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农历九月十五,星期三。
桑景云早上起来,照旧去水井边洗漱。
洗漱好,她简单扎起头发,就见陆盈抱着桑景丽从楼上下来。
这会儿也就五点左右,还很早,但她们两个晚上六七点就已上楼睡觉,到现在醒来,也睡够了。
桑景丽一下楼,就拿了毽子踢着玩,哪怕一次只能踢一两个,也乐此不疲。
而陆盈在旁边用碎布缝着什么。
桑景云见了,好奇询问:“娘,你在做什么?”
陆盈道:“我在做沙包。”
桑景云从原主记忆里,找到了这种玩具。
用碎布缝出乒乓球大小的口袋,在里面装满沙子封好口,就是沙包了,这是女孩子常见的玩具之一。
沙包一般一次做很多个,它的玩法很多样,有些人抛接着玩起来,甚至跟玩杂耍似的。
桑景云对这样的玩具同样没兴趣,但桑景丽应该会喜欢。
看了一眼去院子里玩竹蜻蜓的桑景丽,桑景云对陆盈道:“娘,等下我们去县城的时候,你带着景丽到附近玩吧,顺便再买点鸡蛋。”
他们家搬来已经大半年,期间,桑钱氏时常跟附近农户买吃食。
农户虽然可以把鸡蛋和蔬菜挑去县城卖,但县城到底有些远,他们也不是日日都去的,桑钱氏上门跟他们买,他们求之不得。
现在陆盈拿着钱去跟他们买鸡蛋,他们对陆盈的态度,也一定不会差。
“我……我不会……”陆盈犹犹豫豫。
桑景云看向桑钱氏:“奶奶,你跟娘说一说,说你以往是怎么去买鸡蛋的。”
桑钱氏当即跟陆盈说起来。
桑景云则拿出自己昨日写的稿件,进行修改。
修改完,她将稿件放在一边,就去吃桑学**好的早餐。
主食是浓稠的粥,菜是咸菜炒毛豆,以及一大盘凉拌萝卜苗,四个孩子,还都有一个煮鸡蛋。
现在的萝卜苗已经长到十几厘米高,吃着有些老了,接下来他们也不会再吃,要留着长萝卜。
桌上这两道菜是桑学**的,现在的桑学文,已经很擅长做家务。
吃过饭,桑学文被关在房间里,其他人一起出门。
桑钱氏在出门后,往院门上挂了一把锁,然后将钥匙给陆盈:“钥匙你拿好,我带你去我认识的人家,你在那边带着景丽玩儿。要是待不住了,就回家,要是能待住,我们回来的时候来接你。”
陆盈小声说了一句“好”。
桑景云又道:“娘,你别忘了买鸡蛋,等明儿个早上,让爹做蛋炒饭吃。”
陆盈又低声应下。
那些农家起得都早,桑钱氏
把陆盈带到一个她觉得好相处的大娘那里,让那位大娘照看着一点陆盈,就跟桑景云他们,一起前往县城。
桑景云让陆盈出去跟人接触这事儿,桑钱氏也是赞同的。
她这个儿媳妇,刚嫁到桑家的时候,胆子就很小,她都不敢大声跟儿媳妇说话,就怕吓到儿媳妇。
后来,儿媳妇胆子渐渐大起来,敢独自带孩子去逛街买东西,也有了几个朋友。
但这两年,家里人心惶惶,陆盈就又不出门了。
这样子是不行的,陆盈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她说不定就要当外婆当奶奶,哪能连出门买个鸡蛋都不敢?
更何况,陆盈也不是不爱出去,以前有那么几年,她天天去茶楼喝茶,听人讲故事。
四人来到县城后就分开。
桑景云和桑钱氏先去兰心衣帽店,再去买菜,最后去洪兴纸号。
桑景云今天到的时候,洪掌柜很是兴奋:“阿云,快来看《新小说报》!
桑景云闻言连忙上前,然后就见洪掌柜从一份报纸里,取出一张给她。
这张报纸,桑景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双面魔君》四个大字。
她的小说,出现在报纸上了!
