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入潼关

第一百七十三章 阶前众壑深

小说: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

入潼关

分类:

穿越架空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的黄历上写着宜访亲会友,忌斋醮祭祀,但终日也不见阳气回升,惟有大雨倾盆、雷鸣阵阵。这场大雨从五天前就开始下,雨势浩荡绵延至今,竟是一点也没有要放晴的意思。

广州城本就是一处风水绝佳之地,朱雀是南边的珠江,玄武是北边的越秀山,青龙白虎就是西江和东江两条水路。如这般东南西北四至之内为主城,这已经是千年不曾动摇的定则。

然而苦于城中水网密布,连日的暴雨涨水反潦内城,已经有多处低洼地带传来水淹的消息,几处出入城的水门更是正被尽力拓宽,只求能多排出水患,再这么下去广州城就要被水淹了。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哦不对,应该说是被天然和尚巧妙预言到的大雨,江闻也只能感叹那句“大雨将至

此时的江闻正带着徒弟们撑伞前行,踏过脚下泥泞不堪的悠长街道,挥开眼前蒙蒙漠漠的攀升水汽,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城中心方向走着。

不管天气怎么出乎意料的恶劣,誉满两广的骆老英雄金盆洗手大会,仍决计不会择期另办的,为了此事从天南海北赶来的武林人士,平日里自诩三百六十日见惯风刀霜剑,也不见得就怕了这种鬼天气。

“走快点徒儿们,去晚了就赶不上热闹了。

江闻站在街角,终于望见了深宅大户的金刀骆府。

那儿的门前已经高搭天棚三丈六,十二队额高而窄、眼大能转的醒狮队伍。伴随着锣鼓擂响,十二队舞狮人马抖擞开南拳架势,踏在桩阵上腾、挪、闪、扑,狮相活灵活现、引人注目。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有着些许傩戏的意味,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此风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只见醒狮们互不相让,正你争我赶地攀上数十人的“叠罗汉,沿着五六层“人山底层踏肩而上,开始争夺着盆中的水青z

随着争斗白热化,外行人自然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城中居民无视天降大雨也要围在府门前看热闹,纷纷品头论足哪头狮子能拔得头筹,又有谁能大放异彩。

大雨虽然冰冷,却浇不灭围观的热情,骆府似乎巧妙利用这个法子,避免了今天沦于门前冷落、自娱自乐的危机。

同时,对江湖人士而言,狮子动作中的“睁眼“洗须“舔

身”“抖**”看似憨态有趣,实则威勐刚劲玩闹中隐约透露出的南派武学底蕴。这些骆家弟子的醒狮大显身手,已经足以震慑住想来惹是生非的人士又显得含威而不露确实是一个好点子。

“师父我们看一会儿再进去吧吧。”

傅凝蝶不自禁被舞狮表演吸引住此时打着伞小心翼翼生怕雨水弄脏新衣服一边扯住江闻的衣角说道。

“正好我也要等人。”

江闻在街角停住脚步带着徒弟避入了檐廊下面的酒家远远观望“正好看看今天都来了什么人可别让他们抢了咱的风头。”

“嗯!”

傅凝蝶对于出风头这件事十分认可顿时连抱怨下雨都忘记了。

今天不仅是傅凝蝶就连平时穿着朴素的洪文定和小石头今日也都穿着一身江闻特意定制的侠士服。

和寻常江湖中人短衣顶笠的形象相反三个徒弟腕护皮革、足蹬窄靴的模样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却看着整洁利落英气勃发。这套衣服全作腰封紧束、玄衣窄袖的打扮一眼可见的丝绸材质既具武者的风貌又不失名门气质——这些都是江闻从后世京剧服装中吸取来的元素就为了看上去不同凡响。

人靠衣裳马靠鞍骆府为了保持体面如此下功夫江闻自然也不会毫无准备而来。

前期铺垫宣扬了许久的好名声再加上如今与众不同的气势外形就是为了确保这第一次在江湖盛事中出场的武夷派能够母庸置疑地抢尽了风头给这三个徒弟铺好路。

但风头要怎么出本身也是一个深奥的学问在江闻眼中这跟走红毯的区别也不大。

作为今天立志成名的毯星如果江闻他们早早赶到场内宣扬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武林人士哪里听说过什么“武夷派”

这样出场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要把握好否则人少势单的武夷派更大的可能是沦为背景板后期只能混在人群里鼓掌叫好。

因此江闻他们想出风头就一定要在足够晚、却又不失礼数的时机到场。到那时候来的人也多了朋友故旧也都进场了才能妥善利用前段时间结识的武林人士把名气一炮打响。

此时骆府人来人往唱名的人换了三批嗓子都快冒烟了往来的宾客还是络绎不绝屡屡一有重量级嘉宾到场就会引发阵阵轰动。

时机在于等待酒家门口观望踟蹰了一会儿后江闻终于听见一个熟悉的

名字。

“报!兴汉帮范帮主,携高徒四人前来道贺!

只见须发乱糟糟的范兴汉对着四周拱手,虎背熊腰十分威风,很快领着四个同样身材的弟子,跨过门槛而去。

兴汉丐帮在湖北那是赫赫有名,时任帮主范兴汉也是江湖有数的好手,即便江湖上武无第二、未必人人都佩服他的武功人品,但光凭这个帮主亲自远道而来的情份,武林人士们就不得不暗暗称奇。

江湖上免不了有靠左脚踏右脚的地方,到场的宾客来头越大,所代表的情面就越大,送上的情面越大,主人公当日的派场也就越大,故此骆府弟子唱名再辛苦,也必须扯足了嗓子喊着,把今天东道主的气势宣扬出去。

“报!铁胆庄周老英雄,携庄中弟子三十二人道贺!

