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天王撞巨星 佛罗伦刹

12. 难道人生就该这样吗?

小说:

天王撞巨星

作者:

佛罗伦刹

分类:

现代言情

李晶晶念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提前透露了公司向文一越索赔的金额。

姥姥姥爷的理财取出至少需要半个月,文书记还有处小公寓可以挂出,舅舅能拿出五十万...

还差一百五十万。

如果说国外的那对母女不能算是文一越的责任,那文家一定是他责任所系。

文一越向他们表达了感谢,也阻止他们为自己筹钱,同时,他开始着手在本地就业。

省级理科状元的头衔比音乐版权难偷,文一越靠着文书记学校的人脉,给领导家高三的孩子做集训。

面对面上了一个月的课,也没人认出他是明星,倒是班友群里传遍他做家教赚外快的事。

文巨星降级成文老师,不过一个月。

高考占用考场,文西宝本来要和朋友出去玩,结果被文一越扣在家里写错题。

“哥,你就别为难我了,我算过命了,高考不是我人生的主场。”

“错题抄完再说话!”

这一个月文一越没有上网,不知网络舆情如何,倒是汪福敏跟他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朱琥珀的妈妈居然自己认得回家的路了!

生活里这些可触到摸的美好,足矣冲淡网络上虚无的痛苦。

文西宝乖乖抄完错题,趁着上厕所玩了五分钟手机,决定还是不告诉文一越网上的情况了。

文一越又不是大明星,没有死忠粉为他冲锋陷阵,舆论一边倒骂他是软男渣男。

姥姥姥爷白天各有各的生活,文书记去监考了,由文一越负责喂饱文西宝和文二狗。文一越在外多年,只学会了下面。

他点了两道菜,给文西宝下了一把挂面。

他在锅前煮面,文西宝想起文一越对自己学习的苛责,欠欠地问:“哥,你有多少粉丝?”

文一越一本正经地回答:“粉丝经济是娱乐工业的产物,在工业化体系下,从艺人到粉丝,都会被符号化看待,这是资本对人的异化。”

“哥!文二狗把外卖打翻了!”

文一越离开锅,从文二狗嘴里抢来剩下的半盆菜,“凑合吃吧。”

“哥!水扑锅了!”

“你就不会关火吗!”

“我怕火,你忘了?”

菜里扮着文二狗的口水,面也坨了,让高中少女越吃越难过。

“哥,你在外过得到底是什么苦日子啊。”

“放心,你也会过上苦日子的。”

“哥,要不然我请你吃肯德基吧。”

“你哪里来的零花钱?”

文西宝有过用他爸信用卡豪掷八千买明星小卡的光荣事迹,自那以后,文家严格管控着她的零花钱,并且叮嘱文一越也不要偷偷给他花钱。

“胡天王给我的。”

“胡天王?你还跟他有联系?”

“对啊,我俩有微信。他每年过年都给我发大红包,还不让我告诉家里人。”

文一越受了刺激,立马给文西宝打了五百块。

“胡天王都是两千起的...”

“微信红包最大只能发二百,哪来两千的红包!”

“十个二百的红包,不就是两千吗?是吧?我数学不好你别蒙我。”

多亏舅妈回来接走文西宝,及时解救了文一越的精神健康。

文一越躺在床上,嘴里叼着冰棍,手里拿着薯片,眼前飘过两个字。

难道...

难道人生要就这样了吗?

因为一条路走不通,所以就要去走另一条自己不喜欢的路。

所以人生该就这样了吗?

「文一越,等你合约到期,我自己开公司,我只签你。你想做什么样的音乐,就做什么样的音乐。」

八年市场的流行换过一波又一波。

说唱大热的时候,文一越做枪手为别人写过说唱旋律。

苦情歌大热的时候,他也做枪手为别人写过苦情歌。

现在神曲大热...

人们对编曲、旋律的要求越来越低了,但对精神共鸣的诉求越来越高了。

文一越还记得当初那个白头发音乐老师对自己说过的第一句话——

音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诉求而存在。做音乐,要先明白什么是人。你视线里众生平等了,你的音乐才会受人喜欢。

文一越的耳边响起扑锅的声音,响起文二狗的叫声,响起文书记的广场舞伴奏...

家里有他用过的旧吉他,他立马抱起吉他,指尖扫过琴弦。

有了旋律,歌词几乎呼之欲出。

写完这首歌,文一越心情大悦,以至于晚上同学聚会,他欣然前往。

来了这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古往今来那么多案例,还不足够说明雪中送炭是美谈、落井下石才是常态吗?

文一越高中时还有文理分班,理科班男生人数占至少三分之二,同学聚会亦是如此。

当年垫底的混混和中坚力量推杯换盏,仿佛过去的彼此歧视不曾存在。

“文老师...”

“你们别这么叫我。”

同学们面面相觑:“那咋叫?”

沙海在一个月前受了文一越的气,当场报回来后,现在已经单方面冰释前嫌了。他语重心长地为文一越解释:“文巨星,大家也是知道你处境不好,想说聚一起看看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能帮得上忙的,不叫你文老师,哪怎么叫你?”

“文一越。”

聚餐地点在沙海岳父投资的日料店,隔音效果几乎等于无。

隔壁包厢一人听到凤凰变成山鸡的文老师,还敢瞎摆架子,也忍不住站在文老师的对立面了。

不就当了个理科状元,又不是全科状元,年收入加起来是全桌垫底的,瞎摆什么架子。

“小胡总,这清酒不错,这清酒真不错!跟我在日本喝得一模一样,你也来一杯...”

“嘘。”

当地的领导和老板都知道,小胡总代表的是胡建山大胡总,把小胡总哄高兴了,他回去跟大胡总美言两句,又是上亿的收入。

“小胡总,我们这个溪山智慧生态二期项目呢...”

“我得赶紧尝尝这酒。”

胡逢宴借尝酒打断了对方的话,心理已经把胡建山十八代祖宗问候了个遍。

溪山智慧生态,是中海创投相应国家政策投资的一项卫星项目,投这里最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占有中部省份市场,盈利并非首要目标。当地景区运营方做烂账一事,胡建山人在病榻闭着眼都能想到,等到在当地核心项目开始进入稳定盈利期后,公司就会慢慢退出这些卫星项目。

虽然说是被打入冷宫的项目,但是季度追踪的过场必须得走。

胡逢宴已经忙成狗了,原本不想来,但现在是第二季度结尾,胡建山使唤不动公司的老家伙们,只好哄着亲弟弟出马。

和胡逢宴一起来的,还有审计公司的刘总。刘总在来的路上就跟他打过预防针了,这个项目纯粹是中海送给当地政府的礼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一旦他们要起钱来,决不能答应。

这不,还真让刘总说中了。

一期的财报还没看到,已经开始向他们讨要二期的投资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