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时代城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漫天烟花,陈辉拿着福字站在门口,李天华拿着双面胶站在一旁,双面胶粘性适中,易于操作,且不会留下太多痕迹,非常适合用来贴福字。
“往左一点,左一点。”
李清蕊站在更远的地方,指挥着陈辉贴福字。
李青山则是在一旁认真的看着,已经做好了随时接替陈辉的准备。
婶婶在厨房里忙碌着,再过几十分钟春晚就要开始了,她必须在春晚开始前将一大桌饭菜端出来。
很快,贴完福字的陈辉几人进屋,关门,去到厨房帮忙。
“花开种花家,心迎同新年,在这姹紫嫣红的春光里,让我们播种下最美好的心愿和希望……”
电视里传来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声音,特地搬到电视前的餐桌上堆满了丰盛的菜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电视前,吃饭、聊天、看春晚。
范荣看着电视里富丽堂皇的舞台,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宁,她从没想过,她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看完再洗吧。”
吃过饭,李天华阻止了收拾碗筷的范荣,一家人好不容易聚齐,他也想让这样的时间延长一些。
范荣眉头一挑,拨开李天华的手,“今年都快过完了,怎么能把事情留到明年,你们看你们的,我自己去洗。”
陈辉早就在一旁帮忙收拾,李清蕊李青山也是端着空碗往厨房去。
“那就一起收拾,众人拾柴火焰高。”
李天华也加入了收拾的行列。
不过很快他们就遇到了麻烦,厨房太小,洗碗池的位置甚至都没法容纳两个成年人同时干活。
于是,清蕊和青山两人就被安排了过去,一个洗碗,一个清水,陈辉则是跟着婶婶在一旁将没吃完的饭菜用保鲜膜包好,一一放进冰箱。
李天华留在客厅收拾餐桌。
不过十几分钟,一家人就再次回到客厅,正好一则小品刚刚开始。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接下来请欣赏小品——179分的高材生耳环姐在医院和董小姐一起吃鲶鱼包的饺子。”
陈辉倒是没想到现在春晚竟然还能有讽刺得这般辛辣的小品,这则小品虽然元素融合过多,显得有些杂乱,但内容布置还是很不错的,也有足够的笑点,足以跟以往那些经典作品坐一桌了。
李清蕊两小只自然看不懂,跟着欢声笑语了一阵后,才看向陈辉,“哥哥,新年快乐,给你拜年了。”
陈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两小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直到十二点,春晚结束后,一家人才张罗着洗漱睡觉,外面稀稀拉拉的响起鞭炮烟花声音。
十二点半,周围一片安静,陈辉拿出论文,继续推演起来。
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已经不足五个月,距离交稿截止时间更是只有不到两个月,他必须加快进度了。
陈辉能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个终极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但依旧还有一层朦朦胧胧的窗户纸需要他通过努力去捅破。
一夜研究,三点睡,六点起,一直到九点,卧室中才传来动静。
陈辉收起论文,去厨房煮了一锅早就包好的腊肉豆干汤圆。
“哥哥,新年快乐!”
李清蕊从厨房门口探头进来,笑嘻嘻的喊道。
“过来刷牙。”
范荣的声音从卫生间传来。
吃过早饭,李天华和范荣准备带着陈辉三人再回一趟老家,陈辉则是抓紧时间去给安老师和李海几人拜年。
初一一天时间就走完所有亲戚,在家呆了几天后,陈辉就启程去了江城大学。
“新年快乐!”
