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明第一书商》

2. 第 2 章

一老一不少两个女人面面相觑,显然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这个消息,沉默半晌才缓缓地转过脸来看着晏宜。

“简直是胡闹!”姚老太太首先回过神来,一改方才的慈爱神态,狠狠地在晏宜盖着被子的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你和凤哥儿打娘胎里定下的婚事,这会儿说不嫁他了,哪户好人家敢娶你?”

哎唷,那岂不是正中她下怀?

晏宜差点喜形于色,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只是可怜巴巴地盯着姚老太太,声音怯怯的:“孙女儿也知道如此坏了家里的名声,可梦里菩萨说的话言犹在耳,孙女儿实在不敢不信……要不就叫孙女儿退婚之后剃了头发做姑子去吧!”

“哎呦呦,我的三姑娘,你说些好话罢了!”姚老太太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嘴巴。

倒是晏宜的继母张氏对神佛之事一向深信不疑,闻言也犹疑了起来:“菩萨不会无故降下这样的晓谕,不然找个尼姑来家里看看?”

姚老太太最讨厌这些三姑六婆[注1],哼了一声:“看什么?有什么可看的?早定下的姻缘,那都是命里牵着的红绳,他们这起子出家人,自个儿六亲不认,算什么别人的姻缘?”

晏宜:说得好有道理哦。

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以前去寺庙求桃花的行为简直堪称弱智……

一计不成,晏宜又生一计,眼珠子一转,谎话张口就来:“可是……可是……菩萨还说,祖母前世积了九百九十九年的功德,今生得作老封君,坐享世间女子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孙女儿原是路边的一朵小花,风吹日晒雨淋,是祖母将孙女儿养在净瓶中。孙女儿这辈子托生就是来报答祖母的!一刻也离不得祖母!”

原谅这么肉麻的话她张口就来,明代传奇小说她看得太多,简直会背了……

姚老太太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双浑浊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就在晏宜以为这回有戏时,姚老太太却伸出戴满扳指的手,轻轻地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你这丫头,惯会哄人。若真是如此,你顺顺当当地嫁到萧家,便是对祖母最好的报答了。”

这下晏宜是真郁闷了——这老太太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许是看出她心中所想,姚老太太呵呵一笑,却不点破,而是转过头让婢女把在小灶上热好的燕窝端到晏宜跟前,慈爱地道:“专程给你留下的,旁的可都吃不着。”

姚家是大灶,两房上百个人都吃一个大厨房做出来的饭,但作为姚家地位最尊崇的老封君,姚老太太有自己的小厨房。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必须先给她,再由她决定赏给哪个儿孙或者下人。

晏宜一边往嘴巴里扒拉燕窝粥忍不住感叹,难怪说封建孝道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只不过想想这个熬成婆的几率,还是算了吧。

见她吃得香甜,姚老太太皱着的脸才展开了,她的语气循循善诱的,像是在哄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三丫头,你听祖母和你说,这女人啊有两条命。第一条命是你自己投胎的命,第二条命呢,就是——”

“穿越。”晏宜火速接话。

“什么?”姚老太太不明所以。

晏宜摆摆手,心虚不已,“没什么,没什么。您接着说啊。”

姚老太太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不许她再插话了,转头接着道:“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嫁个好男人。房子地基不夯实了,在上边建再恢宏华美的屋宇,不也是一朝坍塌的结果?这男人和女人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就是有咏絮之才,陶朱之术,嫁了个扶不起来的丈夫又能如何?”

“萧家大哥儿这个孩子呀,是祖母看着长大的,人品好,模样俊,读书也上进,不像你哥哥,到现在二十来岁的人了,还是个监生。你嫁给他呢,这辈子就算有靠了。日后他是七品官儿,你就是七品孺人,他是六品官儿,你就是六品安人。若他能青云直上,做到大学士这样的官儿,你就是一品夫人。”

额……那她要是死在前头了,岂不是只能做死人?

晏宜不敢再在姚老太太面前煞风景,只好把这话咽进了肚子里。

没想到老太太自以为戳中了要害,洋洋得意地乘胜追击了起来:“还不止呢,你年纪轻不经事,不知道轻重就随意说出要剪了头发去当姑子这样的话。且不说青灯古佛如何孤苦,百年之后谁来给你一碗香火饭吃?”

晏宜托着腮,偷偷叹气。

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父母。

晏宜前世的父母感情不佳,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又火速各自组建了新家庭,生了新小孩,把晏宜丢给外公外婆抚育。

结果等到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这对奇葩公婆又不知道从哪个旮沓冒了出来,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补偿”她。

但补偿的方式居然是等她结婚的时候再给她一笔嫁妆……

晏宜当时让他们直接把钱打给她就行了,不用那么多废话,可她奇葩的老爹老妈却表示要看到她结婚生孩子才能安心……

眼下晏宜觉得,为了所谓的“诰命”或者死后有人烧纸同萧凤翥成婚不亚于上辈子为了她爹妈给的十几万去结婚生子。

唯一的区别是:上辈子她能把奇葩爹妈拉黑,这辈子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动姚老太太……

临走前,老太太摸着她的小脸发话了:“待会儿我让丫鬟开库房拿几匹衣服料子出来给你挑,你做两身新衣裳,过两日和你娘一道去萧家给萧老太太祝寿,那可是你以后的婆祖母。”

晏宜:急,怎么样能让相亲对象看不上我?正常发挥行吗?

******

姚老太太和张氏走开后不久,又有人来看望晏宜。

这回是她的二堂姐姚妙仪,姚家大房的庶女。

大太太为人颇有手腕,大老爷几个生子的妾室都被她打发走了,把一对庶子女拿捏在自己手里。

姚家的女孩儿名字都是姚X仪的格式,大房的大姑娘叫姚维仪,晏宜的庶妹姚四姑娘则叫姚韶仪,不知道为什么姚三姑娘没有遵守这个格式。

这位姚二姑娘才貌平平,没什么特别的建树,但托明代文人笔记留存繁多的福,晏宜对她也有一鳞半爪的了解。

姚妙仪成年之后嫁给了自己亲姑姑的儿子,也是曲阜孔氏后裔,但夫妻感情极为糟糕。

据姚启元晚年自叙家事所说,这位孔家表弟不学无术,品格下流,还有闝阊赌博的恶习,自己的伯父,也就是姚妙仪的父亲好不容易疏通关系将他送入国子监读书,他却镇日流连京中烟花场所,最终被人揭发,逐出了国子监。

没想到这位孔家表弟不仅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姚妙仪稍有劝说,他就对其拳脚相向。

不仅如此,这位孔家表弟还有一个自幼一同长大的宠婢,性格柔媚,善于奉承,每每唆使夫主凌虐主母。

晏宜当时看得毛骨悚然,很是同情这种在婚姻不自由的封建时代所遇非人的弱女子。

眼下猛地见到了真人,忍了又忍才没抓着她的手臂大喊“你千万不要嫁给那个姓孔的王八蛋啊”。

“三妹妹可好些了?我拿了些秋梨枇杷膏来,最能止咳去燥,你就着温温的水服下去。你和大姐姐的感情一向最好,这回她出嫁,你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