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大厦冰冷地矗立在东海知名金融区域的核心。
江与微今天没课,决定来正式报到入职。
走进熟悉的旋转门,一股现代写字楼里特有的空气清新剂味扑面而来。她抬头看了看大厅惊人的挑高高度,深吸了一口气。
正是上班时间,来往的员工步履匆匆。在前台办好临时通行权限后,她来到了项目所在的18楼。走廊很安静,两侧是磨砂玻璃隔断的办公区,隐约可见内部屏幕的光。
一种被庞大组织包裹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发现她的所谓靠山之后,金经理对她的态度180度大转弯,私下和她交代了很多项目的背景和细节。
她被录取的这个项目叫“忆境重构”,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帮助失忆患者重建记忆片段。
项目开始有一段时间了,高层和投资人很看好它的前景,但是并不看好他们所能招到的人员的能力,所以才会把它放进孵化池和其他处境相似的项目争抢算力,等它成功活下来了再做下一步打算。
他们组申请了实习生headcount,一是为了减轻现有人员的负担,把脏活累活做掉。二也是也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天才新人能够带领项目破局。
金经理说到“天才新人”的时候,很明显在点她。按他的想法,大概根本都不需要靠在孵化池里生存来曲线救国了——有她在,整个项目还能没有未来?卫缺会让小女朋友的项目黄掉?
对这样的想法,江与微当时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她跟着HR走完了入职流程,再走进项目例会的会议室时,会议已经开始。
歉意地和众人点了下头,轻手轻脚走到正式员工这一桌最末尾的位置坐下。
她并没有去实习生那桌。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过来,对她略为出格的选座,基本都是毫不掩饰的看戏状态。
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李博正在白板上画流程图,见状眼底略过一丝玩味,也没有多说什么。
金经理这会儿身边没有助理,他自己清了清嗓子,似乎想介绍一下她,但并没有人理会。
“目前项目的困境大家都已经有共识了。”李博像没听到任何动静一样,直接继续演示,“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原始脑电信号噪声太大,有效信息提取效率低下,导致后期建模和渲染负担太重。”
江与微看着流程图,快速翻了一下项目背景资料,举起了手。
李博有些意外,他看着举手的人,一身浅灰色西装,衣服领口露出白色丝质的衬衣领,长发在脑后高高束起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天鹅颈。她鼻梁上架了一副细边眼镜,能看出来压根没有度数,或许是为了弱化她过于惹眼的美貌吧,但看起来,却让她显得更高智,更冷淡,更具有奇特的吸引力。
他示意她说下去。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桌上的人面色各异。
怎么着?本科实习生仗着和卫总的绯闻,第一天来就想指点江山?
“请讲。”李博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们目前处理脑电信号,是否过于依赖传统方法了?”她指着白板,“我们的合作方是做的非侵入的接口,噪声会比侵入式的高很多。而传统方法不擅长处理高噪声的脑电数据,计算开销太大了。”
“传统方法……”有人嗤笑:“通行的时频分析还成传统方法了。”
“那以您高见呢?”有人不咸不淡地阴阳。
江与微不以为忤:“或许可以尝试引入稀疏编码?直接从原始信号里学习区分度最高的atoms。利用大脑神经活动的天然稀疏性,在编码阶段就压缩数据维度,只保留最关键的信息流。”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随即,一个坐在江与微斜对面的男工程师说话了,看着约莫三十多岁,从他坐的位置来判断,应该是项目组骨干。
“江同学,你这个想法……”他停顿得非常刻意,“直接从源头降维度,理论上啊,确实可以大幅减少后期的算力压力。”
他话锋一转:“不过这个落地难度,嘿嘿,可不是一般的大哦。我知道你提出来也是出于对项目的关心,想法是好的。反正嘛……”,他轻轻耸了下肩,“也不需要你亲自去写代码实现,对吧?”
他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一位看起来更年长些、头发有些稀疏的人立刻接上了话茬:
“实习生嘛,我们都懂的。想尽快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非常理解!但是呢……”他环视一圈,试图取得更多人的支持:“这个项目的复杂度可不是学校里做个小课题那么简单。我们建议你啊,现阶段还是多听多看多学习,把基础打扎实了再说。”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不少人都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觉得一个本科生在教一群博士做事,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江与微脸上没什么表情,她等秃头博士说完,平静地开口:
“各位前辈,感谢你们的建议。不过我并非完全不了解实现难度。”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连接着投影仪的电脑旁,关掉了正在放映的ppt,打开了网页版overleaf,开始写公式。
江与微没有想到的是,满屏幕熟练的latex公式写法点燃了某些人脆弱的自尊。
秃头博士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够了!”他冷声道:“坐在这里的都是博士,你以为我们不懂稀疏编码的原理吗?问题是如何把它变成一个能在实际系统中稳定运行的东西!你在这里给我们上数学课有什么意义?这是在浪费大家时间!”
第一个呛声的人也收起了虚伪的笑容,语气冷硬地帮腔,“道理谁都懂,做起来是另一回事。我们现在火烧眉毛的是算力不足的问题,没有时间陪你搞什么本科生级别的学术探讨。”
会议室里几乎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金经理皱着眉毛,冥思苦想怎么开口打圆场。
江与微却仿佛没听到这些技术人员的咆哮,她打开了terminal,手指如飞地在黑色的命令行窗口里输入命令,敲下回车。
投影屏幕上,黑色的命令行窗口飞速滚动着输出信息。
几秒钟后,一行清晰的结果打印出来:
[学习完成。
原始数据维度:(100,1000)
稀疏编码后维度(特征数):(5,100)]
“卧槽!”一个坐在角落的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低呼出声,眼睛瞪得溜圆。
十秒之内,用会议室的公用笔记本,实现了数据从10万维到500维的压缩……
“这样是否可以证明,我提的方案是有落地的可能性的?”江与微环顾四周,等待他们的反馈。
“就算信号问题能解决,算力也还是不够。”有人瞥了江与微一眼,继续为难她。
“这位前辈提到的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即使通过稀疏编码大幅降低单次处理的数据维度,大规模记忆场景的重建对GPU的需求依然很高。”江与微不慌不忙地给予了肯定,“所以,我的第二个建议是:实施算力潮汐调度计划,最大化利用集团算力池的闲置资源。”
“算力潮汐?调度?”李博眼睛里来了兴趣:“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具体说一说。”
“没问题,确实是很简单的一个计划。”江与微解释道,“集团拥有庞大的算力池,但使用率并非24小时饱和。根据我了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