坐上车,陈辉笑着跟戴亚峰打招呼,同时伸手递出一个红包。
“祝福收下了,红包你就拿回去吧,我们是有纪律的。”
戴亚峰心情同样不错,如果不是陈辉这几天一直能看到他的身影,连去给安老师拜年和回老家都是戴亚峰开的车,他都要以为对方这副模样是回家过完年才回来的。
“拿着吧,不多,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图个吉利。”
……
二月二,龙抬头,
魔都国家会展中心的“中国国际钢铁工业展”,郑源修站在宝钢展台前,看着玻璃柜里泛着银光的0.002%超纯净钢样片,指尖轻轻划过标签上的“GB/T42273-2026”——这是华夏主导制定的ISO21457国际标准转化而来的国标编号。
十年前在会议室里被日方茶水泼脏的检测报告,此刻正被他收在随身的皮质文件袋里,封皮已经起了毛边,却始终没舍得扔。
“主任,武钢所的王主任来了!”助理小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
穿藏青工装的男**步走来,手里攥着刚出炉的国际互认证书,封皮上的ILAC-MRA标识在灯光下泛着金芒。
“老郑,你看——”他把证书拍在展台上,“我们江城所的氧氮分析仪校准实验室,刚通过日本JIS和欧盟EN的双向互认。”
郑源修想起2018年陪武钢所团队去东京参加ISO会议时的情形,日方代表把他们的检测方法说成“不符合国际惯例”,会场上甚至有人窃笑“中国实验室连温度控制都做不好”。
如今武钢所的检测报告上,“CNAS”和“JAB”双标识并列,连当年总拿设备专利说事的JFE钢铁,都悄悄把部分高端钢材的第三方检测订单从欧洲转到了江城。
“现在检测费降了40%不说,”王焕翻开手机里的成本核算表,“我们给一汽大众供的钢,以前光检测就要拖半个月,现在武钢所的设备和我们产线直连,实时传输数据——”
他指了指展台旁的数字大屏,绿色曲线像跳动的音符,“从熔炼到连铸,每一步的氧含量、夹杂物评级都在云端同步,客户在家就能看实时报告。”
王焕带着郑源修来到展厅另一侧,宝钢的技术总监正拿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钢片做讲解,“这批给蔚来ET9供应的电池包底板用钢,总氧含量0.0018%,比我们2020年的指标还低60%。”
他身后的电子显微镜下,钢中夹杂物像散落的星子。
王焕轻笑着说道,“以前日方说我们的钢像撒了沙子,现在他们反过来问我们夹杂物控制技术能不能授权。”
郑源修只是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脑中却满是回忆,他进入这个行业快三十年了,见过了太多太多。
2000年中国洁净钢平均总氧含量0.005%,日系高端钢普遍在0.003%以下,如今,他们的超纯净钢已稳定控制在0.0005%以内,部分特殊钢种甚至达到0.00015%。
更关键的是,曾经被日企垄断的夹杂物精准调控、超低氧冶炼等核心技术,如今成了他们的专利池——宝钢仅这一个月就申请洁净钢相关专利127项,其中23项被纳入ISO标准讨论范围。
“上个月东瀛新日铁的人来谈合作,”秘书小杨也是笑容满面,“他们说想引进我们的‘双精炼+电磁搅拌’工艺。”
“以前可是他们教我们怎么控制钢水纯净度的!”
“过去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用技术换规则——这才是真正的产业自信!”
郑源修自信开口,随着半个月前洁净钢工艺的巨大突破,现在的华夏洁净钢行业,检测体系不再仰人鼻息,技术指标站上世界之巅,连规则制定都有了主导权,那些曾被日企用设备专利、标准壁垒卡脖子的日子,即将成为行业培训课上的案例。
他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人。
“小杨,你再跟陈教授联系联系,如果他愿意过来,千万年薪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郑源修依旧有些不甘心。
“主任,国际数学家大会就要开始了。”
小杨这些天也特意去了解了一番陈辉,越是了解,他就越是明白,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困在宝钢这座小庙里的。
“罢了罢了。”
郑源修也轻叹一声。
……
江城大学,
小办公室中,陈辉埋头在草稿纸上演算,他的旁边摆着《纳维-斯托克斯奇点的复几何正则化》系列论文的合订本,三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就像是一道吞噬了无数数学家的深渊。
窗外的樱花已经冒出新芽,转眼已经来到三月。
袁新毅快步往陈辉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