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琚将盥洗盆放到木架子,扭头叫坐在妆台前的秦挽知:“大奶奶,水好了。”
良久无人回应,琼琚疑道:“大奶奶?”
走过去但见秦挽知端坐着似在发呆,妆台面上安放有一盒崭新的胭脂,青白色瓜棱瓷盒,小巧精致。
更重要的,“这胭脂和大奶奶前日用完的那盒一样。”
秦挽知恍然回神,停留在胭脂盒上的目光飘移了开,她压着眼帘,指腹摩挲在胭脂盒表面的棱纹。
来到妆奁台前,她便一眼瞧见了。谁放在这里的无需猜测言说。
秦挽知静坐看着发神,她实则没有和他提过。她想了想,那一日琼琚为她绾发,她是拿着打开了空盒的胭脂,恰逢谢清匀进来,她旋好胭脂盒盖,放在了妆台角处,等着到时清理干净。
眼睫扇阖,秦挽知放下了思绪,唇畔牵出些笑:“今日就用这个吧。”
“灵徽可起了?”
“起了,老夫人叫了去,让徽姐儿陪着用膳。”
秦挽知若有所思,没有去寿安堂。
太后是婆母王氏的小姑子,进宫面见太后一事,秦挽知与王氏陈明,从前王氏除却节日盛典不进宫,这次罕见地要一同前去。
因而,这日早上王氏秦挽知并小辈谢灵徽乘马车进宫。
慈宁宫里,团团和气。
“四娘怎看着脸色也不大好。”
秦挽知不解,怎用上了“也”字?
太后赋闲无事,在宫里翻看医书,琢磨医术,对药膳之类尤有见地。
她道:“那日我见着了仲麟,心有郁结的模样,你们夫妻俩倒是憔悴得相似。”
秦挽知感到意外。日日见到的人,反而是看不出面色有什么大变化,谢清匀近些日上下值规律,并非忙碌得脱不开身的时节。
王氏听这话忧急起来,探过身子正要细致问,太后笑着安抚:“哪有时时舒心顺意的,不必担心。”
她看向王氏,像是斟酌,问:“二哥三哥是否还好?”
王氏神色微正,回得认真:“一切都好。只三弟在院中极少外出,腿伤按时医治,比去年大有好转,雨天不似那般疼痛了。”
太后沉吟:“有什么需要就告知我,我来解决。天见冷,平日注意身体,我这儿还有陛下送来的补品,你走时带回去。”
王氏倾身握住太后的双手:“太后娘娘你也要保重身子啊,哪日有空回家看一看,都等着你。”
并未在慈宁宫多待,因王氏随同,此行省去拜访皇后,两个时辰后,一行人回到谢府。
下人适时递上来了早晨送来的邀帖,来自忠勇伯府。
忠勇伯曾是谢清匀的儒学先生,师生关系深厚。忠勇伯夫人独爱菊,钻研养菊,家中珍品稀品众多,堪能一饱眼福。
去年秦挽知因故未去,忠勇伯夫人惦念着,千说万说今年定要来赴约,秦挽知应了下来。
秦挽知看了看邀帖,这次菊花宴非去不可,万不能推辞。
然而,起初未察觉,经琼琚提醒,秦挽知遽然发现与国子监半休日撞了日期。
长幼各一边,左右为难间,秦挽知决定那日提前先去国子监,将东西送过去,再折返去忠勇伯府。折腾便折腾罢,不好让两个人多日的期望落了空,迟去一些给忠勇夫人赔礼作歉。
日头将落,余霞漫布,忠勇伯府又递了帖子,说是有一株稀世品种的菊花近日绽放,掐算日子要将菊花宴提前两日,以同赏盛放之景。
这等行为放到旁人身上都要被阴阳怪气说上两句,但在忠勇伯夫人这里却是习以为常,为了最佳赏菊,是她能朝帖夕改做出的事。
不论如何,正合秦挽知心意,免得急匆匆。
至忠勇伯府,忠勇伯夫人热络地引秦挽知坐下,“我特地给你留了株绿幕隐玉,你看了定会心生欢喜。”
秦挽知忙谢:“此花珍贵,承蒙夫人慨然割爱。”
“何时说这些客套,我还要多谢你为我找到了花匠,一株花只做礼轻情意重了。”
忠勇伯夫人表情郑重,末了冲秦挽知使眼色,秦挽知笑,收下重礼。
此次菊花宴,秦挽知不曾料想林夫人与林妙羽也在。
见时问候两句,并未多言。后,坐席离得稍远,几乎接触不到。
只一次,秦挽知无意瞥过去,却见到了林妙羽望来的眼神,她好像对她很好奇,总是偷偷在看她。
这厢对视上了,她便对秦挽知笑,很是真诚可人的笑。
秦挽知感知不到一丝一毫的敌意。
反而,惯常礼节的笑与林妙羽的相比,仿若都少了真切的温度。
两个人的迥异让秦挽知心生细微别样的感受,她正回视线,随手夹了粒摆在跟前的肉糜丸子。
吃到嘴里咽下半数觉出不对劲,她神色自若地咽了下去,再没有动过这道丸子。
宴席结束,秦挽知随即回府,懒懒坐上马车,她难得表露出几丝烦闷:“丸子里掺了羊肉。”
“啊!”琼琚罕然失态惊叫,手脚都乱了瞬,怎么放都不是样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