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金铁战》

13.大吏奏请济南开埠 太后赏雪大赞商贾

然而,慈禧怕什么却偏偏来什么!

1905年9月24日早上8点,位于正阳门外的北京火车站已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不久,只见一位眉清目秀,面若鹅卵,头戴无花翎的红缨帽、身着蓝布薄棉袍,脚穿皂靴的高个小伙子迅速划定入月台并登上列车第四节的客运车厢……

——当他拎着包袱沿着车上过道行进到花车的门口时,却被卫兵拦住,而恰是此时,客运列车开始驳接行李车厢……

“轰!”——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第四节和第三节车厢之间的车顶上炸开了花!——瞬时间,厢体碎片、血肉、断手和断足等,稀里哇啦的四面飞散!

现场之后的情况是:除那年轻人及两名卫兵被当场炸死外,另有数十人受伤!其中:载泽、绍英、伍廷芳和裕庚等王公大臣也在受伤之列,而伤势最重的当数裕庚,他被一块小弹片不偏不倚地击中两眼之间的鼻梁处而昏跌倒地……

几天后,时任闽浙总督的端方在致上海报界的电文中强调:

此番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无疑在昭示中外,我大清朝廷并非排斥宪政国体!今次爆炸,无疑彰显奸徒反对宪政,意甚险恶,也益加证明立宪不可缓也。

一些督抚、将军和出使大臣也联名致电清廷道:

此事必是革命党人中所为,盖恐政府力行新政,实行变法立宪,则彼革命伎俩渐渐暗消,所以行此狂悖之举,以为阻止之计。当此更宜考求各国政治,实行变法立宪,不可为之阻止。

10月15日(星期天)下午三时许,在天津法租界的一条马路上……

头戴大毡帽、身着中式猎装的袁克定正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充当“顶马”(前导马),跟在其后的是一辆镶着琉璃纹饰的双套马车,和由六个便衣在前后左右组成的“护骑队”……

大约半个钟头后,有四个人先后在直隶总督官邸客厅的沙发上落座……

“亲家公,”袁世凯抱拳打拱道,“您老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假日乘火车匆匆前来……”

“是为了打打您这直隶总督的旗号。”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抢话道。——他是时任山东巡抚的周馥。

“哦?”

“他出主意并拟了一个折,”周馥边说边指向一个头戴圆帽、年约四十开外的人,“快念给亲家公听听吧。”

“嗻!”那中年人连忙应道。——他叫周学熙,字缉之,是周馥的四儿子,时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

不一会,周学熙捧稿照念道: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臣袁世凯、头品顶戴山东巡抚臣周馥跪奏:

为查明山东内地现在铁路畅行,拟请添开济南商埠,以扩利源,恭折仰祈圣鉴……

“哎!”周馥挥手打断道,“念正文就好。”

“嗻!”周学熙颌了一下首,随之继续照本宣科道:

……查得山东沿海通商口岸,向来只有烟台一处,自光绪二十四年德国议租胶澳以后,青岛建筑码头,兴造铁路,现已通至济南省城,转瞬开办津镇铁路,将与胶济铁路相接。济南本为黄河、小清河码头,现在又为两路枢纽,地势扼要,商货转输,较为便利。亟应在于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期中外皆受利益。至省城迤东之潍县及长山县所属之周村,皆是商贾荟萃之区,该两处又为胶济铁路必经之道,胶关进口洋货,济南出口土货,必皆经由于此。拟将潍县、周村一并辟为商埠,以作济南分关。……

“行了!”袁世凯叫停,然后望着对方:“考考你,商圣范蠡①在他的《商训》中,是如何形容‘大商之经商’的?”

周学熙莞尔一笑,随即伸开双臂朗诵道: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及俚谚俗语所能达也。

“好!”袁世凯鼓掌道,“窥斑见豹。缉之,你能撰出这等佳作,可称之为‘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也谓之为‘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他指向对方手上的折子:“就此上奏就是了。”

袁克定应着声:“可咱先于德国人在济南开商埠,就不怕引狼入室吗?”

