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穿透薄雾,为青岚山镀上一层朦胧金边。
沈澈踏着被露水浸润的青石板路,独自向山顶的云栖禅寺走去。
山间空气清冽,带着草木清香,沁人心脾。但沈澈的心情却莫名有些沉郁。
昨日他和原安一起在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原安不知想到了什么,状若无意地抬眸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里没有往常的礼貌或者亲近,反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和审视。
她在怀疑他。
这个结论让沈澈非常震惊。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的伪装天衣无缝。无论是跟在江教授身边、负责基础数据记录和初步访谈的沈助理,还是充满同理心、能够理解她、和她进行高质量对话的朋友沈澈,他的言语恰如其分,他的行为分寸有礼,他的行事谨慎周密,就连逐步靠近她的理由都名正言顺。
那么,为什么她会突然起疑?
她究竟是从哪里察觉到了异样?
她此刻又在做什么?是否又陷入了与顾巍幻影的纠缠?
最重要的是,这份怀疑,是否会让她收回之前的信任,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对他竖起更高的心墙?
忧虑一个接一个,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沈澈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他试图将注意力抽离,但原安那冰冷的眼神和之后如有实质的沉默,却顽固地占据着他思绪的一角,无法抽离,无法脱身。
这种从未有过的失控,让沈澈感到一丝罕见的烦躁。
青岚山并不高,很快,那座掩映在苍翠古木间的云栖禅寺,便出现在了眼前。
古朴的山门庄严肃穆,晨钟悠扬,穿透薄雾,涤荡着尘世的喧嚣。
沈澈熟门熟路地绕过香火鼎盛的大雄宝殿,沿着殿旁一条石板小径,向寺庙深处走去。
小径尽头,是一处被苍松翠柏环绕的独立院落,朱红院门紧闭,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寂寥肃穆。
守候在院门旁侧小室里的中年知客僧,显然是认得沈澈的。见沈澈的身影出现在小径尽头,便已悄然起身,待沈澈行至近前,知客僧走出小室,上前一步,低宣一声佛号,而后对着沈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无声引他入院。
院内青苔覆阶,古树虬结,非常安静。院落尽头,是一栋形制古朴的独立殿宇。殿宇朴素,檐角飞翘,门楣上方悬着一块乌木匾额,上书“沈氏功德堂”五个大字古朴严肃。
这便是云栖禅寺为沈家这等世代大檀越专门辟出的供奉之所,非请勿入。
知客僧引着沈澈走上石阶,及至殿前,才合十行礼,悄然退去。
沈澈在门口静立片刻,待心头情绪沉静,方才抬手推开了那扇雕着繁复莲纹的古朴殿门。
往生堂内,光线幽微而柔和。
高大的殿宇由深色楠木构筑,梁柱间萦绕着经年不散的沉郁檀香。殿内没有繁复的装饰,唯有依墙而立的巨大紫檀木神龛庄严无比。层叠的龛位中,乌木鎏金的灵位整齐供奉其上,无声诉说着沈家绵延数百年的根基与沧桑。
沈澈步履沉缓,径直走向最深处一个相对简朴的角落龛位。那里没有过多的雕饰,只有一盏造型朴拙的青铜长明灯幽幽跳动。
龛位正中,摆着一块乌木牌位,上头清晰刻着一行小字——显考沈公讳翔府君之灵位。
“叔叔,我来看您了。”
沈澈低声开口,向来清越的嗓音此刻带上了明显的沙哑。他取过供桌旁备好的线香,就着长明灯点燃。
三缕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牌位上冰冷的刻字。
沈澈站在牌位前,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幼时那个阴冷潮湿、让他无比窒息的老宅后院。
沈澈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母并不相爱,之所以结合,不过是家族联姻。曾几何时,他也憧憬过像同龄孩子一样投入父母怀里撒娇的画面,但当他发现父亲根本不可能满足自己这个愿望时,回身看到的,却是母亲跟随父亲离开的背影。
那个瞬间,他突然就明白,或许亲情于他而言,是种奢望。
于是,落寞地转身,抛弃不可能的妄想,年仅四岁的沈澈在心里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心墙。墙里是死寂的荒原,墙外是与他无关的充满审视的上流世界。他以为这就是他全部的人生。
然后,沈翔出现了。
这个刚刚留学归来、意气风发的小叔叔,像一道毫无预兆却温暖灿烂的阳光,蛮横地照亮了他灰暗的童年。
他会带着年幼的他一起,溜出沉闷的老宅,跑到喧闹的市井,一大一小毫无形象地蹲在路边吸溜滚烫的馄饨汤。他会笑着擦去他嘴角的油渍,毫不在意昂贵的西装蹭上了小马扎的灰尘。他会带着他去天文台看星星,指着浩瀚的星河告诉他,人类的烦恼在宇宙尺度下渺小如尘埃,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和探索。
他从不教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沈家人,而是身体力行地教会他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在沈翔这里,沈澈得到了所有的亲情和温暖。
直到现在,沈澈身上还有许多特质来源于沈翔,比如他骨子里的温雅和包容,他待人接物时的尊重与分寸,比如他内心对正义的坚守,以及无论世道如何,始终对世界保持善意的勇气。
所以,当他得知,警方对沈翔死亡的调查结论,是他的叔叔因为玩弄女性、身败名裂、最终抑郁酗酒死于自焚的时候,他只感到了极度的荒谬。
而真正让他感到窒息的,是他的父亲乃至整个家族的沉默。
他愤怒,他不甘,他悲痛,可他太弱小,没能反抗过整个家族,被迫缄口。
这一妥协,就是二十三年。
殿外的山风掠过古松,发出一阵呜咽低鸣。
沈澈紧抿唇线,强行按下心头痛楚。
就像过往二十三年里,他一直强迫自己做的那样。
然后他的思绪就不受控制地飘到了一年前。
一年前,位于首都的特别案件侦查局,接到了来自望海市局的一份协查申请。他在看完那份由望海市局特别顾问原安撰写的案情分析报告后,才惊觉原来当年叔叔沈翔“自杀”的背后,竟还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与血腥。
事情的起因,是望海市在短短两周内,接连发生了3起科技公司高管与资深技术专家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三名受害者彼此没有直接的社会关联,现场痕迹也倾向于意外,但死亡时间过于密集,且死者或直接或间接地关联到了正进行激烈市场竞争的光通信材料领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觉。
望海市局为此成立了调查小组,并在调查陷入僵局后,创新性地聘请了以逻辑缜密、洞察力深刻著称的推理小说家原安作为特别顾问,协助提供侦查思路。
原安果然不负众望。她跳出了传统的侦查框架,没有在技术细节上过多纠结,而是直接从人物关系和过往交集入手,展开调查。最后,她凭借着一张二十五年前沈翔亲笔标注的TG-MS图谱复印件,成功将这三起看似孤立的死亡案件串联起来。
她指出,三名死者在约30年前,都曾参与过一个由宁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