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与宿敌成婚后 淞子七

第114章

小说:

与宿敌成婚后

作者:

淞子七

分类:

穿越架空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1】。

天牢之中,度日如年,以至于姜时愿都已算不准今日的朝夕。

直至黄昏淡去,夜放千树梨花,袁黎牵着她来到的朱雀街,见锣鼓喧天,舞狮矫健,远处戏台之上,传来婉转戏曲和连连喝彩,她才心念着,今夜是何节日?

街衢之上,高悬红灯,人烟如织。

一位手挽花篮的老妇,攒着满篮山茶花来到姜时愿的身旁,劝到姑娘可要买束花?老妇见姜时愿不为所动,袁黎又被两旁摊贩糖画泥人所吸引,只好将目光移向模样清隽的公子,又说道:“公子,为您家夫人买束花吧。”

经此一点,姜时愿这才想起来,今日乃是一年一度的迎宵节。

迎宵是庆阖家团圆,岁岁今朝之节。怪不得城中百姓皆涌入朱雀街,不只是看辉煌灯彩,更是为了在满城烟花下许下花好月圆之愿景。

谢循从花篮中选了一只不艳不淡的茶花,簪到姜时愿的发髻上,五指从青丝之间一顺而下,恋恋不舍。

他望着姜时愿,眼里俱是浓情蜜意,赞到很美,又望着河畔旁的无数男女在花灯上题下对方的名字,而后目送着水流送走花灯。

谢循生来反常,与世人格格不入,不

敬神佛,也从不祝愿祈祷。

而今日他却出奇地想这么做一次,想和阿愿一起融入喜气之景。

老妇看出公子心思,介绍到:“这乃是流传百年的习俗了....”

谢循细细地听着老妇讲述,“两心相悦的男女若共同在河边放下荷花灯,荷花灯飘至银河之尽头,便会得到月下老人的红线牵引。”

“红线拴两头,此生鸾凤和鸣,不会分离,恩爱白首。”

谢循闻之心念一动,却又有些羞赧,刚犹豫着要怎么开口。

姜时愿也同时在想着如何寻个不会被怀疑的理由拒绝,她捏着夫君的衣袖,声音轻如蚊呐,“明年再来也不迟,眼下还是去去甜江月吧,你都没听见袁黎的肚子都已经叫了几轮了。”

“我才没有,我看是你肚子饿了,却不好意思承认吧。”袁黎嘴里嚼着糖葫芦。

好在谢循并无觉得不妥,三人到了甜江月,袁黎轻车熟路地丢下一锭金子,要了间楼上的雅阁落座。

小厮跑来斟茶,刚想着如何介绍自己酒楼的糕点,袁黎却跟个熟客一般都尚未仔细瞧过楼下悬挂的木牌,便对甜江月的糕点了如指掌,一连报出数道菜名,就连小厮都调侃到小公子莫不是常客吧。

姜时愿闻之并无多言,而后看着小厮陆续端上来枣泥酥、一品酥、水晶糕、翠玉豆糕等摆盘满桌,袁黎更是一看刚出蒸笼的桂花糕就眼睛放光,拿着筷子

当即给姜时愿夹了一块,又接着给谢循夹了一块:“快尝尝,你不是最喜欢甜江月的桂花糕了,从前总是一天三餐,顿顿不离桂花糕,非要喊我...

袁黎粗心大意,差点说漏了嘴,好在谢循最是沉稳,事不关己般呷了一口浓茶,檀木桌下腿膝暗暗碰了一下袁黎。

袁黎又急忙跟着姜时愿解释道:“对...那段时间沈浔双手筋脉寸断,总是灌不进药,所以老是喊我来买桂花糕代替蜜饯用...

袁黎眨巴着大眼睛,还欲画蛇添足,又被谢循暗中提点。

姜时愿虽不知桌下玄妙,但也佯装没有察觉到袁黎话中失言之处,谢到那段时间多亏了袁黎照顾,又喊着小厮多打包了几盒桂花糕带了回去。

回去典狱的路上,袁黎见小摊繁多,贩售琳琅满目的道具数不胜数,兴奋雀跃。

谢循怕姜时愿手累,提过糕点,改而轻轻牵起她的手穿梭烟火之中,姜时愿柔顺一笑,回握着他的手,越过布满欢声的人群。

而她却不可遏制地回想起,和魏国公初见之时,他允她一烛香的时间并早就猜出她的意图是要去盛家求救,也推敲出她会路过甜江月。他当时问自己,“我猜想到姜娘子会去盛府,其途会路过甜江月,顺路正好可带一和盒桂花糕给谢某。

忽然姜时愿斜眼觑到一家小摊绫罗摆着无数制作精巧的面具,她牵着夫君来到小摊前,谢循笑问不知阿愿还有此番兴致?

