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来。
朱瞻基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早已料到。
很快,一份薄薄的密报,便被送到了他的御案之上。
朱瞻基展开信纸,一目十行地扫过,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平静,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看到最后,他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手将密报递给了对面的于谦。
“于爱卿,你也看看。朕本想让他去兵部那潭深水里学学怎么凫水,结果他倒好,直接把抽水机给带过去了,这是打算把整个池塘的水都给抽干啊!
于谦接过密报,仔细阅览。
当他看到兵部尚书张英等人如何联手刁难。
又如何**源一夜之间拿出《论北境军需水陆联运三步革新法》彻底镇住时。
即便是他这位素来沉稳如山的老臣,眼中也忍不住闪过一抹惊艳与赞叹。
“好一个水陆并举,分段总包,三司会管!
于谦抚须赞道:“此策,不仅仅是解决了边防补给的难题,更是三管齐下,招招都打在了朝廷积弊的要害之上!
他抬起头,看向朱瞻基,目光灼灼地分析道:“陛下请看。这水陆并举,是术,利用漕运,降本增效,此乃经世致用之学,可见其务实。这分段总包,是利,以重利驱使商贾马帮,化阻力为助力,此乃驭人之道,可见其心智。而最关键的,是这三司会管!
于谦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兵、户、工三部,向来各自为政,遇事推诿。江源此举,成立联合调度司,由他亲自总揽,等同于是在三大部之上,又安插了一柄直属于他,或者说,是直属于朝廷中枢的利剑!从此,权责分明,令行禁止!这哪里是少年意气,这分明是老成谋国之言!
朱瞻基听着于谦的分析,脸上的笑意更浓,只是那笑容里,带着七分欣赏,三分酸涩。
“是啊,老成谋国……朕这个皇帝,还在为如何平衡各方势力而头疼,他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就已经在想着如何为朕,为这大明,革除弊病了。
他长长叹了口气,靠在龙椅上,语气复杂地说道。
“于谦啊,朕有时候真在想,这江家父子,究竟是上天派来辅佐我朱家的,还是派来时时刻刻提醒朕,天外有天的?
“他父亲在美洲,打下了一片比大明本土还大的疆土,金山银山往回搬,逼得朕不得不加封。他儿子在京城,朕让他入主兵部,本意是让他知难而退,安分几年,结果他反手就把兵部这帮老油条的脸,打得噼啪作响,还顺手递上来一套让朕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都挑不出毛病的革新之法。”
“你说朕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很憋屈?”
这番话已是掏心窝子的君臣之语若是换了旁人早已吓得跪地不起。
于谦却只是平静地站起身对着朱瞻基深深一揖。
“陛下臣以为此非憋屈此乃大明之幸陛下之幸!”
“哦?”朱瞻基挑了挑眉。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为何是臣提议让安国公入主兵部?”于谦问道。
朱瞻基想了想道:“你当时说兵部那群老臣暮气沉沉需要一条鲶鱼进去搅动一番。江源年轻气盛背景又深正是最好的人选。”
“正是。”
于谦点头道“臣当初便有两种设想。其一安国公若是庸才凭着镇国武王的余荫或许能在兵部混个脸熟但终究会被张英那些人架空磨平棱角从此泯然众人对朝廷再无威胁。陛下也可就此安心。”
“其二”于谦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安国公是如镇国武王那般的不世之材……那他进入兵部便如龙入大海!张英等人非但困不住他反而会成为他彰显才能树立威望的踏脚石!”
“如此一来兵部这个盘根错节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就会被他从内部撕开一道口子!他要推行革新就必然要触动旧有利益必然要与那些老臣对上。而他想要赢
“他做得越多得罪的人就越多就越需要陛下的圣眷他越是锋芒毕露就越是将自己与皇权牢牢地绑在了一起。陛下您看他如今这套方案要成立三司会管要总揽大权若没有陛下的首肯他寸步难行!”
于谦的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朱瞻基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恍然大悟!
是啊!
他之前总是将江家父子视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