“慕容设计师。”

慕云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话。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慕容雪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过身看着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慕总,您有什么问题吗?”

慕云抬起头,目光再次与她相撞。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像手术刀一样,仿佛要穿透她刻意维持的镇定:“你的理念很好,很理想化。”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肯定,但他接下来的话,却瞬间让会议室的气氛降到了冰点:“但落地性需要重做。”

慕容雪的瞳孔微微收缩,握着鼠标的手紧了紧:“慕总,您的意思是……”

“我有三个问题。”慕云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直接抛出了问题,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第一,中庭的‘空中森林’,你刚才提到用了大跨度钢桁架结构,请问钢桁架的节点设计采用的是哪种形式?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强台风,节点的抗剪强度能否达标?你提供的参数里,只写了整体承重,没有节点的详细受力分析——这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你没考虑到?”

第一个问题就直击要害。慕容雪愣了一下,立刻回答:“我们采用的是螺栓球节点,抗剪强度按照国家一级标准设计,极端天气下的受力分析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计算,只是还没来得及放进本次的方案册,后续会补充……”

“没放进方案册,就是准备不充分。”慕云打断她,语气没有丝毫缓和,“启动会需要的是完整的落地方案,不是‘后续补充’的半成品。”

慕容雪的脸颊微微发烫,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委屈。她和团队明明做了受力分析,只是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整理进方案册,他却直接否定了她们的准备工作。但她没有反驳,只是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后续会尽快补充完整。”

“第二个问题。”慕云继续说,目光落在屏幕上的光伏玻璃效果图上,“外立面的光伏玻璃,你说能发电和透光,但你有没有算过成本?这种光伏玻璃的单价是普通玻璃的三倍,而且维护成本很高,每两年需要更换一次密封胶,否则会漏水。星云科技虽然注重环保,但也需要考虑性价比——你这套设计,会让建筑成本增加20%,这笔账,你算过吗?”

这个问题,慕容雪其实早就考虑过。她立刻解释:“慕总,光伏玻璃虽然初期成本高,但长期来看是划算的。按照星云的用电需求,这些光伏玻璃每年能提供大楼30%的用电量,十年就能收回成本,而且还能享受政府的环保补贴。至于维护成本,我们已经和供应商谈好了,他们会提供五年的免费维护服务,后续的维护费用也会打折……”

“十年收回成本,太久了。”慕云再次打断她,“星云的新总部计划使用二十年,但五年后的技术会不会更新?如果出现更便宜、更高效的光伏材料,现在的投入会不会变成浪费?”

他的问题很尖锐,直指商业利益的核心。慕容雪张了张嘴,想继续解释她们对未来技术迭代的预判,但慕云已经开始说第三个问题了。

“第三个问题,人文设计。”慕云的目光终于有了一丝波动,却不是认同,而是质疑,“母婴室、冥想室、屋顶花园,这些设计很贴心,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实际使用场景?比如屋顶花园,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如果员工都去花园,会不会影响楼下的办公秩序?还有冥想室,你设计在办公区旁边,隔音效果怎么保证?如果有人在里面冥想,外面的脚步声、说话声会不会打扰到他们?”

这三个问题,每个都精准地戳在方案的“软肋”上——不是理念不好,而是缺乏对实际落地细节的考量。慕容雪站在原地,看着慕云那张没有表情的脸,突然想起七年前的图书馆。那时候,她也是拿着自己的设计稿给慕云看,里面满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却从来不会这样尖锐地否定她,而是会耐心地帮她分析:“雪儿,这里可以加个隔音层,那里可以调整一下容量,你的设计有光,我们把光留住就好。”

而现在,他却连“你的设计有光”这句话,都吝啬说出口。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没有人说话。苏晓紧张地看着慕容雪,手紧紧攥着笔记本。王磊想打圆场,刚开口说“慕总,慕容设计师的方案理念还是很……”就被慕云一个眼神制止了。

慕云的目光重新回到慕容雪身上,语气没有任何温度:“慕容设计师,星云科技要的不是一个‘好看’的设计,而是一个‘能用’的设计。你的‘云境共生’理念很好,但落地性太差,需要重做。三天后,我要看到修改后的方案,重点解决我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成本控制方案、人文设计的实操细节。”

