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四十三章
对于常芳这样的苦力娃来说,下山,身上什么都没有背,只提了一个两斤左右的金蝉花,真的太轻松了,常芳一路飞了下来,中途,停下来的时候,她还捡了几个青头菌。
今年的菌菇好像比往年要迟很多,以前这个月份就没了。
远远地,她看到妹妹在招手,原来欢欢一直在等她下来,一看到姐姐,立马招手。
“姐姐!你快点来!婆婆说要给我们煮甜酒鸡蛋吃!”
同林镇把醪糟叫甜酒,今年老两口的糯米收成很好,这段时间,老太太看到云松三个人上上下下的,又累又饿,但又没有时间吃点东西。
她便想起来了做点甜酒,她男人去镇上买了甜酒曲,她在家里煮了糯米饭,晾凉后,加入了新买回来的甜酒曲,一大洋瓷盆,上面盖了一块纱布,放在了柜子里。
现在差不多好了。本来只打算给云松,全世界的人,老两口就只看云松顺眼,自然有好东西也就只想给她一些。
但今天听这个小丫头说话,她说了很多家里的事情,可怜得很,而且小姑娘对自己和自己姐姐的可怜一无所知,仿佛一切都是正常的。
老太太心里头还是有些心疼人。
于是,常芳下来,得到了一碗甜酒酿蛋。
两个鸡蛋卧在中间,甜酒又甜又香。
“吃吧。”老太太说道。
“这……这怎么好意思啊。”常芳心里头咽了咽口水,可她现在自我定位是大人,于是她说道:“我们两姐妹总是给你添麻烦,没给您拿点东西不说,怎么好还让您给我们做吃的。”
老太太扭过头,板着脸,道:“……最烦你们话一大套一大套的。麻烦得很。”
常芳第一次见面就发现这老太太脾气不好,现在人家这样说话,她也不介意,反而嘿嘿一笑,说道:“我刚做大人,我也觉得这样麻烦,但我看其他大人都这样。”
老太太对于这个年轻女娃的反应倒是有几分惊讶,说实话,这个姑娘那个所谓的命格,她没当一回事,哪有一个出生日期就决定了一辈子的,但此时此刻,这姑娘的反应,让她觉得,这娃儿是个干大事的。
常芳已经开始吃了起来,她一边吃一边想着刚才和老太太的对话。
她一吃完就忍不住问老太太:“婆婆,我刚做大人,我现在学的是我姨妈,我三姑的,我感觉能用,但不多,婆婆,你能不能教教我?”
诶?诶?
老太太转过头,这姑娘是真的好奇,真的想学学为人处事。
老太太虽说不爱和人交流,可她心里头也有无数生活经验,有着很多对生活的思考,随着年纪的增加,她的这些经验只能烂在她肚子里。
现在,常芳大大方方地问她。
她心里头哪里憋的住,把自己最看不惯一些同林镇人的行为说了出来:“也没有其他的,你别学那些小里小气的人,做点事扭扭捏捏的,你做事要大气些,想要什么,自己要去拿,不要这不好意思,那不好意思。别人给,你就拿着,大大方方地说个谢谢,别一个劲地推辞,就比如说刚才,最后还搞得我逼着你吃似的,这反而让人不高兴了。”
常芳以前被教的不是这样,以前都是说别人给你,你就拿着,那是没有礼貌,可是现在她听老太太这样说,她觉得很有道理,便认真地点头。
她对老婆婆有种很特别的情感,哪怕一开始是吵架,可这不一样,和过去所有的关系都不一样。
她过去所有的关系实际上都建立在她是她父母的女儿上,不是她这个人。
大姨二姨收留她,对她好,并不是因为她这个人,而是她们要帮她们的妹妹处理这个麻烦。
但这个婆婆不是。警察同志也不是。
刚婆婆说了,想要什么就得说,于是常芳继续问了一些问题。
她们在这里聊了两个多小时,云松带着唐朝和佟锦也下来了,云松面上没有多少愁,实际上心里焦虑。
这一次上去,无非就是宣传上户口的事情。
因为她们现在在查这个事情,村子里很多人把自己超生的孩子连夜送去了亲戚家,然后直接否认还有超生娃的事情。
其实这事特别好查,因为村子里的所有孩子,无论上不上户口,都得打预防针,那里有记录。
但云松三个人商量过后,还是决定不用这种方式。
国家政策在打疫苗上没有限制户口,就是希望惠及每一个儿童,她们要是用这个查,肯定会对后面超生的孩子造成影响。
于是,这就需要三个人拿不出铁证的情况下去说服人家。
如果说廖家的高压锅案子,让她感受了一把同林镇人的说话的艺术,那这一次,云松算是体会到了同林镇人阴阳怪气起来有多让人心梗。
超生,要求她们给超生的孩子上户口,而上户口,就得交罚款,几乎人人都在说这个问题。
“我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啊!你们这不是不给我们活路吗?”