如今的印刷设备并不好,报纸上的字也就比后世要大一些,一些报纸上的字还很少。
《新小说报》算是字比较小,也比较密的,毕竟这是一份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纸。
桑景云兴奋之余,看向报纸上的内容,随即惊喜地睁大眼睛。
她的小说,在刊登时,竟然用了标点!
虽然不是所有的标点都有用上,但逗号句号都是有的,这让她的小说清爽好读。
桑景云很确定,昨天的《新小说报》上,是没有标点的。
今天,《新小说报》竟然做了个变革!
“阿云,这就是你写的书?桑钱氏好奇问。
“是的。
她的小说,绝对是《新小说报》刊登的诸多作品里,最好读的一部。
至于读者喜不喜欢,因每个人看书的口味不同,想让所有人都喜欢她的作品不可能。
但她觉得,她的小说,应该符合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的喜好。
这张报纸,除广告外,只刊登了她的小说,加起来大约三四千字。
桑景云将手上的报纸看了又看,又去看《新小说报》的其他版面。
这一看,桑景云才注意到,其他小说并没有加标点,还是原来的模样,原本的版面也没动。
刊登了她的小说的那张报纸很独立,像是《新小说报》在出售时,多送了客户一张。
而这,也显示出她这部小说的独特,和《新小说
报》对这部小说的重视。
桑景云心中升起无限欢喜,她深吸一口气,对桑钱氏道:“奶奶,我们去买报纸吧,我要买三份。
这是自己写的第一部小说,她想把刊登了这部小说的报纸,全都收藏起来。
至于为什么买三份……一份收藏,一份放在家里偶尔翻阅,剩下的一份,可以让桑景英带去学校,与同学一起看。
这能让她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还能增进桑景英跟同学的感情。
买报纸可以找报童,也可以找固定的摊位。
桑景云没见到报童,就去这条街一个出售报纸的摊位,说要购买三份《新小说报》。
《新小说报》是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纸,除连载的小说外,上面还有短篇小说和趣闻笑话。
相比于其他有时效的报纸,这份报纸,属于过期了也能卖出去的。
有些人来买它,就是想要个消遣,不介意它是昨天出的,还是今天出的。
也因此,卖报的人,进的《新小说报》比较多。
他将三份《新小说报》拿给桑景云,好奇询问:“小姑娘,同样的报纸,你怎么一次买三份?
桑景云道:“今天这报纸,是不一样的。
卖报纸的人有些疑惑,就在桑景云离开后,拿出一份《新小说报》翻开。
他倒要看看,今日这报纸,有何不同!
这一翻,他就发现今日的《新小说报》,比往常多了一张。
这上面刊登的内容与众不同,文字中间,竟是用一些符号隔开。
《双面魔君》?这名字有些古怪,莫非是写的鬼怪?
这人好奇地看起来。
这卖报纸的人,年少时在族学度过几年书。
他当时坐不住,学不进去东西,简单认了字之后,就不再继续读书。
当时还能考科举,但考科举不容易,并不是人人都合适的,他们族学绝大多数人,都是读了几年,就不再继续读书。
因读书不多,他不爱看报纸。
但这个故事与众不同……卖报纸的人,不知不觉,便认真看了下去。
三千多字很快便看完,这人看着“未完待续四个字,心里抓心挠肝一般难受。
等明天拿到《新小说报》,他一定要第一时间看这个故事!
这人甚至想把这张报纸从眼前这份报纸中抽出,收藏起来,但他卖的报纸里若是少一张,会失了诚信。
这人想来想去,最后将一整份报纸全都放在旁边。
这份报纸他不卖了,留着自己看!
桑景云已经发现今天的《新小说报》的不同之处,其他人自然也发现了。
租界某茶楼,一个说书先生在喝了一口茶润喉后,翻
开《新小说报》。
早先,很多说书先生是不识字的。
他们会讲一些他们听来的,口口相传的故事,也会自己编一些故事讲。
但如今,识字的说书先生多了起来,这人就识字。
因为识字,他能讲的故事也就比较多。
《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不用说,现在有了报纸,他还可以给人讲报纸上的故事。
今天,他就给那些来喝早茶的人,说了一个时辰的故事。
此刻他有些累了,嗓子也受不住,就坐在一边休息,顺便看今天的《新小说报》。
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讲《新小说报》上的一个连载故事,有时还会挑上面的一些短篇故事,读给别人听。
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这人看着看着发现不对。
这《新小说报》,今日怎么多了一张?