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三天后还是这个水平,我会考虑更换合作方。”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砸在慕容雪的心上。更换合作方——这是她最担心的事情。雪境工作室能拿下这个项目不容易,如果因为方案不过关被换掉,不仅会损失一大笔收入,还会影响工作室的声誉,以后再想接大项目就难了。

但她没有示弱,挺直了背脊,迎上慕云的目光:“慕总,我接受您的意见,三天后会提交修改后的方案。但我想说明的是,‘云境共生’的核心理念不会变,我们会在保证理念的前提下,完善落地细节,解决您提出的问题,不会让您失望。”

她的声音很坚定,没有丝毫退缩。即使心里委屈,即使面对他的尖锐,她也不想放弃自己的设计初心——那是她和团队的心血,也是她对建筑设计的热爱。

慕云看着她,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异样,快得让人抓不住。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好,我等你的方案。会议结束。”

说完,他率先起身,拿起桌上的文件,转身走出了会议室。黑色的西装下摆扫过椅子,没有一丝停顿,仿佛刚才的对峙只是一场普通的工作交流,没有留下任何情绪。

其他高管也纷纷起身,和慕容雪打了个招呼后离开。王磊走过她身边时,小声说:“慕容设计师,别往心里去,慕总对设计一直很严格,不是针对你。”

慕容雪勉强笑了笑:“谢谢王总监,我知道。”

会议室里只剩下慕容雪和苏晓两个人。

苏晓走过来,扶住慕容雪的胳膊,小声说:“雪姐,慕总也太苛刻了吧?我们的方案明明很好啊,他怎么能说重做就重做……”

慕容雪摇了摇头,走到电子屏前,关掉了PPT。屏幕暗下去的瞬间,她脸上的镇定也垮了下来,疲惫和委屈一起涌上心头。她靠在会议桌上,双手撑着桌面,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刚才在慕云面前,她强压着所有情绪,假装自己毫不在意,可现在只剩下她们两个人,她再也忍不住了。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攥着,又酸又疼——不是因为方案被否定,而是因为否定她的人,是慕云。

如果是别人,她可以冷静地分析问题,修改方案,甚至反驳对方的质疑。可面对慕云,她所有的冷静都像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他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都能轻易勾起她心底的旧痕,让她想起七年前的美好和伤痛。

“雪姐,你没事吧?”苏晓担心地看着她,“要不我们先回去?回去再慢慢想修改方案的事。”

“没事。”慕容雪睁开眼睛,揉了揉眉心,脸上又恢复了平时的平静,“我们先整理一下慕总提出的问题,回去后开个会,分工解决。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让老周负责,他对钢结构很熟悉;成本控制方案,让阿哲查一下最新的光伏材料价格和补贴政策;人文设计的实操细节,我们两个一起想,比如屋顶花园的容量计算、冥想室的隔音方案……”

她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工作,仿佛刚才的委屈从未出现过。苏晓看着她,心里又佩服又心疼——雪姐总是这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很快调整过来,带领她们往前走。

两人收拾好东西,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里很安静,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慕容雪走在前面,脚步有些沉重。突然,她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很轻,却很熟悉——是慕云的脚步声。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加快了步伐。苏晓也听到了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小声说:“雪姐,是慕总……”

慕容雪没说话,继续往前走。直到走到电梯口,她按下电梯按钮,才终于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后。

慕云正站在不远处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落在她的身上。看到她看过来,他的目光没有回避,也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淡淡地扫了她一眼,然后转身走进了办公室,关上了门。

电梯“叮”的一声到达,慕容雪和苏晓走进电梯。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慕容雪靠在电梯壁上,终于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她看着电梯镜面里的自己,眼底的疲惫再也藏不住。

“雪姐,三天时间会不会太紧张了?”苏晓担心地问,“老周要算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阿哲要查成本,我们还要想人文设计的细节,感觉根本做不完……”

“能做完。”慕容雪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们加班加点,一定能做完。慕云不是说我们的方案落地性差吗?那我们就证明给他看,我们不仅能想出好的理念,还能把它落地成一个完美的设计。”

她不想输,不仅是为了雪境工作室,更是为了自己——她想让慕云知道,七年后的她,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小姑娘了,她有能力做出优秀的设计,有能力站在他面前,和他平等地对话。

