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伴读》
自常宁回京后这一二十来天,日日与李稷朝夕相对,自然少不了花前月下情意绵绵的时分。
常宁暗地里瞧着,李稷心情一日盛过一日,适时提了许多要求。
临赴太傅寿宴前,李稷忽抚着常宁鬓角,轻声道:“过些日子,我下旨立你为后,可好?”
常宁道:“不好。”
“为何?”李稷握着常宁手腕的手紧了几分。
常宁作黯然状:“我祖上有外族血统,还是不要给您添麻烦了。”
李稷身子一僵,心下微痛,“不是麻烦。朕与你,其实也差不多了。”
直到太傅府上,李稷都有几分沉郁,只是下了辎车后便遮掩起来。
太傅是清流之首,又在皇帝还是太子时就是皇帝的老师,这次寿宴来的人十分多,上至天子台阁,下至身无功名的文人墨客,都赶来庆贺。
随着太监的唱喏声,皇帝携太傅从幕后走来。群臣本就莫敢直视天颜,如今又有皇帝要广收男色的荒唐事流出,连偷觑都不敢了。
这就致使群臣直到落座十分才瞧见皇帝身旁的绿衣女子,云鬓雪肤,轻纱覆面,闲淡优雅,与皇帝同坐,也丝毫不怯,自有清贵舒华之气。
一时群臣心神震荡,却又不敢明里发问,借着推杯换盏之机,暗暗打听。可众臣如云,却连一丝风声也无。
最后还是掌管禁廷巡守的郑大人悄悄露底,才知这位余姑娘早在大半个月前就入了宫,相伴陛下身侧,陛下甚是宠爱。郑大人口风一向严,能漏给他们听,必定是陛下愿意让他们听到这些。
群臣当即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免于沦落为龙阳君的乐事中。再有敏锐的,立时便察觉出,皇帝先前一连串荒唐事,只怕都是在为这位姑娘铺路。想来经此一闹,这姑娘身份上再如何不合适,朝臣也只有喜闻乐见的份。
要说最激动的,还是林探花。自从陛下那句戏言流传出来后,日日都有人写了文章骂他不堪为人臣,其间多有指责他行为不端、惑主上误入歧途之意。再结合他前日那暗讽皇帝不举的奏文,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常宁也注意到他了,不禁微微一笑。再看下首,倒是有许多熟人,云策、公孙谨、孟学洲都在,此刻正或明或暗地打量常宁,眸中惊疑不定。
安亲王也在,常宁与他并不算很相熟,见他目中满是了然过后的淡然,便冲他一颔首。
安亲王也回以一笑,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整衣出列,“陛下,臣有事要奏。”
丝竹依旧,来宾的交谈声却消失地一干二净。
李稷道:“皇叔,今日不谈国事。”
安亲王眸光晶亮,温和看向常宁,“此为家事。昔年先皇曾赐予本王一道赐婚圣旨,只待臣有了心仪之人,便可求娶。”
众臣大骇。
他们又不是眼瞎,看不见安亲王频频向陛下身旁的姑娘目送秋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果不其然,不等皇帝开口阻止,安亲王便从侍从捧着的楠木长条匣中取出一卷圣旨,躬身举至头顶,微昂首道:“本王要求娶并州余有庆。”
李稷攥着常宁手腕,将人往身侧带了些许,笑道:“皇叔可确信是并州余有庆?”
众目睽睽之下,安亲王不得不答,“臣确信。”
李稷道:“皇叔自往并州迎亲,即可到封地去。”
安亲王道:“余姑娘就在宴上,正在您身侧,臣为何要往并州去?”
“是吗?”李稷笑笑。众臣早就垂首不敢乱看,连太傅都微微蹙眉。他伸手揭下常宁面纱,“可朕身侧,并非余有庆,而是常宁。英国公,你夫妇二人上前来,仔细瞧一瞧,这可是你家常宁?”
英国公夫妇除了前几日私下里见过常宁一面,就再未见过常宁了。今日赴宴见了常宁的身影,便一直暗暗打量着。如今听了皇帝的话,何尝不想光明正大与常宁相会,上前抹泪相拥,“正是我们可怜的孩儿。”
实则不必来这一遭,众人大多都见过常宁,也都打过一二交道,见了面纱下的那张脸,已经全然知了。
可好端端的儿郎,怎么三年不见踪影,现了身却成了个姑娘,岂不犯了欺君之罪?
“皇叔,你连人都能认错,可见待余姑娘也并非真心,早些到封地赴任为妙,”李稷笑着,一指常宁,“昔年英国公之女降生时,空智大师曾算过一卦,若作女儿养,必过不过三载。英国公夫妇求到朕皇考面前,被准许女扮男装。三年前常宁落水,又得空智大师相救,到天竺访问佛理,洗涤恶气。直到数月前,朕才派人接她归京。”
后面的事倒不必再提,只是经此一遭,常宁更是引人注目,遂寻了个合适的档口,跟在安亲王身后出去了。
“殿下。”
安亲王止住步伐,回首一笑,面上一派淡然,不见丝毫落魄。
常宁松了一口气,“多谢殿下好意,但我与陛下情深如许,恐怕要辜负殿下了。”
身旁还有宫女跟着,常宁没敢说太多。虽常宁心下也多有不乐意之处,但总归不想再连累旁人。左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常宁应付得过来。
安亲王道:“不必言谢,本王也只是报恩。往后若有事,尽管向本王来信。”
常宁口上应下了。人多眼杂,不过须臾功夫,二人便就告别。常宁一个人进了凉亭,无聊地摇着团扇。
不远处三人从花荫后绕出。
云策步子最急,也最先止步,立在亭台几步,满目惊奇地看着常宁,“你不是在骗我吧?”
常宁点点头:“骗的就是你。”
不等其余两人开口,常宁就一一打了招呼。三句“哥哥”一出口,常宁忍不住先笑了起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