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将月去

16.第十六章 分歧

小说: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作者:

将月去

分类:

穿越架空

两人平安回来温知瑶就满意了,还用得着好消息,她道:“看母亲和四姐姐回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徐氏笑了笑,“你呀,就你嘴甜,咱们先进去。”

今天出门,徐氏穿得装重,里一层外一层,中午这会儿还有些热,出去大半天,现在只想在家里坐会儿躺会儿。

温知瑶点点头,徐氏快步走在前面,她又去拉温知雅的手,“四姐姐,到底什么好消息呀。”

温知雅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

徐氏没有同她说,只是喜形于色,高兴得紧。而且温知雅性子宁静,不像妹妹那么爱说爱闹,故而没问。

温知瑶在心里猜了好几个,有什么好事儿?难道要带着温良玉做什么,还是说她爹要升官了?可又觉得不太可能,官员夫人之间的宴会,大抵和温良玉无关。

到了正屋,温知瑶跑去给两人倒水。

林氏宁氏也过来了,前些日子因为忠勇侯续娶,林氏连门都不出了。

对于林氏来说出门赴宴还新奇,只不过这是当家主母才能做的事,她只是妾室,像这种场合还轮不到她去。

除非像温良玉在静川时,徐氏没跟着才让宁氏打理这些,若是主母在,妾室出门赴宴,说出去也让人笑话。

林氏看了看温知雅,见她好好的,也是笑着,这才放下心。她问:“大娘子,今儿可一切顺利?”

温知瑶道:“小娘,这还不好说?看母亲这般高兴,那自然是顺利。母亲还说有好消息呢,非要等着都在才肯说。”

徐氏喝了口茶水,笑着道:“家里有喜事,这还多亏了你们,自然得人齐了才能说。宴会挺好,好些花,都是没见过的品种,也是开了眼界。今儿孙夫人同我说,那日送去的点心好吃,正巧赵家有个点心铺子,问我要不要出个方子跟着做生意。”

孙夫人提了一嘴,让徐氏回来好好考虑。

在黎阳那边点心随处可见,各家都会做,无外乎有的家里做的好吃,有的家里做的难吃。谁家出去买呀,自然也没当回事儿,没想到到了京城,却能派上用场。

徐氏道:“孙夫人还特地说了,那个咸口青团最香,还有鲜肉的点心也好吃。”

徐氏当时和孙氏说回来商量商量,可心里已经点头了,铺子是人家的,能跟着合伙做生意已是天大的好事,至于别的,都好商量。

温知瑶心道,这怎么不算好事呢?这可太好了。若是成了,那岂不是说以后家里又多了一笔进项,月钱多,银子多,水涨船高。

温知瑶眨眨眼,说道:“这也太好了吧!”

徐氏道,“这还多亏了知瑶,要不是知瑶,也想不到送点心。”

温知瑶笑着道:“我只是嘴馋,碰巧撞上了。那家里可以再做些,给孙夫人送过去。”

孙夫人还蛮有眼光的,咸甜口可比光甜或者光咸好吃多了,她还喜欢吃肉松小贝肉松蛋糕,只可惜不会做。谁让她只看过做蛋糕视频解压,但没试过,那就没办法了。

但是有了这肉松咸蛋黄馅儿,做别的就好说了,就比如说可以包粽子,日后还能做月饼。

这蛋黄放在月饼里也好吃,如果是喜欢咸甜口味的,还有腊肠,这些她都吃过,也都喜欢。

徐氏点点头,“是得送些过去。”

孙夫人以诚待人,她们也得拿出些诚意来,这样也好谈后面的事。

徐氏脑子里有几个模模糊糊的想法,等和温良玉商量过后,若温良玉也点头,那就先把方子理出来。

自家做点心,放多少面多少油都是估摸着来,没个章程。

然后再和孙夫人商量该怎么合伙,赵大人是温良玉的上峰,温家可以让些利,这些都好说。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想着送合心意的礼物,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大的惊喜。

孙夫只是人提了一嘴,徐氏就忍不住想以后的事,若点心卖得好,分给温家的银子多,家里的进项就多,没准能给家里人多些月钱,再给家里添置几样大件。

买几个下人,门房缺一个,而且厨房也得多个人。

徐氏脑子里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来京城后就在家里不怎么出门,也不觉得京城和苍山有什么太大不同,不一样吃饭睡觉过日子,如今却是显出来了。

京城的夫人娘子们爱赏花赴宴,擦脂抹粉,而且还都打理家产,做着生意。家中资产一点点累积,都有不小的财富。

今儿见的各个大方,也能干。

徐氏如今看见的,不过冰山一角,更大更富硕的盛京城她还没见过。

若是在苍山,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宁氏很高兴,家里好女儿就好,怎么着都是一个机会,不管日后点心卖的好不好,总比是什么都没有要强。