电梯到达一楼,慕容雪和苏晓走出大楼。清晨的薄雾已经散去,阳光变得刺眼。慕容雪抬头看了一眼星云科技的大楼,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像一面冰冷的镜子。

她拿出手机,给老周和阿哲发了条消息:“紧急会议,十点在工作室集合,讨论星云项目的修改方案。”

然后,她转身走向停车场,脚步坚定。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她都不会退缩——因为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她和过去的一场对峙,一场关于成长和证明的对峙。

回到工作室时,老周和阿哲已经到了。他们看到慕容雪和苏晓的脸色,就知道启动会不顺利。

“雪姐,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老周放下手里的搪瓷茶杯,问道。

慕容雪坐在会议桌的主位,把慕云提出的三个问题和要求说了一遍。说完后,她看着面前的三个伙伴,语气诚恳:“这次的修改任务很重,时间也很紧,可能需要大家连续加班。如果你们有困难,随时跟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雪姐,你说什么呢!”阿哲立刻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星云的项目是我们一起拿下的,现在遇到问题,当然要一起解决!不就是加班吗?我年轻,熬得住!”

老周也点头:“没错,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交给我,我以前做过类似的项目,有经验,保证三天内算出来!”

苏晓也说:“我负责整理资料,帮大家打下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随时吩咐!”

看着伙伴们坚定的眼神,慕容雪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好,那我们分工。”慕容雪拿出笔记本,开始安排工作,“老周,你负责计算中庭钢桁架节点的受力分析,包括极端天气下的抗剪强度、抗震性能,一定要详细,每一个数据都要有依据。阿哲,你负责成本控制方案,查一下最新的光伏玻璃价格、其他环保材料的替代方案,还有政府的环保补贴政策,尽量把建筑成本降下来,同时保证质量。苏晓,你负责整理人文设计的实操细节,比如屋顶花园的容量计算、冥想室的隔音方案、母婴室的设备清单,还要联系供应商,确认维护服务的具体条款。我负责整体方案的调整,把大家的成果整合起来,确保理念不跑偏。”

“没问题!”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投入到工作中。老周拿出厚厚的结构力学参考书,开始演算公式;阿哲打开电脑,搜索最新的材料价格和补贴政策;苏晓拿着笔记本,开始打电话联系供应商;慕容雪则坐在工作台前,打开“云境共生”的方案文件,看着屏幕上的效果图,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慕云提出的三个问题,其实每个问题都很有道理。她和团队确实太注重理念的完美,而忽略了落地细节的考量。慕云虽然尖锐,但他的质疑,反而帮她们找到了方案的漏洞。

只是,他为什么要这么苛刻?是真的因为专业要求高,还是因为……他还在记恨七年前的事?

慕容雪甩了甩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赶走。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修改方案才是最重要的。她点开方案的结构图纸,开始思考如何调整钢桁架的节点设计,既能保证强度,又能减少成本。

不知不觉,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又慢慢落下。工作室里的灯一直亮着,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忙碌而充实的氛围。

晚上十点,老周拿着一叠演算纸,走到慕容雪面前:“雪姐,初步的受力分析算出来了,螺栓球节点的抗剪强度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极端天气下的受力也没问题,我再细化一下数据,明天就能出完整的报告。”

“辛苦你了,老周。”慕容雪接过演算纸,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心里很感激。

阿哲也走过来,兴奋地说:“雪姐,我找到一种新型的光伏玻璃,单价比之前的低20%,而且发电效率更高,维护成本也低,供应商还说可以提供八年的免费维护服务!这样一来,建筑成本就能降下来,收回成本的时间也能缩短到七年!”

