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第80章

他话音落,御书房中静了下来。

顾宁熙没接话,只仰着一双清亮明润的眸望他,模样倔强又惹人怜。

“起来。”

陆憬脸虽还冷着,手却已经伸了出去。

顾宁熙将手藏于袖中,依旧没动。

陆憬道:“……答应你。”

御书房外,孙敬听着里间和缓下来的动静,悬到此刻的心总归放下。

这陛下与顾大人闹起龃龉来,吵得整个御前都天翻地覆的。

孙敬一面松口气,一面命人传话去膳房。他估摸着陛下今日要留顾大人在宫中用午膳,让人早早预备一些顾大人喜欢的吃食。

阳光灿烂,斜斜映入御书房东间。顾宁熙与陆憬同坐于明窗下,抬眸时能望见多宝架上琳琅珍奇的摆件。

晨起的政务陆憬都挪到了午后,二人安静相望了一会儿,顾宁熙先问自己心中的疑虑:“陛下是如何知晓的?”

她两世都困惑于此,觉得这一回应当不一样。

陆憬只道:“你那位表兄告诉朕的。”

“不可能啊。”

“就这么信任他?”

顾宁熙当然相信表兄的为人:“况且我们两家是姻亲,他捅出我的身份对他能有何益处?”

“所以你就放心将这个秘密交给他保守?”

“不是我,”提起此事顾宁熙也无奈,“是我母亲告诉他的。母亲事先都没同我商量过。”

一字一句落入耳中,陆憬原本想要说的话语悉数忘却。

就好似一阵清风吹散晨雾,有金光映入山林,穿过逼仄通幽的小径,直叫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陆憬又确认了一遍:“不是你亲口说的?”

顾宁熙后知后觉,他似乎格外在意此事。

她想起自己的梦境里,他也是这般质问她:“孟铭轩,他是否早就知道你的身份?”

言语中透出的怒意,远胜于先前提到的欺君之罪。

梦里他好像并不如何在意党争中她的站队,反而更计较这等细枝末节。

顾宁熙偏了偏头,倏尔福至心灵。

她道:“那陛下可知晓,为何我母亲要单独告诉表兄?”

陆憬仍沉浸在误会释清的欣喜中,闻言下意识开口:“为何?”

他的声音中犹含了三分轻松与喜悦。

“因为母亲想把我许配给表兄啊。”顾宁熙神色一派无辜,“母亲看中表兄的心性人品,孟家家世又清白,她想让两家亲上加亲。”

“她又怕表兄误会,从一开始就断了可知,故而早早告知了他。”

天差地别的境遇,陆憬默默敛了所有笑意。

顾宁熙面上笑容却越发明媚,还藏了三分狡黠。

多年的青梅竹马,陆憬当然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了解她的性子。

元乐既然能这般坦坦荡荡说出来,陆憬道:“你对他无意,是不是?

“此乃臣的私事,顾宁熙施施然捧了茶盏,“陛下为何要有此问?

二人的目光正正对上,有些答案纵然已心照不宣,但还远远不够。

陆憬望面前人灵动如玉的面庞,心从未像此时此刻跳得这般快过。

不远处的多宝架上,独自占了一格的冲锋陷阵的昭王殿下恨不得将手中木剑照着人脑袋劈下。

再说不清楚话,他什么时候才能顺利找到伴?

而一旁,另一对小木人一站一坐,一动一静,一弯弓搭箭,一低眸读书,分外相称。

陆憬道:“我才与你更般配,对不对?