林氏在一旁没作声,她后知后觉地想,青团是她做的,里面的馅料是七姑娘想的,如今倒成家里的。

给方子家里其实也无妨,左右都是一家人,她有儿子,家里好孩子们才好。只是凭什么被赵家白白占去一份?既然卖点心能赚钱,为何不在家里自己做。租个铺子,请两个伙计,然后自己卖黎阳的点心。

这样岂不是更好,不然,还得把赚的银子白白分给别人。

林氏看众人高兴,就没说,而是道:“行了行了,别光顾着高兴,大娘子也出去大半天了,早该饿了。”

不管徐氏,温知雅也出门了呢,林氏也心疼自己女儿,先吃饭要紧。

饭菜早就好了,有道是早春吃春饼,除了温知瑶说的那些菜,王大娘还煲了鸽子汤,味道极好。

宁氏本想帮女儿裹春饼,但温知瑶要自己来,一张饼两根葱,两筷子京酱肉丝一筷子炒合菜,最后又放了块糖醋里脊。

裹得平整方正,晶莹的饼皮还能看见里面的菜,青色的是韭菜和小葱,酱色的是肉丝,黄色的是豆芽合糖醋里脊,送进嘴里,饼皮柔软菜嫩,豆芽很是清脆。

肉丝微甜,糖醋里脊酥脆解馋,其他咸口正好解腻。屋内窗子都开着,春风也吹进来,这个时节吃这么一顿,当真是舒坦。

以往温知瑶不爱喝汤,但今儿喝了半碗鸽子汤。

徐氏和温知雅出门一趟,这会儿也饿了,自己卷了小饼,两三口就是一个,“这饼和以往的也不同。”

温知雅点点头,“好薄好软,好似宣纸。”

温知瑶解释道:“这个是饺子皮摞在一起擀的,做得快,而且不那么硬。”

温知雅笑了笑,“太硬的是不成,七妹妹牙受不住。”

温知瑶现在在换牙,门牙已经掉了。偶尔吃东西,中间那块是多出来的。

众人眼里带了些笑意,温知瑶咳了咳,“四姐姐你笑话我!”

温知雅瞪大眼睛,“我可没有,妹妹误会了。”

温知瑶又咬了口饼,这回用得力气大,徐氏怕她伤了牙,赶紧打圆场, “好了好了。”

姐妹俩关系不错,徐氏也乐意见得,今儿的饭菜好吃,清淡又有滋味。若是知意也这么懂事就好了,姐妹相亲,该有都好。

吃过饭,时辰已经不早了,温知瑶和宁氏回了屋子。

宁氏道:“好事儿都是接二连三的,这回家里也多了笔进项,等大娘子问馅料都放啥,你说清楚了。”

蛋黄肉松馅儿是温知瑶告诉王大娘怎么做的,尝着味道来,再重新做,还要写方子,王大娘未见得能成。

温知瑶乖巧点头,“我知道的,一会儿我就写。”

王大娘兴许忘了,但她记得,得知方子能赚钱,温知瑶也很高兴。

说实话,以温家的家境和温良玉现在的官职,卖方子是最省事儿的。不过听孙夫人的意思,赵家不买秘方,而是拉着温家合伙做生意,这可比她们去布庄卖花样子赚的多多了。

真要成了,以后每个月都有银子,不管多少都是进项,也不用费啥心思。

不用费心思最好,温知瑶不禁想起了远在苍山的祖父母。二人只做杂货小生意,因为温良玉出息,做生意容易了许多,不过也只限于在小县城,往外走就难了。

京城和县城自然是不一样的,做生意有许多弯弯绕,有人带路还不好。

至于赵家会不会诓骗方子,温知瑶觉得不至于。

赵大人官居三品,又同朝为官,何至于骗温家一个方子,反倒有结交提携之意。

等到傍晚,温良玉终于回来了。

温良玉看起来有些疲惫,这两日朝中事多,他是不用上朝,但是这个上奏那个上奏,工部的事儿就多了。

他在的营部是工部,另设有水部田部等,朝中有几处宫殿要修缮,要从户部拨银子,几方推诿,麻烦极了。

其他营部有事他得空也得帮忙。

很多东西是温良玉从前没接触过的,得从头学。上了年纪,精力比不上年轻人,他上头还有郎中,都是比他年轻的。他不想混吃等死,只能做下去,这一日都累得不行。

到家之后,温良玉喝了大半杯茶,徐氏看着有些心疼,直接吩咐丫鬟去厨房,让王大娘再做些春饼。

菜多弄些,好让温良玉吃得舒心一点。

温良玉:“不必费事。”

徐氏:“这怎么能叫费事,老爷上职辛苦,回来就该多吃些,喝些热汤,舒舒服服的。”

看温良玉累极了,徐氏也没急着说赴宴的事,而是先张罗开饭。

温知瑶中午吃得多,晚上就要了半碗粥。

温良玉用了不少,吃了一半,胃里舒服多了。徐氏看他慢了下来,这才道:“我今儿带着知雅出门赴宴,宴会上人不算多。后头孙夫人找我说了会儿话,问咱们家的点心方子,赵家正好有间点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