随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威严老者开路,场内武林人士中又是一阵低呼。

铁胆庄在西北的刀厂闻名遐迩,庄主周仲英又是纵横江湖已久的老前辈,早年刀法棍术所向披靡,年老之后练得一手例不虚发的铁胆,武林中人可谓是家喻户晓。

更重要的是物以稀为贵,身处西北的周仲英亲自前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老**马守应病故之后,这位连清廷在西北都要敬重一二的武林实力派,正是真心实意想来共贺盛事。

“报!青旗帮杨帮主,携门人三十六人来贺!

骆府之中的人群开始了窃窃私语,但蕴酿许久都没有惊呼声,显然是因为青旗帮的量级不如先前两个门派,甚至有些说不出的抵触。

和前面两派相比,青旗帮崛起不过十几年,倚仗着内河漕运之便利广招门徒,短短时间势力就遍布了长江、黄河沿岸,风光一时无两,可惜自身根基不牢,又总有些不通江湖道义的举动,如今并不是很受欢迎。

毕竟道上敢言规矩体统的,都是老成得利、占尽先机之人,这些渊源较长的门派面对着这种汹汹而来的后起之秀,哪怕身处自诩代代后浪推前浪的江湖,也不免要加以白眼与排斥。

因而这场江湖盛会对于青旗帮来说,也是进一步融入武林的大好机会,今天的风头他们也是志在必得。

只见随着唱名之声落下,瓢泼大雨中勐然浮现出一道丈余的旗影,狭长青旗迎着狂风飘舞如飞,耸立在视线朦胧的半空之中,不时发出阵阵铜铃之声。

按说如此高的纛旗极易吃风,沾水更沉,常时怎么也得四五名汉子挽住绳索,从四边方位拉扯固定才能稳定举起,何况今天风雨如晖,本应更

加沉潦难行。

但此时这杆惊人的纛旗只靠一名铁塔般壮汉的双臂扛住,就稳稳地冒雨而来。青旗帮一行三十六人全都赤膊上身、皮肤黝黑、目光炯炯,已然将府外世界骇人风雨视若等闲,令人惊叹。

“好大的气派!好大的面子!”

江闻躲在一旁倒吸一口冷气,江湖上果然人才辈出,居然能想出如此惊世骇俗的登场方式,既夸耀了武力又送来了门面,端的是堂皇大气。

“师父,我也可以试试。”

小石头目不转睛地看着铁塔般的黝黑壮汉经过——基于他一以贯之的粗糙审美,小石头显然对这种赤裸裸的力量表现出了难得的兴趣。

“试什么试?当个搬砖小旋风吗?”

江闻假装嗤之以鼻,实则心里懊悔不已———早知道自己就先订做一头铁犀牛,今天扛上门来作为贺礼了。

对于青旗帮,江闻其实也委托了关帝会的乞丐去打听过消息,知道面前这名铁塔般的帮主,江湖诨号就唤做“铁塔”,标准的人如其号。

江闻向来笃信世上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青旗帮崛起于微末之间,十几年前据说只是一帮三峡到湖北的纤夫成立,帮名所谓的青旗,也指的是险滩行船时指挥方向的旗帜。青旗帮的老帮主早已隐退,两月前正式传位给眼前这名莽汉,此次胸怀扬名力威、别开生气的想法,做法果然也与众不同。

许多门派轮番登场,很快又有重量级嘉宾。

“报!嵩阳派白掌门,携门人三十九人道贺!”

人影未至,骆府之中已经传出了一片出声问候之声,显然嵩阳派的人缘要好过先前。

可惜有青旗帮的人珠玉在前,这样的响应声显然激不起太大风浪,眼看风头不够,就要泯然众人矣。

江闻也不禁有些犹豫,连小石头都学会了亢龙有悔,自己再这么等下去万一等的人没准时来,最后赢不过青旗帮,谋划已久的风头保不准可就丢了。

就在他两相犹豫间,骆府里忽然响起一阵阵难以抑制的低呼,众人似乎被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所惊慑住了。

江闻循声望去,只见嵩阳派的弟子环绕之中,正昂首阔步走着一位须发花白的雄壮老者,项间一串朝珠随步而动叮当作响,胸前补子酷似绣彪图桉,当即就能推断出是一名六品武官。

要知道清廷设置在地方上的官员中,知府一般都是五品官,各处的道台才是四品,像这样六品的武官即便不算高,在地方上也是举足轻重

的人物了。

“这不是白掌门吗?怎么忽地得了官职?!”

这样的疑问从无数人脑海中响起,又从无数人口中不约而同传出。

江闻皱眉和洪文定对视了一眼,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是清廷六品的蓝翎侍卫,他们当初追杀过我和我爹。”

“嗯,和当初**马家的那位陆大人一样。嵩阳派居然有这样的门路,还真了不得啊……”

清朝皇宫中设置有1000多名侍卫,这些侍卫有不同的等级和工作岗位,最普遍的就是蓝翎侍卫,这一级别的侍卫有900多人,负责皇宫最外围的警卫工作,他们也进不了内宫。

然而不要小看最低的蓝翎侍卫,这些可都是六品官,比地方上的知县大人还高一级,清廷一旦派到地方,往往就代表着皇权的直接降临,意义非凡。

江湖中人不服管教、桀骜不驯是不假,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