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入局》

30. 乱象

青竹带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静室前。荣安侯夫人终是觉得不妥,皱了皱眉,凑上前来。

“娘娘,请了皇上和皇后,这事情怕是要闹大了……沈大姑娘毕竟是皇上钦点的瑾王妃,瑾王那边……”

“闹大?”宋舒妍冷笑一声,“侯夫人是觉得,这事还能瞒住?宣王殿下乃是我北襄唯一的嫡子,而这沈大姑娘,又是御赐的瑾王妃。如今在天穹阁出了这桩事,在场有多少双眼睛看着,就算今日将此事压了下去,可这来日的流言蜚语,又岂是你我可以控制的?”

“是。”她尴尬地笑了笑,重新退了回去。

“皇上和皇后到了吗?”她冷声开口。

负责通知的宫女不敢耽搁,连忙开口,“回贵妃娘娘,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再过一刻钟估摸着皇上和皇后娘娘就该到了。”

“嗯。”她淡淡应了声,“下去吧。”

“贵妃娘娘。”姜太夫人扶着侍女的手,缓缓上前,适时出声道:“老身瞧着,这事怕是有蹊跷。我沈家姑娘,虽自小不在南诏长大,可也是知廉耻,懂分寸的好姑娘。更何况宣王殿下一向贤良方正,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听见这话,宋舒妍抬眼,似笑非笑地看向她,唇边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姜太夫人的意思是说,青竹看错了?”

“老身不是这个意思。”她顿了顿,骤然沉下了脸,“许是两人只是碰巧遇见,若是娘娘实在放心不下,老身毕竟是沈丫头的祖母,不如先进去瞧瞧,别是里头出了什么意外,倒让外头的人瞎猜。”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姜太夫人这般着急,分明就是揣着私心,想为里头的沈大姑娘遮掩一二。若是沈诗菀真与外男有了瓜葛,传出去便是毁了一辈子,连带着沈家名声也会受牵连。

她这做祖母的,抢先进去,总能寻些由头遮掩过去。

姜太夫人冷哼一声,“娘娘身份尊贵,何必沾染这些俗事?老身先进去瞧瞧,若是真有什么不妥,再回禀娘娘便是,何必这般迫不及待?”

“姑祖母说的是。”一旁的姜云昭翻了个白眼,“宋家人向来喜欢捉奸,这可是南诏人人都知晓的事。贵妃娘娘这般着急,莫不是心里有鬼?”

的确,若是提到捉奸一词,可宋舒韫可并不陌生。

宋家势大,宋翳年轻时便总喜欢去外头沾花惹草,即使是成婚之后依然如此。

宋舒妍的母亲,是海州殷氏嫡次女,殷明漪。殷氏一族虽算不上簪缨世家,却在东南沿海盘踞了数百年。

殷家祖上原是前朝钦天监监正,后避战乱迁至海州,族中虽少有人入仕,却与沿海督抚,蕃商,乃至江湖医派都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

宋翳年轻时下江南,好巧不巧,与出门采购的殷明漪碰上。

她生得极白,是那种长年养在深闺,少见日头的暖玉色,连鬓边碎发都透着一层柔光,唇角处浅浅的梨涡,更为她添了几分温软。

宋翳看呆了。

只一眼,便倾心于她,接着对她开启了猛烈的追求。

开始,殷明漪是不答应的,毕竟殷家家风严谨,决不允许家中女儿私会外男。可宋翳常年混迹在风花雪月中,甜言蜜语一套接着一套,她又何时见过这样的少年郎?在他不断的软磨硬泡之下,终是答应了他的求娶。

原以为,这会是幸福的开始。

好景不长,成婚仅仅半年不到,宋翳的本性便逐渐暴露,他渐渐不再回府,成日流连于花朝楼中,殷明漪不知捉了多少次奸,却只得来了府中姨娘越来越多的结果。

在宋舒妍的记忆里,最多的便是阿娘一个人坐在窗前,静静望着院中的槐树的方向。

暮春的风卷着暖意掠过老槐树,细碎的槐花便簌簌落了下,空气里满是甜津津的香。

但她却只能感到苦涩。

她知道,母亲的目光从没有落在槐树上,而是落在槐树背后的院门上。

那是阿爹回家的方向。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在阿娘生完妹妹后,终于撑不住,倒下了。

这一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想到这,宋舒韫攥着帕子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天边是朦朦胧胧的白,倒衬得她眼底那点冷意愈发清冽。

宋翳向来如此,无论什么事都喜欢给自己留条退路。若论才学,她家云儿可不逊色于那谢慕安半分,她前前后后不知给宋翳递了多少信件,可他却总对她有几分保留。

她知道,他是怕站错了人。

他对自己的亲外孙防范至此,不就是觉得她家云儿是庶子,成不了大气候,不肯押下全部赌注吗?

