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辞凤冠·和知县一起斗地主 岁岁重火

20. 第二十章 朝廷严查海上私运

小说:

辞凤冠·和知县一起斗地主

作者:

岁岁重火

分类:

穿越架空

数日后,陈棼回来了,回家的时候满面喜悦,应该是生意场上十分顺遂。这时候王娥忙倒茶给他,陈棼接过茶就喝,王娥说:“看老爷这么高兴,老爷这次出去是赚了不少吧。”

“这次比以往卖的都好。”陈棼毫不遮掩地说。

“老爷,这次我让他们做一桌子好菜,咱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好好聚一聚。”

陈棼一听很高兴,说:“聚一聚也好,以后我忙起来,就是想聚恐怕没机会聚在一起了。”

王娥吩咐厨房做菜,饭做好后,一大家子分坐开来,老夫人、陈棼、王娥一桌,沈四儿、春燕、夏姑一桌,几个孩子做一桌,期间有说有笑。除了过节,以及陈棼的母亲过寿,平时也很少会这样聚在一起。

太祖年间,江南一带承担着全国三成税粮,其中苏州、松江、常州三地就占全国粮税的亦一成六,而如今江南一带的粮税每况愈下,合计拖欠粮税上百万石,有些地区甚至拖欠粮税几十年,皆因当地乡绅富户多年来一直未缴够,官员与他们沆瀣一气,收取贿赂替他们编织各种借口逃税,比如将土地瞒报在免税户名下。

虽说赵棠用计将陈棼及各乡绅侵占的土地给收了回来,但其他县、其他州府均未做出改变,该不纳税的依然不纳税,侵占的土地依然握在乡绅手里。

朝堂上,皇帝要求加重税,遭到以樊阁老为首的文官们的反对,说:“如果加以重税,这些税势必会摊派在百姓头上,士绅一样该不缴纳还是不会缴纳。今年淮阳一代大雨连绵,已经造成十几万亩良田被淹,如果再加以重税势必要引起民变,税收不上来不是百姓的错,加以重税无异于’剜肉补疮’,请陛下三思。”

另有官员站出来说:“课以重税无疑加重百姓负担,陛下此举实乃‘政令乖张’。”

皇帝大怒:“朕就不信治不了他们。”

下朝后皇帝看着奏本上比去年还少的税收数额,往地上狠狠一摔,骂道:“这些文官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年来年年收不上税,必须对江南一带加税”。

王恩禄忙捡起来,站在一旁轻声说:“陛下,这些地方官员本身就是受益者,原先也曾清丈土地,却遭到了江南士族的集体抵制,应天府曾经强制士绅补税,并清丈土地,结果遭到反扑,不得不请求调离原职。所以这些官员帮着富户偷瞒粮税也是正常的,还能拿到好处。”

皇帝闭着眼缓缓说道:“朕把两京一十三布政使司交给他们,他们竟然养了一窝一窝的硕鼠,把朕的江山啃得千疮百孔。朕要治他们,他们竟然还骂朕‘政令乖张’。”

“呵呵呵”皇帝咬着牙一阵冷笑。

王恩禄跪在旁边劝道:“陛下是君父,臣子如同儿子,儿子忤逆父亲本该好好教训,可陛下想想,这些江南士族已经盘踞几百年了,互相联络,多个家族联姻,处置一个就会遭到一群反扑。这些事还需要慢慢的处理,不能操之过急。”

皇帝慢慢睁开眼,说道:“你说的对,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这是一群人的问题,而且这些人蛰伏很多年了。”

“陛下不要动怒,既然内阁拒绝拟旨,那就看看内阁后面怎么处理,处理的好了自然是陛下英明,处理不好自然是内阁的错。”

皇帝笑了,摸摸胡子,指着王恩禄说:“还得是你呀。朕不管了,让他们去折腾,折腾出事来朕就把他们送到午门一个一个杖毙。”

王恩禄说:“陛下乃天子,手握两京一十三布政使司,文武百官责任重大,理应替陛下分忧解难”

正说笑着,樊阁老来了。

皇帝看见樊阁老说:“阁老有什么事啊。”

樊阁老站在面前说:“陛下,臣是为了朝贡的事。”

“哦?朝贡有什么问题?”

“那些番邦年年来朝贡,拿着咱们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货物转身高价卖给洋人,洋人买的多了,那些番邦就不停的来朝贡要咱们的赏赐,咱们倒赔出去不知多少。就今年,有的番邦已经来了两次了,给的少了还赖着不走,陛下您今天刚打发走了一个。臣的意思是,必须严禁朝贡次数。”

“阁老说的是,这些个蕞尔小国一个个的都是些泼皮无赖,拿着大明来给他们赚钱。”皇帝有些怒气。

皇帝下达减免朝贡次数的诏令,内阁通过并拟了旨。

陈棼在江南士族面前只是个不入流的货色,那些江南士族在江南盘踞几百年了,势力庞大,犹如“土皇帝”。陈家也只是个近几十年才发迹的地主而已。

陈棼等乡绅攀不上名门望族,只能一门心思赚钱,钱多了才是他们的底气,干不干净那都是钱。

陈棼已经尝到私运的甜头,反正近几年倭寇也没来滋扰,只要船走得远,货就卖的远,那些个番邦小国缺什么就卖什么。

内阁官员交谈中,有官员说:“最近听说南方沿海一带有些人在海上偷偷私运货物卖到朝鲜、倭国,还有南下卖到东南一代的番邦。”

樊阁老责备说:“既然出了这些事,为什么不上报。”

内阁官员宋瑾说:“不是不上报,是现在还没抓到人,只有抓到人,有了证据才能定罪。”

内阁官员李居庆说:“看来不是空穴来风,既然听说了,那这些事就一定不会是少数,恐怕已经习以为常了。”

“阁老,我们是不是还要上表陛下?再出一个禁令,严查海上私运。”

樊阁老叹口气说:“海禁都多少年了,刚开始有用,吓唬了一些人,等过几年,谁也受不了钱的诱惑,肩膀上抗着脑袋到处做非法买卖。”

“这一次不能再放过他们了,那些小国年年来朝贡,明着把咱们赏赐的东西倒卖给洋人,还有这些商贩私底下海运,暗地里又把东西卖出去,都跟朝廷抢做生意。”

樊阁老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