“太好了!”慕容雪眼睛一亮,“就用这种玻璃,你尽快和供应商确认细节,签订意向协议。”

苏晓也拿着笔记本跑过来:“雪姐,屋顶花园的容量计算好了,按照每层员工的数量,最多能容纳150人,我们可以设置预约系统,避免拥挤;冥想室的隔音方案也想好了,用双层隔音玻璃和隔音棉,还能在门口装一个‘正在使用’的指示灯;母婴室的设备清单也列好了,包括婴儿护理台、温奶器、冰箱这些……”

看着大家的成果,慕容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她知道,只要继续努力,三天后的修改方案,一定能让慕云满意。

“大家都辛苦了,先休息一下,我点了外卖,很快就到。”慕容雪笑着说。

“好耶!”苏晓欢呼一声,终于放下了手里的笔记本。

外卖很快送到,是大家爱吃的小龙虾和烧烤。四人围坐在会议桌旁,一边吃一边讨论方案的细节,气氛轻松了不少。

“雪姐,你说三天后慕总看到修改后的方案,会不会很惊讶?”苏晓一边剥小龙虾一边问。

“不知道。”慕容雪笑了笑,“但我希望他能看到我们的努力,看到‘云境共生’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个能落地的好设计。”

老周喝了口啤酒,说:“放心吧,雪姐,我们的方案这么扎实,他肯定会认可的。那个慕总虽然苛刻,但也是个懂行的人,只要我们的方案没问题,他不会故意刁难我们的。”

慕容雪点点头,心里却还是有些不确定。她想起慕云在会议室里的眼神,那么冷,那么疏离,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过去。

吃完外卖,大家又投入到工作中。慕容雪坐在电脑前,开始整合大家的成果,修改方案PPT。她把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图、新型光伏玻璃的参数、人文设计的实操细节一一加入PPT,每一页都反复检查,确保没有遗漏。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城市的灯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她的身上。她偶尔会停下来,喝一口咖啡,缓解疲惫。这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微信消息。

她拿起手机,看到发件人时,心脏猛地一跳——是顾临洲。

顾临洲:“雪儿,听说今天星云的启动会开了,顺利吗?”

慕容雪犹豫了一下,回复:“还好,慕总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们正在加班修改。”

顾临洲很快回复:“慕云那个人,就是这样,对谁都苛刻,你别往心里去。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我在星云还有些人脉,或许能帮上忙。”

慕容雪看着消息,心里有些感激。顾临洲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给予她关心和帮助。她回复:“谢谢你,顾总,暂时不用麻烦你,我们能解决。”

顾临洲:“好,那你注意休息,别太累了。加班记得吃点东西,别饿着肚子。”

慕容雪:“嗯,知道了,谢谢。”

放下手机,慕容雪心里平静了一些。她继续修改方案,直到凌晨两点,才终于完成了第一版修改稿。她把方案发给老周、阿哲和苏晓,让他们明天早上检查,自己则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疲惫像潮水一样涌来,但她的心里却很踏实。她知道,明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细节要完善,但只要她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她想起七年前,慕云曾对她说:“雪儿,你的设计里有光。”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慕容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要守住这份光,让它照亮你的设计,也照亮你的路。

三天后的早上,慕容雪拿着修改后的方案册,再次站在了星云科技的大楼前。这一次,她的心里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只有坚定和自信。

她走进电梯,按下28楼的按钮。电梯门打开时,她看到慕云的助理站在会议室门口,似乎在等她。

“慕容设计师,慕总已经在里面等你了。”助理礼貌地说。

“谢谢。”慕容雪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慕云依旧坐在主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看到她进来,抬起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方案册上,没有说话。

慕容雪走到他面前,把方案册递给他:“慕总,这是修改后的方案,您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都已经解决了,您看一下。”

慕云接过方案册,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云境共生”的标题上,然后慢慢往下翻。他的速度很慢,每一页都看得很仔细,尤其是结构节点的受力分析图和成本控制方案那几页,他甚至用手指划过上面的数据,似乎在验证准确性。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慕云翻动纸张的声音。慕容雪站在他面前,心里有些紧张,却不再像上次那样慌乱。她知道,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慕云来判断。

终于,慕云翻到了最后一页,合上了方案册。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慕容雪的脸上,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锐利和疏离,反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方案,通过了。”

他说。

短短五个字,却让慕容雪的心脏猛地一松,眼眶甚至有些发热。她努力了三天,熬了无数个通宵,终于得到了他的认可。

“谢谢慕总。”慕容雪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喜悦。

慕云看着她,沉默了几秒,突然说:“你的设计里,还是有光。”

