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上海郊区。
一个年轻人坐在一把竹椅上,拿着一些报纸正用上海本地方言给周围的老百姓念《梦游莫斯科》。
他念得很慢,时不时还会停下来给周围人解释一下书里的内容。
围在他身边的人很多,有纳鞋底的老妇有拿着烟管抽旱烟的驼背老头,有流着两管鼻涕的孩子也有打赤膊的青壮男人和抱着婴儿的妇人。
这些人都听得很认真。
《梦游莫斯科》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东北农民,他是从农民的视角去看待莫斯科的种种的。
也因此,这本小说很适合农民看。
现在那些听这个年轻人讲故事的农民,就听得津津有味。
“莫斯科的人的日子,过得真好。”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这样的日子也就在梦里想想,地主老爷肯定不乐意把地分给我们。”
这时,一个老头开口:“是啊,不指望能过这样的日子可以不打仗就好。”
那个读报纸的年轻人听到这话暗暗叹气。
老百姓的要求真的很低只求不打仗。
可惜,现在他们国家四分五裂,还有很多国家对他们虎视眈眈。
打仗,恐怕是迟早的事情。
等念完书稿说好明日再来这个年轻人回了自己在上海县城的住处,然后就开始奋笔疾书抄写《梦游莫斯科》。
他觉得把这本书抄写一遍能让自己静下心
等他将这个故事全部抄写下来还能把报纸寄给自己的好友!
《新小说报》日销三万份已经卖到外地但《上海日报》只在上海销售甚至主要是在租界出售。
所以《梦游莫斯科》这本书上海以外的人并未看过。
此时上海以外的人倒是都在购买云景的第三部小说也就是那部《一个士兵》。
北京的书店又张贴出显眼的公告:“云景新书《一个士兵》到货!国内第一本以西方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一个士兵的成长和悲欢敬请阅读!”
云景的第一部小说《无名诀》出现在上海是去年除夕前。
当时就有许多爱看小说的人被云景描绘的武侠世界所折服。
他们对云景的下一部武侠小说充满期待不想数月后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云景的小说竟然以女子为主角。
这两部小说的背景截然不同以至于有人怀疑这两本书是不是真的为一人所写。
当然怀疑归怀疑他们很清楚此事做不得假。
这两本书的文风是一样的。
今日两
个年轻学生一起前往书店路上就聊起云景的小说。
“自年初大家都看了云景的小说起很多人写文章时的遣词用句便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也深受影响写的文章是云景风的。”
“我也一样云景先生的文字当真好读。”
“除了文字那标点也让人惊喜这标点早就该推广!”
“是啊!”
以前国文水平不够高的人很多古籍都难以看懂就是因为没有句读。
在古时若没有老师教导没有前人添了句读注释的书看普通人是难以学成才的。
他们甚至觉得白话一直推广不开标点一直不出现就是因为某些人不希望这世间的人都能读书认字。
当然想那些有些遥远了。
这些人聊着聊着其中一人突然开口:“你说
另一人道:“应该没有从《真假千金》出版到现在也没过去多久。”
“但当初《无名诀》出版后没多久《真假千金》便出了。”
“也是……我们反正要去书店可以顺道问一问。”
书店老板消息灵通若云景当真有新书出来他肯定知道。
听说云景的书都是先刊登在报纸上的一些在上海有亲朋故交的人甚至能在云景的书没有出来前先看到报纸一睹为快。
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门路也就没办法提前看到云景的小说。
两人来到书店一眼就看到了门口挂着的云景有新书出售的招牌顿时大喜过望。
而等他们进了书店就见书店老板正往货架上摆放一本本的书籍。
那些书正好是云景的新书《一个士兵》。
“云景先生的新书这么快就出来了?”其中一人问。
书店老板笑道:“是!云景先生笔耕不辍第三本书早已在报纸上连载完成现如今出版书也已经送到我这里。两位云景先生的这本书与之前的《真假千金》一样会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你们可以多买几本拿去送人。”
这两人闻言便有些心动这时却有另一人道:“一本书想要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何其艰难?你莫要胡说。”
众人转头去看发现说话的是个瞧着约莫五六十岁的老人。
他们都不认识这个老人却觉得这人的气度很不一般。
这个老人也确实不简单他不过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
他在清政府为官多年但后来因为不满清政府而辞官。
他支持革新在清末时很活跃在民国初年又挺身而出为政府奔走做事。
但一年多以前
,因□□一事,他遭了一些罪,并再次辞官。
那之后,他就发誓再不踏入官场,现如今,他在北京抄录并整理古籍。
皇宫之中,古籍非常之多,而这些年,因为管理混乱,时不时就有古籍从宫中流出,还有一些曾经的豪门大户,因种种原因落魄后,也开始出售古籍。
他便购入或借来古籍,请人抄录,整理成册后进行保存,还将其中一些古籍出版。
今日他来书店,是想看看自己整理的古籍,销售情况如何。
结果等他来了书店,发现显眼处都是小说,而他整理的古籍,第一眼甚至看不到。
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