她实在是不明白,分明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他就是不肯对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多一点信任。

对母亲是这样,如今对她,对她的儿子也同样如此。

“放肆!”她脸色铁青,怒目圆睁,“姜二夫人,这便是你们姜家的家教吗?”

“本来就是事实,生什么气,还不能让人说了?”姜云昭小声嘀咕着,后退了几步。

“娘娘喜怒。”姜二夫人赔笑着,“这姑娘平日里被老夫人和臣服惯坏了,说话没轻没重的,冲撞了娘娘,还请娘娘莫要与她一般见识。”

说罢,她狠狠瞪了姜云昭一眼,压低声音道:“说什么呢阿昭,还不赶紧给贵妃娘娘认错?”

姜云昭被自家母亲瞪得不敢说话,只得往姜太夫人身后缩了缩。

“我又没说错……姑祖母……”

“好了,侄媳妇你别动气,云昭年纪轻,心直口快罢了,况且我这弟弟就这一个宝贝孙女,自小护着宠着,难免少了些规矩。”她抬手,拍了拍姜云昭的肩,脸色难得缓和了些,“昭昭莫怕,姑祖母在,绝不让你受一点委屈。”

“你们……”青竹气不过,刚想开口斥责,却被宋舒妍一把拉了回来。

都说姜家与宋家势同水火,但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宿敌。

若说在这北襄,宋家势力盘根错节,压的小族喘不过气来,那么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便只有姜家。

姜宋两家原本都是开国重臣,深得帝心,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帝王,两家的为臣理念也渐渐背道而驰。

姜家世代忠良,向来以护国安邦为己任,多次出生入死,为北襄打下江山后,便主动将家族半数子弟派往边关,风餐露宿,只为守得百姓安宁,深得民心。

反观宋家,却是另一番光景,仗着祖上留下的根基,在国境内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几代人结党营私,怕是早已忘了“忠君爱民”这几个字。

即使两家势力有所冲突,可前几年在表面上也还算过得去,直到三年前那场漕运案,才算彻底撕破了脸皮。

那年八月,江南暴雨,漕粮运输受阻,数十万灾民饿死街头。朝廷急调宋家督办此事,可这宋家主事人竟借着赈灾之名,暗中克扣粮款,将发霉的陈粮混入赈灾粮中,转手又将好粮高价倒卖,赚得盆满钵满。灾民们身子本就弱,如今吃了发霉的陈粮染了疫病,死者不计其数。

消息传回南诏,举国哗然。当时镇守边疆的姜老将军闻讯,连夜上书弹劾,字字泣血,恳请陛下彻查。

听了消息,宋家立刻慌了手脚,情急之下,竟买通了刺客在姜老将军回城述职路上设伏。姜老将军归心似箭,身边只带了七八名亲信,可刺客人数众多,个个手持利刃,招招狠辣。几人寡不敌众,竟硬生生叫亲信尽损,老将军也只是堪堪死里逃生。

姜家悲愤交加,誓要为老将军讨回公道,姜家族人尽数出动,跪在养心殿外三天三夜,硬生生逼着陛下下令重审。

宋家虽然靠着多年势力逃过一劫,可也算是和姜家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姜家对皇帝的不作为心灰意冷,决心明哲保身,立誓世代镇守边疆,不再过问朝廷之事。

宋舒妍眉目阴沉,死死盯着面前的姜太夫人。

这般挑衅,她何尝不想将姜云昭拖出去狠狠教训一顿?可当年漕运案过后,宋家的势力便大打折扣,从前与姜家还能分庭抗礼,如今却已略微落了下风。不仅朝堂上被姜家旧部处处掣肘,暗中经营的产业也被夺了不少。

可以说,如今的宋家和姜家对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胜算。若此刻与宋家闹得太僵,万一姜家借着今日之事再翻旧账,宋家怕是招架不住。

她强压下心底的怒意,重新挂起那副温婉的笑。

“太夫人说的是,云昭姑娘还小,小孩子说的话,只当玩笑听听罢了,不必往心底去。太夫人既觉得今天这事是个误会,那便先进去瞧瞧吧。”

姜太夫人何等精明?活了这么多年,她早就看穿了宋舒妍那些弯弯绕绕,她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嘲讽,淡淡开口,“贵妃娘娘放心,老身这就让人去搜,就不劳烦娘娘亲自动手了。”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