慕容雪愣住了,猛地抬头看着他。

慕云却已经低下头,翻开方案册,语气又恢复了平时的平淡:“接下来,我们进入细节对接阶段,每周开一次进度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王总监会和你对接具体的工作,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说完,他不再看她,开始专注地看着方案册。

慕容雪站在原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有喜悦,有委屈,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她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但至少现在,她证明了自己,也让他看到了,她的设计里,依旧有光。

她转身走出会议室,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她身上,温暖而耀眼。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准备好了,带着她的设计,带着她的光,一步步走下去。第2章:项目启动会的对峙

清晨七点半,城市还裹在一层淡淡的薄雾里,慕容雪已经站在了星云科技总部大楼的门前。

整栋大楼是极简的现代风格,浅灰色的玻璃幕墙从地面直插云霄,在晨雾中泛着冷冽的光。门口的旋转门旁,穿着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站姿笔挺,大厅里的电子屏滚动着“星云科技新总部设计项目启动会”的字样,字体是利落的无衬线体,和这家公司的气质如出一辙。

慕容雪深吸了口气,抬手理了理身上的米白色西装套裙。裙子是她特意选的,剪裁利落却不失柔和,既符合设计师的专业身份,又不会显得过于攻击性——她不想在第一次正式对接时,就给慕云留下“刻意强势”的印象,哪怕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苏晓跟在她身后,怀里抱着厚厚的方案册和笔记本电脑,声音里带着点紧张:“雪姐,刚才前台说会议室在28楼,慕总他们已经到了……”

“知道了。”慕容雪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案册的边缘。册子里夹着的,是她和团队熬了三个通宵修改的“云境共生”方案终稿,每一页都标注着详细的参数和示意图,连最细微的材料纹理都附了样本照片。她甚至提前演练了三遍方案介绍,确保每个环节都流畅无误,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人,心脏还是控制不住地加速跳动。

电梯平稳上升,数字从1跳到28,慕容雪的目光落在电梯镜面里的自己身上——眼底有淡淡的乌青(昨晚改完最后一版方案时已经凌晨三点),但口红涂得很均匀,是她惯用的豆沙色,能让脸色看起来更镇定。她对着镜面轻轻调整了一下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慕容雪,你是雪境的创始人,是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不是七年前那个会因为他一句话就慌神的小姑娘。

“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

走廊铺着深灰色的地毯,踩上去没有一点声音,两侧的办公室门都关着,只有尽头的会议室透出灯光。走近时,能听到里面传来低沉的交谈声,其中一道声音,即使隔着门板,也让慕容雪的脚步顿了半秒——是慕云的声音,比七年前更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苏晓推了推慕容雪的胳膊,小声说:“雪姐,我们进去吧?”

慕容雪点头,抬手敲了敲门。

“进。”

里面传来慕云的声音,简洁得没有一丝温度。

慕容雪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会议室很大,足有五十平米,中间是椭圆形的深色实木会议桌,桌角摆放着银色的金属花盆,里面种着几株修剪整齐的龙血树。墙壁是浅灰色的,一侧装着巨大的电子屏,另一侧是落地窗,能看到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此刻,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七八个人,其中坐在主位的,正是慕云。

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衬衫领口系得很紧,没有戴领带,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一块简约的黑色手表。他正低头看着手里的文件,笔尖在纸上划着什么,听到动静,才缓缓抬起头。

四目相对的瞬间,慕容雪感觉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慕云的眼睛很深,是纯粹的墨色,像结了冰的湖面,看不到一点波澜。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不到两秒,没有惊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一丝熟悉感,仿佛只是在看一个普通的合作方。然后,他的目光移开,落在她身后的苏晓身上,又很快转回面前的文件,语气平淡:“坐。”

慕容雪攥了攥手心,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拉着苏晓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坐下。刚坐下,就感受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星云科技的项目总监王磊(昨天电话里沟通过),有工程部的经理,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应该是公司的高管。他们的目光里带着审视,大概是在好奇,这个能拿下星云项目的小工作室,创始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苏晓悄悄凑到慕容雪耳边:“雪姐,慕总看起来好严肃啊……”

慕容雪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紧张。她的目光落在慕云身上,看着他低头翻看文件的侧脸——下颌线比七年前更锋利了,鼻梁依旧高挺,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疏离和冷漠。七年前,他也是这样低头看她的设计稿,却会笑着说“雪儿,这里改一下会更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吝啬给予。

