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汴京食滋味 炽柳

7. 小摊落地

小说:

汴京食滋味

作者:

炽柳

分类:

现代言情

夜色降临,才方歇下的炊烟,此刻又在横桥子上翩然升起。叫卖声说笑声往来不迭,辉煌的灯火照得整座桥头好似白昼。

此处早前便有卖猪胰胡饼、菜饼、果木翘羹、香糖果子的各色吃食摊子,还有卖头面、冠梳、领抹的衣饰摊子。兜售古玩字画的也有,不过大多卖的是何娄,实难压上正宝。[注]

其中生意最好的,当属十文钱三样卖日用品的摊子。

那摊主在地上垫了块衬布,将牙刷、牙粉、陶盆等物平铺在上面,任凭客人挑选。却在结账时,指指“十文钱三样”后的小小一个“起”字,叫好些客人大呼上当。

江知味来时便没抢着好位置,便把车子停在了横桥子下的表木间,拿石头固定了轮毂,又将遮风挡雨的大伞,支在了车子上缘。

之后在老大一块铁板上刷满菜籽油,铺上了切成薄片的豆腐。

用铁板做菜这事儿在宋朝并不常见,因此刚开火没多久,便有操着好奇眉眼的客人围了来。

“小娘子这是在做什么?”

江知味爽快答道:“铁板豆腐,小份一块豆腐两文钱,大份两块三文钱,很快就能出锅。客官可要来一份尝尝?”

那人盘算了片刻,道:“那还是大份划算,但我一个人吃不完。娘子且等等,某去寻个友人来,一并品尝。”

就见他一阵风似的走了,再没影踪。

江知味的头一位客人就这么不翼而飞。却不见她泄气,而是举着小铲,将铁板上的豆腐匀匀地翻了个面。

原先在底下的那面豆腐,如今已呈现出金黄的焦皮。随之溢出的,还有阵阵馋人的香味,霸道地在横桥子上游走,钻进了每一位过路人的鼻腔。

杨三刚背着木箱子走到桥头,就闻见了一阵阵若有似无的焦香。肚子恰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来,总算来的是个时候。

杨三今日万分不顺。

午后算卦,算及那人三年前曾有一个遗落在外的孩子,相当委婉地旁敲侧击了一下。却被这人的夫人掀了摊子,不仅没给卦金,还挨了好一顿骂。

灰头土脸地回家,想着去徐家瓠羹店吃碗羹,顺带啃根大骨头。好不容易走到店门前,流了一身臭汗,却看见了人家今日店休的牌子。

到那会子,杨三胃口全无,只想着往肚子里灌点儿凉水。

谁知刚寻了个香饮子摊子,那摊主就因支摊在表木外头,连人带摊地被街道司拎了去,连带着他付过银钱的香饮子也没了下落。

杨三丧气极了,干脆饿一饿自己,寻思等晚些时候,再到夜市上寻宝。没想到还真给他碰上了,这股子此前从未出现过的香味。

天意,都是天意啊。

顺着香味,杨三翻过横桥子,直至那油香味愈来愈浓,最后定格在了一家卖煎豆腐的摊子前。

摊子前排了长龙似的一条队伍。

那肤白脸圆的小娘子,熟练地把豆腐分成规整的长方块,又持一柄木刷,从陶罐中蘸取了深褐色的酱汁,如作画那般,匀匀地刷在豆腐上头。

风一来,顿时浓香大作。就是这儿了。

杨三乐颠颠地凑近了,倾耳一听。那小娘子音调婉转,仔细地照顾到了摊子前每一位客人的口味:“客官可能食辣?葱和芫荽都要否?”

对面站着的肥头大耳的郎君,盯着铁板上滋滋冒油的豆腐,眼都看直了,口中嗫嚅着:“都要,都要。”

“好嘞。”那小娘子答道,在其中一片豆腐块上,撒下一把红彤彤的干料,又添上一小把葱花和芫荽,麻溜地将那块豆腐盛至碗中,“好嘞,您的铁板豆腐。收您两文钱,您一旁慢吃,吃完把碗筷搁在木桶里就成。下一位。”

杨三目送那肥头郎君兴高采烈地走到一边,也像身边那些还在列队等吃的食客一般,垫脚看他手里捧的铁板豆腐。

老大一块豆腐,上头裹满了酱汁和干料,颤巍巍地躺在碗中。

那郎君埋头下去,饿狼扑食一般,一口啃掉了大半。眼见他仰起头来,瞬间两眼放光,没多少咀嚼,便复又张口,将碗里余下的豆腐吞吃入腹。

自此,他唇边的须子上沾上了不少酱料。

又见他意犹未尽地将唇边的酱料都舔完,高举着碗筷,对那圆脸小娘子高喊了一声:“再来一大份,不,两份!”

那小娘子柔声应他:“那客官得先把碗筷归还,然后重新排队哦。”

肥头郎君当即愤愤,看着愈发变长的食客队伍,一脸不情愿地把碗筷归还到木桶中,摇头晃脑地往人群后头走。

杨三眼疾手快,站到了他跟前。

他瞧着铁板上拢共没几块豆腐,还有这么多人等吃呢,能不能排上还另说。只恨自己方才愣神,叫好些个食客得了机会,排到了他前头去。

果然一眨眼过去,铁板上的豆腐就没了大半。杨三暗叫不妙,却见那小娘子一伸手,从平头车的夹层里抽出来另外一板豆腐,三两下码好放在了铁板上。

之后便见她左右开弓,一边撒调料、分豆腐、收钱,一边时不时地给新下锅的豆腐翻面,再刷上新的酱料,活脱脱一副三头六臂的模样。

杨三看得咋舌,等轮到他时,这豆腐已经上了第三板。之后便不见那小娘子再从暗格里搬出豆腐来。

他忍不住问:“可是快卖完了?”

“客官不必担心。”江知味笑道,“方才我弟妹来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豆腐不够用,让我娘抓紧做一些续上,估摸着很快就来了。”

后头排队的那些人俱是松了口气。

夜市里灯火晃眼,杨三目力不佳,等她话音落下,才猛地反应过来。这小娘子正是江记豆腐家的二女儿,早些时候刚管他打听过摆摊的事儿呢。

此时他见着,只觉得分外亲切,便开口:“给我来三文钱豆腐。多放茱萸,不要芫荽。”

江知味统统应好,手脚麻利地盛了豆腐递给他:“杨先生慢走,好吃再来。”

杨三闻之,登时喜上眉梢。平日里旁人都唤他神棍,也就这丫头,还有这丫头的弟妹会对她如此客气。

当初为了哄小孩子开心胡诌了一番,没想到误打误撞真有成效。想来他在这家人心中的形象已是十分伟岸。

他心中好不得意,也如方才那肥头郎君那般,大摇大摆地走到了一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