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启人生 游遇艺

55.获奖 未来

小说:

重启人生

作者:

游遇艺

分类:

现代言情

清晨的食堂,嘈杂的人声混杂着食物香气。顾知秋戳着碗里的粥,随意聊着:“下午戏剧社开会,可能没空一起吃饭了。”

“好。”时越点头,将剥好的茶叶蛋自然地放进她碟子里,沉默了两秒,又补充道:“我三点半下课,竞赛组要讨论建模的迭代问题……”他报了一串她听不懂的名词,然后有些紧张地看着她。顾知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在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笨拙却真诚地拆解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那道“透明的墙”。

当校园里的银杏叶落尽,露出光秃秃的枝桠时,那部花费了顾知秋和徐嘉瑜大半个学期心血的短片《雨夜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时刻”。

青年影人节的颁奖典礼,对于影视专业在校学生而言,像一场遥远又绮丽的梦。后台化妆间里,一向活泼的徐嘉瑜,此刻也紧张得攥着手里的流程单,颠来倒去地背着可能用得上的获奖感言。

“只只,你说我要是上去一激动,把评委会主席的名字给忘了怎么办?”她第二十八次问顾知秋,“或者我同手同脚走上台,摔个狗啃泥,那岂不是成了我们学校近几年最大的笑话了?啊~!!!!”

顾知秋正帮她整理着礼服的裙摆,闻言被她逗笑了,伸手捏了捏她冰凉的指尖:“放心,你要是真摔了,我肯定会买通稿发微博,标题就叫——‘青年影人节新晋导演徐嘉瑜惊艳一摔,身体力行诠释艺术之路的跌宕起伏’,保准你能上热搜。”

她半真半假的调侃,终于让徐嘉瑜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点。她看着镜子里妆容精致、眼神清澈的好友,许多画面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

是高中时,在小卖部门口蹦跳着向她招手的徐嘉瑜;是每一次,都这样带着无与伦比的热情,把自己拉进她的阳光里的徐嘉瑜。就连这次至关重要的影展机会,她拿到入场券后的第一通电话,也是声音雀跃地对她邀稿,鼓励并说服她接受。

于是,便有了《雨夜之后》顾知秋轻轻吸了口气,将所有翻涌的情绪压成一个最虔诚的愿望:但愿这部作品,能不负她,不负她们。

典礼现场,灯光璀璨。颁布最佳短片奖时时,颁奖嘉宾拆开信封,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然后才用清晰的声音宣布:“本届青年影人节,最佳短片金奖得主是——《雨夜之后》!导演:徐嘉瑜。恭喜传媒大学的创作团队!”

名字被念出的瞬间,世界在顾知秋耳边静音了一秒。聚光灯猛地打在她们身上,周围爆发出热烈掌声。顾知秋的大脑有瞬间的空白,直到手指被身旁的徐嘉瑜死死握得有些疼,才恍然回神,她们付出的一切似乎在这一刻有了回响。在她们团队兴奋的簇拥和轻推下,徐嘉瑜激动到有些踉跄地走上领奖台。

她紧紧握着那座沉甸甸的金色奖杯,激动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深吸了好几口气,感谢了团队、老师和学校,最后,她的目光越过台下闪烁的灯光和无数注视的面孔,精准地找到了正含笑望着她的顾知秋。

“这个故事的灵感,”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颤抖,“我的编剧,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跟我说,来源于一个非常明亮的清晨,来源于一道光。它讲述的是错过与重逢,但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无论经历多少兵荒马乱的夜晚,我们都应该有追逐那道光、奔向那道光的勇气。”

她顿了顿,目光牢牢锁住顾知秋,声音变得坚定而温柔:“谢谢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和我一起,创作这个关于‘希望’的故事。”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顾知秋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典礼后的喧嚣持续了很久,直到夜色深沉,热闹才渐渐散去。回学校的车上,徐嘉瑜抱着奖杯,小心翼翼。她忽然把头靠在顾知秋的肩膀上,闷闷地说:“只只,我今天太激动了,在台上一直想哭。”

“忍住了,真棒!我们徐大导演确实有大将之风。”顾知秋轻声说。

徐嘉瑜摇摇头,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我就是觉得,真好。还记得我们初中躲在一起看小说的日子吗,没想到今天我们能真的把一个故事拍出来,还拿了个奖……你不觉得很好哭吗?”

顾知秋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窗外的城市流光溢彩,像一条璀璨的星河,而她们,像是这星河中两颗互相照亮的小小的星星。

金奖的魔力,远比顾知秋想象中要大戏剧社更是趁热打铁,联合文学院的影视鉴赏课,在学校的多媒体放映厅为《雨夜之后》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内部展映交流会。

放映厅的灯光暗了下来,银幕亮起。顾知秋特意选了后排最不起眼的角落,指甲却还是不自觉地掐进了掌心。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变成光影,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被“审视”,说实话,很难不紧张。

一只温暖的手轻轻覆上她紧绷的拳头。时越的手指修长,带着微微的凉意,却让她瞬间安定了许多。

“知道吗?”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科学定理,“根据认知心理学,人在紧张时,对熟悉环境的感知能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这个展厅你来过很多次。”

“而我的存在,肯定增加你的安全感。所以,放轻松~”

顾知秋被他这一本正经的分析逗得差点笑出来,紧绷的神经果然松弛了大半。

银幕上,《雨夜之后》的片名在淅沥的雨水中渐渐浮现。

电影讲述两个年轻人在雨夜的车站错过,又在多年后同一地点重逢的故事。当放到男女主角在车站擦肩而过那一幕时,顾知秋清晰地听见后排传来几声遗憾的轻叹。她当初磨了最久的那个镜头——雨水的流向、灯光的角度果然很好的呈现出来了。

时越的手一直没有离开。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节,无声地传递着支持。顾知秋偷偷瞥了他一眼,银幕的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流转,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片尾字幕滚动时,放映厅里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真诚的掌声。灯光亮起,顾知秋被戏剧社的副社长兼今晚的主持人,一名外语系的女孩拉到台前,手里被塞进一支话筒,耳边响起各种提问和赞美。

“学姐,那个雨夜错过的镜头是怎么构思的?简直绝了!”

“结尾的开放式处理是故意的吗?感觉是未完待续!”

……

顾知秋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这更多是导演和整个团队的功劳。她的目光不自觉地在人群中寻找时越的身影。他正站在角落,和一位计算机系的老师低声交谈着。似乎感应到她的视线,时越抬头,对她眨了眨眼,嘴角勾起一个无人察觉的的弧度。

这一刻,巨大的喜悦像苏打水里的气泡,争先恐后地在胸口炸开。

当晚,戏剧社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包了个包厢,十几个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七嘴八舌地复盘着这次不大不小的成功。

“知秋,校报文艺版的主编刚才联系我,说想给你做个专访!”室友王悦举着手机晃了晃。

一个外系的学弟,很可爱的一个男生,正费力地从麻辣锅里捞起一块毛肚,含糊不清地说:“何止校报!我们院的刘教授,就是教电影史的那个,今天看完都跟我们说,这部电影虽然只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