双面魔君,这是何意?
魔是鬼怪的意思,这是《聊斋志异》这样的故事?
说书先生开始读这个故事,读了几段,才发现这是个武侠故事。
这故事,开篇就很抓人,还很好读!
报纸上的故事,他往往要先看两遍,斟酌一番用词和停顿,才能给来茶楼听他说书的人读。
但这书,因句读加得好,他能直接读。
里面讲的东西也新奇,内功一说,他之前从未听过。
以他的经验,那些来听说书的人,肯定会喜欢这个故事。
说书先生捧着那张报纸,爱不释手,想了想,他叫来自己的孙子,让自己孙子,再去帮自己买一份《新小说报》。
这个故事,他往后肯定要多讲几次,若只有一份报纸,不小心弄脏弄丢就麻烦了!
租界,张庄茂就读的中学。
这所中学,有很多学生会买报纸看。
因此,每到早上,都会有报童来学校门口兜售报纸。
张庄茂手头宽裕,是会每天买报纸的人之一,他跟与他同班的几个同学说好,每人都买不一样的报纸。
买完回到教室后,他们先看自己的那份报纸,看完再相互交换看。
等都看过,他们还会将报纸放到教室后方的架子上,供全班同学看。
他们除了买《申报》这样销量很高,刊登新闻的报纸外,还会买一些用作消遣的报纸,《新小说报》就是其中之一。
负责买《新小说报》的,是一个家里做粮食生意的矮个少年。
他非常喜爱《新小说报》,近来更是天天跟人聊《新小说报》上的一个武侠故事,以至于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追这个故事。
花钱买下《新小说报》,回到教室后,矮个少爷迫不及待地看起这个故事。
这时,有与他关系好的
学生上前跟他要一张报纸看。
这个学生家境不好父母给的钱只够吃饭买不起报纸每日都是蹭矮个少年的报纸看。
矮个少年毫不犹豫从手上那份《新小说报》里抽出一张给这人。
这人道谢看向手上的报纸随即发出惊呼。
“怎么了?”矮个少年问。
这人道:“这张报纸不太一样!”
矮个少年凑过去看也惊奇不已:“这报纸竟跟《西游记》连环画一样有标点!”
矮个少年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有其他人凑过来看报读这张报纸上的内容。
这一看大家就没声了。
一直到众人挤在一起将所有内容看完才有人道:“孟佑实在可怜。”
“那些恶人着实可恶!”
“孟佑能不能活下来报仇雪恨?”
“内功是什么?”
“这标点看着真不错。”
“这书看起来也舒服。”
……
一群少年热烈地讨论起来那矮个少年更是连他一直追的那本武侠小说都忘了。
张庄茂没轮到第一批看报但却是第二批看报纸的人。
他注意到这部小说的作者也是云景。
张庄茂开口:“这小说也是云景写的不知道这云景是谁。”
有人道:“他写的连环画用标点他写的武侠小说也用标点他还让《新小说报》多印一张报纸上面只刊登他的小说……这云景应该是报纸上常出现的新式文人之一。”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人说的对。
不管是之前的连环画还是这次的小说
“他的行文用词当真流畅!”张庄茂夸奖起这人来。
他就说云景不可能是桑景云桑景云哪写得出这样的小说?
至于那矮个少年却是往外跑去。
他想多买一份《新小说报》收藏起来。
法租界谭宅。
谭峥泓洗漱好下楼便有人送来早餐。
早餐吃的是炒面桌上还有一盘拔丝地瓜。
炒面配料很多拔丝地瓜也很香甜谭峥泓吃了不少。
吃完他一边看报纸一边等自己国文老师的到来。
今日那份《上海日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