姜时愿嗓音娇软,说着你就当是陪我圆圆童趣,说着就选了一只兔儿面具戴上。

而到了给夫君选择的时候,姜时愿却起了犹豫,几息犹豫之后,她拿起一只半黑半白的恶鬼面具隔空挡在谢循脸上。

那一刻,面具盖住他的面容,她脑海中的青鬼罗刹之面和眼前之景慢慢重叠,独留给她心底最直观的恶寒。

姜时愿强忍指尖的颤抖,强忍四肢百骸乃是内心涌出的战栗苦涩,连忙放下面具,平息着双眸将要崩溃的泪意。

她几度深深呼吸,又要强撑着露出无事发生的笑意,又选了一只狐狸面具递给谢循,眉开眼笑:“阿浔,还是这个面具适合你。

姜时愿不知自己是如何浑浑噩噩地回到典狱。

只记得深夜,谢循拥她入怀,相拥而眠。

她闻着夫君身上熟悉的冷梅香,却不知自己该相信什么,又该怀疑什么?

她虽知道她的夫君满腹谎言,身份不明。

却从未有一刻把‘沈浔’与谢循联系在一起。

魏国公,谢循,和她的夫君近乎一样。

最喜欢甜江月的桂花糕。

身上有着一样的冷梅香。

还有,戴上面具之后的仪容。

可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姜时愿想到初入典狱春试之时,她的身边站着夫君沈浔,而她的眼前乃是宿敌谢循。

她相信一个人会有易容之术,但绝不相信会有分身之能。

会不会是她多疑了?

姜时愿怕着今日的多番试探会引得夫君怀疑,所以一连数日她都关在一处修整卷宗。

这也是魏国公派陆不语传来的命令。

青龙阁的卷宗年久失修、积攒已久,陆不语说魏国公早有修整之意,只不过一直未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如今觉得姜时愿是能担此要务之人。

陆不语几度难言,又不得不开口:“魏国公还说,旧案为重,如果姜司使一日不能整理完青云阁的旧案,便一日不能离开典狱。”

旧案冗长,数量庞大,且年代久远,残页断章。

修整起来实属不易,费时,费心。

姜时愿粗略算算,最快整理完旧案也要半年。

而圣人给予大理寺重审兄长旧案的时间仅有三月....

陆不语原以为姜时愿会不平,会怒火如炽,没想到她如今平静地接下命令。

不如说魏国公此举正在姜时愿的意料之中,天牢中的设计陷害没能关住她。他自是不会善罢甘休,更不会让她能有机会接触到兄长的案子,遂又以公务为理由将她关在典狱。

姜时愿日夜埋首在青云阁之内,整理旧案,重抄卷宗。而她的夫君每日忙于公务要案,每至深夜才会返家。

姜时愿看着夫君总是小心翼翼地讨好自己,帮自己揉捏着白日抄写到酸胀发僵的手腕,又每夜替她誊抄卷宗至翌日的黎明。

在姜时愿看来,她的夫君总是对她怀疑愧意。

誊抄此举,半数是惜她、怜她之意,半数又似在赎罪,是在为魏国公颁下的苛责命令而自责、愧对。

梨树开花,渡来飘香,素白的花瓣顺着支摘窗飘至姜时愿的眼前。

她葱玉指尖掐着娇嫩花瓣,又看向迎宵节时夫君为她簪的那朵山茶花,纵使她已经用心放在水中浇养,妄图留住春华,却依然抵不过物是人非、天地因果。

山茶花终究慢慢地枯了。

**霉色慢慢啃食着仅剩不多的美好。

腐烂,是落花的结局。

只是惜花之人,不肯放手,罢了。

也是她一直困于迷境,不肯清醒,罢了。

思及此,姜时愿心念所动,撸起带着水珠儿的山茶花,看着残花随风飘走,不去理会落花入泥的结局。

姜时愿来到伏魔殿,她向左右司使以修整旧案中遇到问题为由求见魏国公开解。

不知为何左右司使皆已换成了生面孔,他们念及她的官职,自是不敢多加

阻拦的,只是说着魏国公眼下仍在皇城之中,恐怕要让她在殿中久等,姜时愿轻声说道无事。

左右司使帮姜时愿推开厚重的青铜门,殿内部更是森冷无比,入目三分的恶鬼佛像之下悬挂着残破的铜灯,蜡黄灯油已经淅淅沥沥淌在青砖之上。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