……

日光盛然,在宫中用了午膳,回到宣平侯府的顾宁熙卸下了所有心事。

她的头沾上软枕,只想从午后睡到黄昏,方能弥补这段日子的忧思难眠。

偏偏她才换了寝衣,吏部的调任文书便到了。

自然不是将她外放,她仍旧保留了五品工部郎中的官职,另兼正六品中书舍人,替代了从前的太子中允一职。

明面上中书舍人不过正六品,但中书舍人随侍御前,任起草诏令之职,掌奏案分理之务,是当之无愧的天子亲信。

按制中书舍人一共有四人,此番帝王将其扩充至六人。除了顾宁熙外,另有一名户部的官员入选,是晚她一年登科的进士,姓邱。

坐到了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只要不参与什么谋逆大案,明明白白预示着将得帝王重用。

顾宁熙看那落款,并非今日所书。而是早在她自请外放前,便已经有了这道调令。

消息很快在宣平府中传开,自从新帝登基,侯府在朝中的地位大不如前,许多事都知道得比别家府邸慢些。新一辈出仕的顾家子侄中,本也就数顾宁熙科举功名最俏,官阶最高。

骤然领了这样一道旨意,宣平侯思量许久,只觉帝心难测。

他自然想问问顾宁熙,却要先斟酌清楚言辞。

孟夫人倒没有这等顾虑,她不懂朝政,只从侯爷的言行中判断出熙儿又升官了。

“怎么会如此?那你的婚事岂不是又要耽搁了?

“嗯,孩儿还不想嫁人。顾宁熙一五一十道,“我去向陛下陈情,他念了我们多年情谊,给了我这个机会。

“这……孟夫人被这变故震得难以回神。

顾宁熙低了头,纵然答应与他相处,不过他们之间的事她还不准备告诉母亲。

“皇命不可违。

孟夫人无可奈何,希望落空。虽说不敢,但在心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底还是忍不住悄悄埋怨了那位九五至尊两句。

侯府好不容易要准备给熙儿议亲,要不是陛下,她的女儿就可以成婚了。

松墨院中,相较于宣平侯的诸多揣测,顾老侯爷则淡然许多。

生杀予夺皆是天恩,无论如何就这桩事而言,竟是陛下先妥协。

成婚之事暂且搁置,顾老侯爷吩咐择日摆了家宴,为顾宁熙庆贺一番。

总归是侯府的一桩喜事,一扫这段日子以来顾氏一门的颓风。

春夜和暖,明日要先回工部,顾宁熙早早上榻安置。

本以为能很快入睡,然闭上眼,脑中却无端浮现出那人的身影来。

从前于君臣之外是好友,而今后……好像会变得不一样了。

……

夜色已深,御书房中,孙敬瞧他家陛下仍在摆弄那三个木头小人。

午后没什么要紧的政务,陛下却硬生生忙碌到黄昏时分。

偶尔孙敬入内奉茶,就见陛下执了御笔在出神。

“陛下,”孙敬恭声道,“时候不早了,不如早些回寝殿休息?”

虽已登基,但陆憬并未搬入太极宫中,只命人收拾了瑞和殿。工部已在绘制图纸,预备扩建这座殿宇,更合帝王规制。

“也好。”

陆憬将那三个小人重新排布,把元乐放在最中央。

他今日翻来覆去,总共想了三桩事。

分明是他和元乐相识在前,怎么宣平侯夫人就没有瞧上他呢?

他接着想,他便说么,果不其然,孟家表兄不像是元乐喜欢的性子。

他将三个木头小人摆回多宝阁上显眼处,最后又想,再过两月就是他的生辰。

他要让元乐再给他雕一个木头小人才对。

……

时隔数日重回工部,顾宁熙先去拜见了尚书大人与侍郎大人。

她这段日子告病在府,堆积的差事已由新的工部郎中接手。

十几日不曾上朝,朝中的变化调度比她想象得还要多。

蜀王殿下离京时,一批忠心于他的东宫属官追随他去了蜀中。而留下的东宫旧党,不少都自请外放。其中有真才实学者,陛下仍是不拘一格录用的,大大安了新旧朝臣之心。

对于顾宁熙被拔擢为中书舍人一事,李侍郎丝毫不觉意外。

中书舍人约定俗成都得是清贵翰林出身,因需时常在御书房候召,惯例都是选些年轻的官员。如此便能筛掉许多人,原定的四位中书舍人都是太上皇提拔。陛下登基不久,若是如数撤换也会落下个不敬君父的名声。另外加二人进去是最好的选择。

工部原本在六部中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