袁世凯斜睨儿子一眼,旋即望向周学熙:“看来你这年长十岁的大哥还得先好好的给他上上课。”

“这……这……”

“这啥呀,但说便是!”袁世凯不太耐烦地催促道。

“哎!”周学熙随即抖擞精神对袁克定比划道:“如今在我大清,商埠已分两种:一是由朝廷降旨给各省所设的‘自开商埠’;二是洋人为胁迫我履行不平等条约而设的‘约开商埠’。因前者主权在我,而后者主权易失,故两者堪有天壤之别……”

“因此,”袁世凯赶着接话道,“我们这次只有捷足先登,打它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方能设关收税,筹得银饷。”

“哦……”袁克定这才恍然大悟,遂将目光转向周馥:“怪不得亲家爸如此秘而不宣的上这来。”

周馥莞尔一笑,遂指着儿子对袁世凯说:“他另有事情要请示您。”

“啥事?”袁世凯下意识地转头道。

“您知道,”周学熙忙应道,“前年三月,小的奉您的扎委,曾率洋务局一行九人赴东洋考察……”

“慢!你把出洋考察如何获益说清楚一点,”袁世凯随即指向袁克定,“也好让他多知道一些。”

“嗻!”周学熙应了声,随之娓娓而谈道:“考察期间,我们通过先后造访三菱造船所、八幡制铁所、金巾纺织厂、东京府立高等工艺学校和大仓商业学校等,我们备得该国工商富强及其教育普及之状。此外,还因为得以在期间面晤到前大藏大臣松岗正义,以及三井、正金两银行负责人等,又意外的聆听到不少理财之方。遂悟出这样的真谛:盖必先有健全之金融,而后有奋兴之实业。于是,才有回国后向您陈请设直隶官银号和工艺总局等事。乱党炸弹客在车站行刺后……”

“哈哈……”袁世凯边笑边指向对方,“你是想成为随员——跟新的考察团出洋吧?”

周学熙应着声:“对!这等官派的好机会那可真是可遇不可求!”

“我也很想去!”袁克定紧应道。

袁世凯白了儿子一眼,“你才几品官呀?还真是敢想!”

袁克定听了一脸埋怨道:“刚才还让缉之说出洋考察如何获益呢,转眼间就又……”

“亲家爸,”周学熙抢着呼唤道,“云台曾在德国留过学,德、英二文都很好,这次大可作为随团的译员……”

“就是呀!”袁克定急忙附和道。

“亲家,”周馥也紧跟道,“我看呀,还是让云台一起去开开眼的好。”

袁世凯抿了抿嘴,遂望着儿子说:“既然亲家爸开了口,如若可行,那你就……”

“谢谢老爸!谢谢亲家爸!”大喜雀跃袁克定连忙不停地打拱作揖。

“哈哈……”

随之,袁世凯转向周馥搔鬓道:“亲家,而今的当务之急,是先得把济南商埠的范围给圈定下来吧?”

“那是当然!我的初步设想是……”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颐和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从正面的外观看,它为一幢雕梁画栋单层建筑,除其前庭的台阶两侧对称排列着铜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以取“六合太平”的谐音外,还在院中广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以取“玉堂富贵”之寓意。乐寿堂本是1749年(乾隆十四年)时,乾隆皇帝为来年给母亲庆祝六十大寿而在原先“清漪园”的基础上加以改建而成的两层建筑;1860年(咸丰十年),曾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烧毁;1887年(光绪十三年)重建时,方改成上述的式样,并在堂前悬挂光绪皇帝手书的堂名金字黑底横匾。大概是在其重新落成之后的第二年,该堂被正式辟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的寝宫。

1905年10月28日这天下午3点,颐和园乐寿堂内的香薰炉飘出缕缕青烟……

此时,世续眼见半躺在炕上的慈禧在宫女伺候下已将一小碗人奶喝得差不多,便趋前躬身禀报道:“启禀主子,肃王爷早就到了!”

“那就让他进来吧。”

“嗻!”世续应承一声,随即快步退出……

不久,一位身材敦实,穿着蟠龙官袍②的中年人疾走到榻前甩袖下跪道:“太后万福金安!!”——他是爱新觉罗?善耆,时任民政部尚书,也是个铁帽子王。

“起吧!”慈禧边说边抬手,“你啥事这么急呀?”

“太后,经多方搜索,现已查明,制造车站爆炸案的罪魁——”善耆边说边指手上的两寸小照片,“就是这个名叫吴樾的同盟会成员。据行家考证,那天炸弹之所以在车厢驳接时爆炸,系因弹内撞针受剧烈晃动而引发所致,可从其爆炸的大当量看,那肯定是冲出洋团而来!”

“哼!”慈禧冷嗤一声,然后伸手环指四周道:“北京全城戒严已两月有余,他有别的同伙追捕到案吗?”

