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若嘉》
后日后便是杜老太太的寿辰了,天才刚蒙蒙亮,兰惠居便忙碌起来。
段氏坐在梳妆台前,正翻看着给老太太准备的寿礼单子,袁妈妈进来了,“夫人,大夫人身边的丘妈妈来了。”
“丘妈妈怎么来了?快叫她进来。”段氏有些惊讶,丘妈妈是大嫂身边的嬷嬷,和袁妈妈一样,掌管着正房的庶务。
如今老太太寿辰在即,她应该更是忙的脚不沾地才是,这会子怎么来了。
段氏猜测的功夫,丘妈妈跟在袁妈妈身后进来了。
她笑盈盈的福礼,脸上热络,说话也利落,“给二夫人请安,我们夫人让奴才跑一趟,是有桩事想求二夫人帮衬。”
“丘妈妈这话就见外了。”段氏让丫头搬了个圆凳,“坐下说,大嫂何事?”
丘妈妈谢了坐,这才笑道,“不瞒二夫人,上月您给老太太送的软玉团,老太太很喜欢,念叨过几次。我们夫人想着,寿宴上若是添上这样一道甜汤,既合了老太太的口味,又显了两房的情谊,只是小厨房试了两回,总做不出那股绵密劲儿...”
说到这里,丘妈妈又欠了欠身,“府里事多,大夫人实在是走不开,特意让奴才来问问,能否请做这道菜的厨娘明日过府露个手,教教下头的厨子。”
段氏经丘妈妈提醒,也想起来了,上月是让人送过甜汤,这丘妈妈说的软玉团是嘉姐儿闲着无事琢磨出来的。
这馋嘴的小丫头,嫌弃栗子糕之类的糕点噎人,那些甜汤吧汤汤水水又没嚼头,缠着小厨房的姜妈妈弄出来的小圆子甜汤。
做出来以后得意的不行,给各个房里都送了一份,就连一向不爱甜食的杜志涛也对女儿的巧思赞不绝口,大笔一挥给起了个软玉团的名字。
这软玉团做法倒也简单,把新收的栗子煮软了去壳,同泡发的银耳一块捣碎,又加了些糯米粉和少量的杏仁粉,搓成龙眼核一般大小的小团子。
再用去核的红枣水加杏仁露做汤底,煮出来团子带着些松松软软的口感,既有栗子的粉糯香甜,又带着些杏仁的香气,比传统甜汤更多了几分层次感。
段氏当时尝着觉得新鲜,月前请安的时候给老太太送了一份,没想到意外的招老太太的欢喜。
想到这里,段氏忍不住笑了,放下手头的单子看向丘妈妈,“这有何难的,还值得丘妈妈亲自跑一趟,我看也别明日了,让姜妈妈一会儿便过去。”说着就叫丫头去叫姜妈妈去了。
丘妈妈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热络了,若是能够早些过府,出岔子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奴才多谢夫人体恤,大夫人本不想添乱的,可府里的厨子实在不中用。”
“都是为了老太太高兴,说什么添不添乱的。”段氏打断了丘妈妈的话,转移了话题,“大嫂这几日怕是没合眼吧?席面单子都订好了吗?”
丘妈妈笑着点头,“定了定了,就是老太太念叨着孩子们,就想见见少爷姑娘们呢。”
提到孩子们,段氏眼里笑意更深了,“煜哥儿鸿哥儿告了假,午后便能归家了,明儿一早准去给老太太磕头。”
又闲话了几句,丘妈妈就要起身告辞,府里头事情多,她不好在外头耽搁太久。
丘妈妈走后,段氏像是想起什么,连忙吩咐丫头,“去把库房里的那几坛桂花酿拿来,差人送到西府,给大夫人添个彩头。”说完又吩咐秋霞去把姑娘们请过来。
西府老太太的寿辰可是大事,家塾为此放了好几日的假,难得放假,杜若嘉还挺高兴的,这古代女子的课业着实不少。
上午要上学堂,下午琴棋书画不必提了,针黹女红更是躲不掉的,好在她本来就爱摆弄些动手的活计,在现代时什么木雕、标本制作、3d打印之类的没玩够,如今穿针引线的也算新鲜。
等她梳妆完到正厅的时候,绣娘丫头们站了一堆,姐姐们也早就到了,正拿着衣裳比划着。
“嘉嘉快来,瞧瞧这件。”段氏笑着朝杜若嘉招手,从绣娘手里拿过件桃红色白色滚边绣广玉兰的袄裙,捏着领子往她身上比,“你皮肤白,穿这颜色衬的像花儿一样,老太太见了保准乐。”
杜若妍看着不太满意,挑了件水绿底绣银线蝴蝶花纹的袄裙凑过来,不由分说就往妹妹怀里塞,“母亲挑的这色也太艳了,还是我这件好,穿了像春日里刚抽条的柳芽,看着就嫩生生的。”
杜若溪没凑热闹,只站在边上捂着嘴偷笑。
杜若嘉是躲不开了,只能站在原地任由娘俩摆弄,笑的眼角弯弯的,“都好,三姐姐和母亲选的都好。”
她对衣服没什么挑剔的,左右不过是件衣裳而已,倒是这股热热闹闹的劲儿,让她觉得有趣多了。
杜若妍替妹妹选完衣衫又歪到了段氏怀里,“母亲,大姐姐何时归家?”
已经出嫁的大姑娘杜若婉昨日就派人传了话,说是这两日回府,到底是哪一日还没定下,还要看夫君班文彬的行程安排。
杜若妍上次见到大姐还是在城西岳家的赏花宴上,姐妹俩也就匆匆说了几句话,这又要见到大姐了,她自是高兴的。
她是高兴了,可段氏看她这没骨头的样儿就拧眉,横了她一眼,但想着姐妹俩有日子没见了硬生生忍了没有说教,“你姐姐来信说是明日,须先去西府给老太太请安才回府。”
说起东西为何分了二府,还得从七年前说起。
杜老太太纪怀萍共育有二子一女,彼时长房嫡子杜志辉任御史台左都御史,掌十三道监察御史,专司监察百官,弹劾贪腐。
嫡次子,也就是杜若嘉的父亲杜志涛,七年前擢升吏部侍郎,掌管官员的考核、升迁、任免。
兄弟俩一个掌监察,一个掌铨选,本就处于朝堂制衡链的两端,若还同住一宅,难免被政敌或同僚质疑。
老太爷杜启祥也是个人物,他为了避免同宅住着惹来结党的闲话,干脆以二子分属吏部、御史台,同宅恐碍公务为由,让杜志涛这一支搬到了同街的东头,虽分家但未离族,血脉里的亲近还是一样的浓。
虽说杜志辉、杜志涛兄弟二人对老太爷的决定都心照不宣的应了,可老太太纪氏担心段氏会心有芥蒂,因此特意将当时才只有八岁的杜若婉留在身边亲自教养了几年,直到及笄后才回的东府。
不说礼法,就单论祖孙两个之间浓厚的感情,杜若婉归宁也是要先行前往西府,这没什么好指摘的。
果然杜若妍一听姐姐要先拜见祖母才回府的时候,也没再追问了,转头又拉着杜若溪的胳膊笑,“算了算了,先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