于是,警察们开始科普上户口对孩子的重要性,有了户口,娃儿才能享受到教育资源,有消息说,九年义务教育可能也不远了,到时候初中不交学费也能读。
“屋头娃儿没得那个命哦。”
最气人的不是这个,最气人的是,云松三个人稍微查一下就能发现,家里无论是第几个孩子是儿子,只要是儿子,就有钱交罚款了,女儿就没钱交。
云松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心里默念一万遍自己是警察,不要带私人情绪,可看着这样的事情,人也是真的很难受。
个人情绪问题,不只是警察有,村里人也有。
“我就晓得,我们这个卡卡国国,还来几个警察,肯定不是啥好事,搞半天是来要钱的了。”不是指责的语气,而是那种自己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的语气。
云松:“……我们是来履行我们作为警察的职责,你们没必要这样说。”
“你们这么积极,肯定还要分钱吧?”人家暗戳戳地来了一句。
啊!人生至暗时刻。三个人都心梗了。
好在对方也只是发泄情绪,多的还是没有。
她们回到猫头山的时候,看到的是欢欢,她这样的孩子,命运几乎是大人决定,她们作为警察,哪里能看着不管?
云松心里多少憋屈都没了,她们这一时的憋屈,给这些半大的孩子换一点新的可能。
稳赚。
但她们的力量的确太小了,云松把之前计划的流动法院的事情说了一下。
佟锦立马同意,说道:“是时候让法院那边的同志也来感受一下了。”
唐朝也点头:“回去咱们就写报告。”
公检法,有苦,大家一起吃。
这事也还是有个方向,目标就是上户口。
但三个人心里看着前面跑得飞快的常芳,心里不免有些难受。
妹妹欢欢还好,对于欢欢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只要云松她们想点办法,总归她能够过上和其他孩子差不多的童年。
常芳怎么办?
她十七岁了,小学没有读完,没有户口,就算是上了户口,她再回去读小学,对她自己来说,也同样很困难。
常芳自己似乎没有想那么多。
她乐呵呵地回了镇上,她回到了镇上后,就把欢欢拜托给了云松。
“警察同志,我去一趟药铺,我妹妹放您这里一下,我一会儿就回来。”
云松道:“我陪你一起去药铺。”云松考虑到镇上的药铺未必会收金蝉花这种特别的中药材,也担心镇上药铺会看常芳年纪小,占她便宜。
常芳摆了摆手,道:“我知道药铺在哪儿。”
她明确地划分了界线,飞快地跑了。
药铺就在老街上,名字叫杏林阁,里面有一个老中医,还有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抓药。
“同志,你们收这个吗?”常芳走了进去,把自己这一袋子药材放了下来。
那妇女先是被同志这个称呼吸引了,进而看到了里面的蝉蜕?
不像啊。
“这是金蝉花,你们收金蝉花吗?”
旁边原本在打瞌睡的老中医听到这些话,走了过来,笑道:“你还知道金蝉花啊?”
“那你们要不要吗?你们要是不要的话,我就让警察同志带去城里卖。”
“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着急,我先看看品质了。”
“你先看看。”
老中医在看她的金蝉花,常芳那双眼睛也没有停下来,她在看他们柜子上的那些药材。
诶?
好多都是她认识的耶。
“那个艾草好多钱一斤呢?”
“这个丫头,金蝉花还没弄清楚,就又要弄艾草了,艾草就便宜哦,几毛钱一斤。”那中年大婶笑道。
常芳哦了一声,她们老家倒是没有人弄这些,这就叫不务正业,田里的,地里的,才叫正事。
常芳心里头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便又说道:“你们一般有送来都收吗?”
“你还有不少吗?”
“我就问问。”
“咱们药铺收不了那么多,一般缺了才收一些。”
而这个时候老中医也看得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