善耆浑身一颤,随即战点头哈腰道:“奴才无能还没……”

“他能在严密的保安措施中,大摇大摆的进站,肯定有同党的配合,所以你们一定得追查到底!”慈禧声色俱厉道。

“嗻!”善耆耷拉着脑袋大声回应道。

慈禧移目已穿着四品官服的德龄:“她们姊妹俩本来陪伴我好好的,可现在倒好,她们得轮流过去照顾她们的阿玛。一想到这呀,我就来气!”

“奴才罪该万死!奴才罪该万死!”善耆忙不迭地应道。

“得了!”慈禧遂注目站在一旁的李莲英,“德龄刚和家里通了个电话,说她们阿玛裕庚自己额头被击伤后,久不久会突然晕过去。可不发作呢,又与常人无异。这样好了,你今天就派人把他和裕太太接进园里来住,而且地方不能离乐寿堂太远,这样既有太医问诊,又方便她们一家。”

“谢太后恩宠!谢太后恩宠!”裕德龄迅即伏地跪叩道。

“好了,起来吧。”

有顷,慈禧又对善耆厉声道:“追了这么久都追不到一个,这如何让我在这京城里安生。”她转目世续,伸手往窗外一指,“为了防止有刺客携炸弹潜入颐和园,等我一过了七十大寿③呀,就即刻着手将全部的围墙再升高三尺!”

“嗻!”世续连忙颌道。

“奴才回去后,”善耆紧跟道,“将立即增派军警在这园内外昼夜巡逻,并在各岗亭尽设电话机!”

慈禧眼角挂笑,“这还差不多,你还有什么要禀的吗?”

“哦——”善耆忙不迭地从袖口取出一份电文抄件,然后边看边道:“据急电,同盟会为了宣传其革命纲领,以同康梁等‘保皇派’主办的刊物《新民丛报》进行隔空论战,前天已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他们机关报——《民报》。孙文在发刊词中,还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诉求的,所谓的‘三民主义’。”

“他最近谈民族、民权、民生倒是不少,这‘三民主义’应该是加以概述吧?”

“太后圣明,情况就是如此!”善耆点头哈腰道,“上面所刊载十七篇文章,除那篇题为《怪哉——上海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署名‘精卫’的显得有些怪诞外……哦,实际上也并非怪诞!早在这吴贼——”他边说边狠狠地撕掉仍在手中的照片,“制造车站爆炸案的第二天,您便高瞻远瞩地跟奴才说:古人云:‘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他们革党越是怕我们派大臣出洋,我们就越要派,而且还要多派!具体启程日期就安排在过完大寿后的第一个礼拜天。”

慈禧笑逐颜开:“瞧你,记得还挺清楚的。”

“您的话,奴才当然会牢记在心!”善耆笑容可掬道,“日前,经与王公大臣们多加商议,觉得新的出洋考察团可兵分两路行进到不同国家,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多参访一些个国家。”

“有鉴于血的教训,你这个警察头子——会采取啥措施来保障此行的安全呀?”

“届时火车站将实行清场和戒严!哦——当然行前行后都得万分保密!”

慈禧应着声:“奇怪,你说我这会怎么就突然想起袁世凯和周馥了呢?”

“这不奇怪,”善耆接话道,“他俩因为保密之事做得好,刚在设立济南商埠上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对对对!”慈禧立刻颌首认同道,“可要说这功劳的首功还当属周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同治九年(1870年),他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并从此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三十余载。凡筹建北洋海军,开办天津武备学堂,设立天津机器局、电报局,创办开平煤矿、唐胥铁路等重大事宜,他无一不参与其中。嘻……他这段履历套到其亲家袁世凯身上也挺合适!”

“主子,皇后娘娘前来请安了!”世续又进来通报道。

不一会,隆裕便到榻前下跪行礼道:“太后万福金安!”

“起吧!”慈禧抬手道,随即顺指透着缕缕阳光的窗口:“外面够暖和吧?”

“是很暖和,侄女已让奴才们准备好伺候您外出踏雪的物件。”

“哦,真有眼力劲!”慈禧随即一边让德龄和宫女搀扶下炕,一边对跟前的善耆说:“你也一起陪我走走吧。”

“嗻!”

此时的户外,阳光中夹杂着纷纷扬扬的有如点点棉絮一般的小雪花……

乐寿堂门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