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江源断然否定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真正的弊病有三!”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其一是过分依赖陆路尤其是畜力运输!从京师至大同一匹挽马自身消耗的草料便占了其运载量的一半!越往北走消耗越大效率越低!此为‘以粮运粮’事倍功半!”
“其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是各部司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户部只管发粮工部只管修路我兵部只管催促。粮在路上坏了车在路上翻了民夫在路上跑了出了事便开始相互推诿扯皮!此为九龙治水’一盘散沙!”
“其三!”
江源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扫过在场所有人。
“是沿途补给站设置不当权责不明导致贪墨横行克扣成风!”
“我查阅户部案卷朝廷每年拨付的粮草与边军实际收到的数目常有两到三成的亏空!这数万石的粮食难道都凭空蒸发了不成?!”
这三点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公堂之上许多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
尤其是兵部职方清吏司和车驾清吏司的几位郎中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江源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
他拿起一根长杆指向地图上的京杭大运河。
“第一步水陆并举!自今岁起所有北上粮草不再由京师直接陆路出发。”
“而是改走漕运沿运河北上至通州再转入白河、桑干河水系直至宣府、大同附近水路尽头!水运之成本不及陆运三成!速度却是其三倍!”
“我们必须在霜降之前将八成以上的物资运抵沿河设立的各大前线仓储!”
王肃立刻皱眉反驳:“国公此法看似巧妙却忽略了北方河道冬季封冻届时又当如何?”
“王侍郎问得好。”
江源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
“这便是我说的第二步分段总包!从前线仓储到各处卫所的这最后百里之路才是最艰难的。我的办法是不再大规模征用民夫而是改用招标之法!将每一段路都作为一个标的交由当地最有实力的商号、马帮甚至是退役的边军老卒来承包运输!”
“我们兵部只定下期限与运输量并派出监察官。他们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用什么方法,我们不管!运到了,我们按约定支付远高于征用民夫的酬劳,运不到,或是出了差错,便按契约,让他们倾家荡产地赔偿!如此一来,既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将风险转移出去,还可惠及边地民生,一举三得!”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将国之军需,交予商贾之手,岂非儿戏!”
堂下顿时议论纷纷,皆认为此法太过离经叛道。
“诸位稍安勿躁。”
江源胸有成竹地压了压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有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三司会管!”
“我提议,由兵部牵头,联合户部、工部,成立北境军需联合调度司!由三部各派一名侍郎级官员,并由我亲自总揽!”
“从粮草出库,到河道疏通,再到陆路招标,所有环节,统一调度,统一号令!权责分明,赏罚清晰!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
“如此,方能彻底杜绝过去那种推诿扯皮,无人负责的乱象!”
江源话音落下,整个公堂,陷入了一片死寂。
张英、王肃、李默等人,全都瞠目结舌地看着那个站在地图前的少年。
他的方案,环环相扣,从战略层面的水陆并举,到战术层面的分段总包,再到制度层面的三司会管,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严密的体系。
其中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他都给出了应对之策。
这哪里是一个十九岁少年的纸上谈兵?
这分明是一个运筹帷幄数十年的老将,才能擘画出的惊天手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