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翡翠茱萸》

67.蝉声噪

自施济局开业接诊,君迁比以往更忙。平日仍在杭州药局处理医政,休日便要去凤凰山上轮班义诊,还要兼顾采买经营等杂务细活。虽有苏夔帮忙统筹,仍闲不得一刻。

梁恒见状,不禁为他鸣不平:“如今施济局也建了,你老人家大功告成,上头打算何日召你回京领赏?堂堂一个天子门生,难不成一直留在我们这小地方当个散仙?”

君迁淡淡道:“帝京有许多天子门生,并不缺我一个。况杭州水秀山青,我待着也惬意。”

梁恒笑道:“看你这般乐不思蜀,干脆写张辞呈,与你家卿卿娘子长居此间,做一对西湖上的鸳鸯得了!”

君迁微微一哂,仍埋首写着药方,笔触不由轻柔了许多。

施济局开业近半月了。梅雨已过,暑意日盛,满山皆是响亮的蝉鸣。百姓们晓得万松岭上的旧药王庙成了个免费看病的宝地,口口相传,每日前来求诊的人络绎不绝。周遭一些无良医馆被抢了生意,眼红得不行,又忌惮有苏通判坐镇,不敢明面破坏,遂四处散播些“天下无白食”之类的诽言。

去施济局求诊的皆是贫苦百姓,谢恩还来不及,自不当他回事。在此义诊的医士又个个仁心仁术,时常教授大家一些医药常识,传播广了,连有财力的人家都知道了民间医馆常用的骗术,渐渐有了防备。那些医馆见断了财路,更是怀恨在心。略有人脉的,四处打探起施济局始作俑者的身份,设法钻营出些篓子来,好叫这自诩医仙的死对头倒霉。

正如夏日艳阳落在沟渠中的阴影,这些心思悄无声息地滋生着,自是不能被行走在大道上的人察觉的。

端午之后,金坠几乎日日都去施济局帮忙。杂活自不在话下,偶尔也给医士们打个下手。众人见她吃苦好学,便抽空教她些药理。女医们更是喜欢她,个个都抢着收她当徒儿。

金坠渐渐也会辨识起各类草药,人手不够时,主动到库房中帮着抓药。君迁不在的时候,她也风雨无阻。他来的时候,照旧先做好手头本分。二人各司其职,并不刻意来往,偶然眼神交汇,相视一笑。待忙完了,再一同散步下山,听着林间蝉歌,迎着金灿灿的夕阳回家去。

自从确知了彼此藏在面具后的心意,他们再不像往日那般纠葛,只感到由内而外的坦荡与释然。但能像这般平凡相伴,便是世上最富足的人,何必去争一朝一夕?

夏日渐长,蝉鸣渐响,转眼已是五月下旬。不知哪一日起,坊间凭空流传起一首童谣来——

“五月西湖上,荷花开正浓。花开能几日,却见摘莲蓬。贞心何所在,娘剥莲子中。落红松岭下,子规泣花容。”

施济局前每日都有医士们自制的祛暑本草冷饮发放,家住附近的孩童上山玩累了常会来畅饮一番。这首歌谣便蝉鸣似的传唱于此,起先只是几个人唱,后来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唱了,手里还挥舞着刚折的莲蓬。

金坠觉得好奇,便问他们是从何处听来的,却没人说得上来。她也没当回事,在吃饭时顺带同君迁提了一句,点评道:

“杭州当真是人杰地灵,连小孩子唱的曲儿都这般风雅呢。”

君迁莞尔:“是因入夏触景生情吧。”

金坠笑道:“入夏了,咱们荷塘里的莲蓬也该丰收了。一会儿去采些来吧,你不是早念着要收莲子入药么?”

君迁颔首一笑。吃过夕食,二人散着步来到后院荷塘畔。夏夜清朗,荷叶田田,蛙鸣声声。莲池边已有几枝莲蓬成熟了,在月光下翠绿欲滴,十分可爱。

金坠俯身折了下来,剥出一枚莲子,取出那小小的莲心递给君迁。他苦笑道:“你不怕苦死我?”

“良药苦口呀,你教我的!”金坠正色,“况且你沈神医遍尝百草,这点儿苦算得了什么?”