“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吧。”慕云突然开口,打断了慕容雪的思绪。他合上文件,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停在慕容雪身上,“慕容设计师,先介绍一下‘云境共生’的核心方案。”

慕容雪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电子屏前。苏晓立刻打开电脑,将方案PPT投了上去。屏幕亮起的瞬间,一片柔和的暖光漫开——PPT的首页没有复杂的图案,只有“云境共生”四个大字,字体是慕容雪亲手写的毛笔字,边缘带着淡淡的云纹,下面标注着一行小字:“科技为骨,人文为魂,自然为韵”。

这是她和团队反复打磨的设计核心,也是她对这个项目的初心。

“星云科技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核心是‘云境共生’。”慕容雪的声音很稳,带着设计师特有的专注,“我们希望这栋大楼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一个能让人与科技、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

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大楼的整体效果图:主体建筑是流线型的,像一朵悬浮的云,外立面采用半透明的光伏玻璃,既能发电,又能让自然光透过玻璃洒进室内;大楼中间是贯穿五层的中庭,种着高大的乔木和藤蔓植物,还有人工溪流,形成一个小型的“空中森林”;每层都设有开放式的休闲区,摆放着木质桌椅和绿植,员工可以在工作间隙在这里放松。

“从结构上看,我们采用了大跨度的钢桁架结构,配合预应力混凝土,确保中庭的开阔性,同时满足抗震和承重要求。”慕容雪指着效果图上的细节,“材料方面,我们优先选择环保再生材料,比如外立面的光伏玻璃,不仅节能,还能减少碳排放;室内装修用的木材,全部来自FSC认证的可持续森林。”

她的介绍很流畅,从整体理念到细节参数,逻辑清晰,数据准确。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她的声音和鼠标点击的声音,几个高管偶尔点头,看起来对方案的理念很认可。

慕容雪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主位的慕云。他依旧保持着双手交叉的姿势,眼神落在屏幕上,看不出情绪。直到她讲到中庭的“空中森林”设计时,他才终于有了动作——指尖轻轻敲了敲会议桌,发出“笃、笃”的轻响,节奏缓慢,却像敲在慕容雪的心上。

“人文关怀方面,我们在每层都设置了母婴室、冥想室和健身区,考虑到员工的不同需求。”慕容雪收回目光,继续介绍,“大楼的西侧还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屋顶花园,种着本地的花卉和果树,员工可以在午休时上去晒太阳、赏花,甚至参与种植……”

“慕容设计师。”

慕云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话。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慕容雪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过身看着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慕总,您有什么问题吗?”

慕云抬起头,目光再次与她相撞。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像手术刀一样,仿佛要穿透她刻意维持的镇定:“你的理念很好,很理想化。”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肯定,但他接下来的话,却瞬间让会议室的气氛降到了冰点:“但落地性需要重做。”

慕容雪的瞳孔微微收缩,握着鼠标的手紧了紧:“慕总,您的意思是……”

“我有三个问题。”慕云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直接抛出了问题,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第一,中庭的‘空中森林’,你刚才提到用了大跨度钢桁架结构,请问钢桁架的节点设计采用的是哪种形式?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强台风,节点的抗剪强度能否达标?你提供的参数里,只写了整体承重,没有节点的详细受力分析——这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你没考虑到?”

第一个问题就直击要害。慕容雪愣了一下,立刻回答:“我们采用的是螺栓球节点,抗剪强度按照国家一级标准设计,极端天气下的受力分析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计算,只是还没来得及放进本次的方案册,后续会补充……”

“没放进方案册,就是准备不充分。”慕云打断她,语气没有丝毫缓和,“启动会需要的是完整的落地方案,不是‘后续补充’的半成品。”

慕容雪的脸颊微微发烫,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委屈。她和团队明明做了受力分析,只是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整理进方案册,他却直接否定了她们的准备工作。但她没有反驳,只是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后续会尽快补充完整。”

“第二个问题。”慕云继续说,目光落在屏幕上的光伏玻璃效果图上,“外立面的光伏玻璃,你说能发电和透光,但你有没有算过成本?这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