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穿成公主的我登基了 长安的飞鱼

23. 第 23 章

小说:

穿成公主的我登基了

作者:

长安的飞鱼

分类:

现代言情

“今年的冬日,实在来的太早了。”

又是早朝散后的议事厅,殿中炭火烧得旺,虽说要节俭用度,但也不能将至关重要地几位朝中重臣冻着了,所幸聚在了一间屋子,设了好几件桌案一同办公,皇后和公主也在此处方便参议政事。

殿中暖和还如同秋日,殿外却又飘起了小雪,荣晞将窗户支起一小扇,看着外面飘飞的碎雪,感受丝丝沁人地寒意,操心起城外的流民。

“前几日,本宫回府,碰到第一批入京的流民。”

易皇后写字地手一顿,“庭道关兵败不过半个月,车骑将军的援军还未至嘉峪关,流民这么快便入京了?”

“樊篱第一次叩关至今已两月有余,流民若第一次兵败便向内迁徙,如今能至京城也实属正常。”

听到公主和皇后对话的易无璇易大人搁下笔,“皇后娘娘,公主殿下,边地的民众被吓破了胆子,一有战事便内迁避难是常有的事,但大多数人只会内迁一道关隘,毕竟长途跋涉所耗甚巨,公主在京中遇到流民应当只会是极少数情况。”

如今的易大人正儿八经可称作宰臣,在这议事厅也是数一数二说得上话的人物了。若非之前收到了举报骠骑将军赶流民内迁的帛书,她就真的要信了。

王世庸接话,“如今向京畿迁徙的流民还是少数,但庭道关兵败内迁,对民心是一次沉痛的打击,之后必然会有更多的百姓以流民的身份,涌入京畿道。”

“京兆尹昨日去下官府上拜访,询问过此事。”京兆尹管辖京畿内务,最是忙人一个,此时不在这里,“今日来议事厅正欲同诸卿商议,想听听诸位的想法。”

易皇后放下笔,提起一侧袖摆,将手摆在椅侧扶手上,身体也靠上去。

“庭道关地广人稀,却也有登记在册五千余户。庭道关兵败,即便樊篱骑兵泯灭人性,我大燕百姓却也不会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必定会向中原地区逃窜。可有嘉峪关内地方州郡的太守刺史上报流民情况?”

如今的皇后,比半月前端庄整肃的模样看起来鲜活多了,在外男面前这般慵懒的倚着扶手,应该是她以前绝做不出来的动作。

言语也落落大方,字字坚定,已有了几分上位者说一不二的气度。

王世庸气定神闲,毫不心虚地向易皇后一拱手:“回娘娘的话,边关战事是首要紧急之事,附近州郡属官可能一时半会儿无暇顾及,便耽误了。中书省尚未接到有关流民情况的奏报。”余光都没有特地瞟荣晞一眼。

“既如此,便只能做最坏的打算。边境官员无暇顾忌的事,我等安坐京城之内,便不能不造作谋划。数以万计的百姓沦为流民,尤其实在如今战事未平,局势动荡,民心不稳的时期,一定要慎重看待。”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嘉峪关如今是战争一线,不止庭道关的五千余户百姓,庭道关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平民,选择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前往中原躲避战火。”

“其中,会有一部分人投奔中原的亲属,颇有家资者也会在他地购宅买地,重新落户,但更多的百姓无所依仗,只能沦为流民,如果朝廷不能尽快安抚这大批流民的情绪,恐怕会有很多人选择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动摇中原地区的安定。”

“如今车骑将军带兵去驰援庭道关,京畿道兵力有所欠缺,却不能让大量流民进京,太容易出乱子了。”

“大多数百姓都是朴实的,所求不多,只要让他们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撑到战事结束,其实就好了。”

荣晞觉得有些冷了,将窗户放下关好,轻叹一口气:“还得保证不被冻死,如今刚入冬月,京城已经是第二场雪了,今年冬季想必格外难熬。”

这话倒是提醒了王世庸,吩咐一旁跟着的侍官:“记一下,大雪天让禁军增加南北平民区的巡查力度,另外让钟大人做好今年有雪灾的应急准备。”

天子脚下是整个大燕最安稳的地方,先帝能荒废国事沉迷小众爱好,这些个大臣都不会是无能之辈,荣晞自然不必担忧京中百姓的安危。

“濮阳想着,若能从嘉峪关到京城一路上,沿途关隘设立避寒的草棚,能让他们相拥取暖,同时施粥给人些活命的机会。想来大多数人会观望着,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太远,不会大举涌进京畿,也不宜生乱。”

“公主年少,有仁善爱民之心,然这场战事消耗国力,一豆一粟本就是精打细算地花,要供给将士们早日平定战乱的,若挪出太多供养流民,能不能安抚百姓尚且不提,军饷不足定会折损将士士气,若将战事时间延长,岂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出言的是户部尚书秦大人,为何特意提及呢?前几日在宫中从皇后口中听到自己去户部那封地粮食换银子的事,便让人小心地去查了,这段时日进宫拜见皇后的命妇着实不少,但也让她锁定了人选。嘴巴漏风,心思不干净地,应该就是面前这位美须髯的中年文士,户部一手遮天的主官。

荣晞一副受教地表情,为自己的天真郑重致歉:“秦大人言之有理,濮阳受教了!”

皇后有一搭没一搭地瞧着,见状开口帮荣晞解围:“公主年少,想法稚嫩了些,但担忧的事并无道理,仗要打,那么多流民却也不能放任他们活活冻死饿死,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数万活生生的人,总不能边疆的战事平定了,中原腹地又流寇四起,扰人不得安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代赈灾最合适的办法可能还就真是以工代赈,只是如今战时粮食紧缺,天寒地冻的又无法让百姓种粮食获取收获。可能只有把自己卖给军队去出生入死,才是唯一能活下来的路,只是她要不要开口呢?

不过荣晞也无需考虑太久,官员中不乏聪明人,怎么会想不出来,气质温润的王世庸开口:“如今正是战时,国库有限,一切物资供给都是优先保障军中,正好军中缺人,不如沿途设立征兵点,不拘是在籍百姓还是流民,愿前往前线作战者,皆发些粮食衣服,让他们留给家人活命之用。”

“如此一来,也算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荣晞感受到窗外传来泾骨的寒意,阖上窗沿,走至碳火边取取暖,锦瑟适时递上一杯热茶暖暖身子。

“京畿地处中原,先下便已然需要炭火取暖了,边境之地只会更加苦寒,不知运往前线的辎重,可备足了御寒的衣服?”

问到户部所掌管的领域,秦大人及时开口回话:“此次战役征兆的皆是在册府兵,他们都有应对战事的经验,应当会自行携带裘衣。”

“应当?”闻言皇后锋利地目光就射了过来,作为这个宫廷新的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