说罢,将那枚碧绿的莲子心送到他嘴边。待他乖乖咽下去,轻轻在他的唇上啜了一口,笑道:“不苦了吧?”勾得他上了头去亲近她,又笑着从他身边跑开,新剥开一枚莲子,照着那童谣浅唱道:

“贞心何所在?娘剥莲子中……”

在荷塘边漫步片刻,二人来到池畔凉亭休息。静静地凭栏望了会儿月,君迁忽敛容道:

“后日起我需出趟公差,会有几天不在家……”

金坠一怔:“你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君迁道:“湖州突发时疫,我需前去巡诊,若快的话五六日便能回来。”

“湖州倒也不远。”金坠松了口气,问道,“什么时疫?严重么?”

君迁摇摇头:“并非大疫,听说已遏制住了。湖州新任知州同苏通判是故交,对防治疫疾十分重视。苏通判向他引荐了我,我需去拜访一趟。”

“那就好。”金坠柔声道,“那你……你路上小心些。施济局我会日日去看着的,你放心。”

“多谢。我一到便给你写信。”君迁莞尔,“夜深了,回去吧。”

金坠踌躇一阵,故意凑近他,贴在他耳畔:“回哪里去?”

君迁似笑非笑,借月色深望着她的眼眸,幽声道:“哪里都好——还是你想再在这里看会儿月亮?”

金坠一怔,垂头把玩着手上的莲蓬:“那就再看会儿月亮吧……”

话音未落,他的吻已同天边的流银般落下来了,将她身上的每一寸都染上了月光的清润。于是他们当真在这“听雨亭”中看了一夜的风与月。拂晓时分,衣衫皆被露水湿透了。

又过一日,君迁便启程去了湖州。金坠一早将他送到钱塘门外,一番惜别,一路目送他远去,见他亦是几步一回头,心中又甜蜜又难过。

成亲以来,这还是他们首度分离,偏挑在这破镜重圆的时候,颇令人有些难熬。好在他去的时间不久,可以数着日子盼他回来。眼见自己竟成了闺怨诗中的主角,金坠不禁啼笑皆非,感叹造化不由人——谁能想象几个月前,她还要死要活地跑去出家呢?

隔壁罗盈袖得知君迁出公差去了,安慰她“小别胜新婚”。恐金坠独自一人寂寞,每日过来陪她,金坠便带她一道去施济局帮衬。盈袖从小娇生惯养,做不惯杂活,便主动帮着布置陈设,插花供果、熏香挂画,将个药王庙装点得光辉夺目,惹得前来看病的人们宾至如归,病痛都消了几分。

就这么过了三五日。一天金坠醒得早,便独自先到了施济局。时候尚早,医患们还未到来,施济局里只有个雇来看门跑腿的少年。金坠刚上山到了院门前,远见里面来了两个陌生男子,正围着那少年问话。看到她来,对视一眼便离去了。

金坠心中奇怪,问那看门的少年来者是谁,所问何事。那少年支支吾吾,只说他们是来找人的,大概是寻错地方了。金坠便也不再多问。

然而正是从那一日起,她察觉到周遭起了些变化。起初是她在街上遇到了在乔隽娘的绣坊做工时结识的几位贵妇人主顾,出于礼貌同她们打了招呼,对方却一改前态,视若无睹,背后窃窃私语。不久,就连施济局里的一些医士们似都背着她嚼起舌来。一见到她,立刻笑脸相迎,装作无事发生。

金坠疑窦丛生,便叫来盈袖打听。盈袖大大咧咧,并未觉出异样,只笑道:“没准他们是见你夫君迟迟不归,背后说闲话呢!这都快十日了,你家那位何时回来呀?”

金坠心生不详,连夜给君迁去了信,询问他一切是否安好。翌日一早,照常与盈袖同去施济局,未到门口便听见个熟悉的嗓音大喇喇道:

“……药王保佑,兄弟这回算是捡回一条命了!我要没听劝真去了那水毒瘴烈的地方,现在指不定已成了一员瘟神疫鬼哩!我阿叔都困在那儿回不来了,不知能不能挺过这一遭!”

金坠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憨头憨脑的青年,正是梁恒的那位友人王镇恶。他正杵在门边,手上揣着张纸,同几个相熟的医士聊得火热,没瞧见金坠和盈袖。

边上医士见到她们,忙用胳膊支了支王镇恶,面露窘色。那王镇恶回过头来,赶忙噤了声,毕恭毕敬地上前向她们唱喏。

盈袖同他很是熟悉,便问道:“今儿倒好,什么风把你王大将军吹来了?你们方才说什么呢,什么瘟神疫鬼?”

王镇恶脸上讪笑,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