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你是孝庄,你强取豪夺了洪承畴 临叶沉沙

6. 第六章

小说:

你是孝庄,你强取豪夺了洪承畴

作者:

临叶沉沙

分类:

古典言情

你最厌恶汉学了。

洪承畴不意你会当着他这个汉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更困惑的是,分明是你特意请他来给你的独子讲习汉家经史,为何还要说什么“厌恶汉学”的话。

他的表情一时有些微妙。

“你们老爱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你对他道,“前段日子姑姑拿了本《女则》来,说是你们汉家后妃都得读的经典。着人译成了蒙文,叫我们读来学。”

你盯着他,勾出一抹嘲讽笑容:“书里写‘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说女子须守节不二,夫死便该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麟趾宫的大贵妃读了这句话,认为这是在影射她,立刻通禀了陛下要严惩译者。”

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原是察哈尔林丹汗的大福晋,林丹汗崩后,她率着千户部众归顺盛京,陛下以大礼纳她为妃,如今儿女双全。

海兰珠死后她就是宫里最受宠的妃子,她的儿子博穆博果尔也深得黄台吉的喜爱,眼看着就要和当年海兰珠夭折的那位一样了。

皇后是你的亲姑姑,她无子,皇位继承一事上,自然支持你的福临。为了儿子的前程,娜木钟视你二人为死敌。

她是个好勇斗狠的母亲,一点就燃的炮仗。

皇后着人译了《女则》来,娜木钟看了那句“从一而终”,立时就闹起来,非说皇后是有意在针对麟趾宫,折腾出了好大的阵仗。

不过皇后到底是皇后,凭娜木钟闹翻天去,也撼动不得。

最后黄台吉的处理,也只是把那译者推出去平祸,熄一熄娜木钟的怒火。

洪承畴作为汉臣,和那个译者的关系还算不错,想来也在前朝听见了这件事情。

你在此事上一直作壁上观。

“我们博尔济吉特的女子,婚姻本就是部落联盟的纽带,为了族人安危、为了部落存续,择贤主而事从来不是过错。你们汉家的礼教,在我们眼里确实可笑得很。”

洪承畴听着,不说话。

你问他:“彦演觉得如何呢?”

他脸上掠过一丝难堪:“《女则》乃汉家先贤教化女子之典范,旨在正家风、明人伦。只是……各族习俗有别,蒙族部落以大局为重的考量,非臣敢妄议。臣身为外臣,只知恪守本分,不敢对后宫礼教置喙。”

他这话委实避重就轻,敷衍得紧。

但你也清楚,“身侍二主”算不上娜木钟多大的逆鳞,却是他这个汉臣锥心刺骨的痛处。

他既未能为大明从一而终,又怎有立场评判女子的贞节礼教?

“你们的那些先贤,有些话确实说得挺好听的。”你又说,“只是不太会考虑,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欲有求。无欲无求的怎还算得上是活着呢。”

听你说完这句话,他垂着的眼睫轻颤了颤,像是被这句话拂去了些许压在心头的沉郁,方才眼底蒙着的那层灰败淡了些,透出一丝极浅的光来,多了分似有所悟的怔忡。

只是,他依然垂着首,不敢抬头,怕撞上你洞彻人心的目光。

你们说着话间,苏茉儿掀帘而入,躬身禀道:“娘娘,睿亲王回来了!此次同阿巴泰贝勒率军,从墙子岭、青山关入关,一路横扫直隶、山东,破城八十余座,掳得人口三十六万余、牲畜三十余万头,还有金银粮草无数,已然从容出塞返回盛京。陛下在崇政殿设宴庆功,大喜过望呢!”

“哦?”你挑眉,“果然是大捷。”

多尔衮在你面前常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贪图享乐而乖戾。但你知道,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崩逝时,多尔衮不过十五岁,羽翼未丰——即便他生母阿巴亥是后金大妃,手握两黄旗部分牛录,也敌不过黄台吉联合代善、莽古尔泰等年长贝勒的制衡。

最终阿巴亥被迫殉葬,多尔衮兄弟只能暂敛锋芒。

可论军事天赋,他少年时便随父出征,征讨察哈尔部、攻略朝鲜皆有战功,如今率师入关,避开明军重兵把守的山海关,从长城薄弱处突入,以劫掠补给、削弱大明为策,将避实击虚的战术用得炉火纯青。若当年他年岁稍长,有足够的势力支撑,未必没有与黄台吉一争汗位的底气。

这等军事才能,才是你敢将福临的将来托付于他的根本。

你笑得舒朗,可洪承畴的肩背却骤然绷紧,挣扎与屈辱,尽数写在了黯淡的眼眸里。

你捕捉到他的神色,心底不免轻笑。

他该清楚,自松锦战败降清那日起,就已踏上了贰臣的路。

大明的故臣骂他背主,大清的旧勋防他有异心,可开弓哪有回头箭?离开大清,别说保全功名,连性命都难保。他唯有压下对故土的愧疚、对失节的羞耻,安安分分做大清的臣子,教好你的福临,才能在这盛京城里站稳脚跟。

这便是他选这条路必须承受的现实。

你知道多尔衮一会儿必然是要来永福宫的,因此挥了挥手让洪承畴退下。

“喳。”他抚了抚两边的衣袖,恭顺退了出去。

打千礼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