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签到成古代乡绅 长红晕的星星

34. 第三十四章

小说:

签到成古代乡绅

作者:

长红晕的星星

分类:

现代言情

第二日,郭柏文刚起床没多久,嘴里含着的那口漱口水还没吐出去,就听见有人的敲门声。

是从小门那边传来的。

他以为是昨日跑回家去的杨荞麦,心里虽然嘀咕了一句‘怎么来的这样早’,手上却不停的去给人开了门。

只是一开门后,才发现。

站在门口的不是杨荞麦,而是昨日从店里离开的陈家父女。

陈宝月今日换了一身衣裳,和昨日半兽皮针脚粗制的保暖衣服不同,她今天穿的是一整套的青色细棉布裙装。

眼尖的郭柏文,还瞧见她衣角处绣的小块团花。

黄色小小的,也不知是迎春还是桂花,他只飞快扫过一眼就赶紧收回了视线,没瞧仔细,张嘴打了声招呼,“早啊——”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刚刚正在刷牙漱口,嘴上的牙膏沫子还没擦洗干净。

偏偏这幅邋遢的模样被门外的人给瞧了个正遭,正巧郭奶奶也闻声从厨房那边过来了,他一下也顾不得寒暄了,红着脸去水井旁开始洗脸。

等到对着那木盆里的水影里瞧了瞧,觉着自己身上这会没什么不得体的地方了,这才拖拖拉拉的也在桌子便坐了下来。

陈家父女这次上门来,主要是为了感谢的。

他们进城的次数不多,要不是郭柏文昨日提点了下,只怕这些成色不错的皮毛也只能堆积在手上了。

去了昨日的当铺家,徐掌柜对大斑皮的开价果然就厚道了不少,他开价一百两,三人又磨了好一会儿,最后以一百二十两的价格最后成交了。

之前还打算用五十两价格就把大斑皮卖出去的陈有田,摸着那沉甸甸的银子,人都有些傻了。

他何尝不知道,之前的皮毛铺子老板是在故意压价。

但想着人家是县城里的人,门路又多,他还需要时常在店里卖东西,纵使再压价些,也就吃闷头亏认下了。

这些年,也不知道皮毛铺子压着他赚了多少银子去了。

除了那张大斑皮,剩下的大多是些灰鼠皮和兔子皮,当铺原也打算当做添头一起开价收了。

但陈宝月想着昨日和那皮毛铺子老板吵得架,对那句‘没见过世面的山里人’心里气不过,正好也想借着晚上夜市买卖皮子的机会,留在这县城里面看看,到底和他们山里有什么不同。

陈有田想着自己今日赚了不少钱,留在县城住一晚,也能花销的起。

更何况,他也想试试看自己卖皮子,于是便点头应下了。

两人交了夜市的摊位费,五十文,又订了县城酒楼天地人黄几个不同价位里的人字间,两间房一晚上四百文。

这些花出去的钱,夜市卖皮子的时候就统统都给赚了回来。

陈有田第一次知道,原来县城里的人也也这么喜欢灰鼠皮和兔子皮,卖得的价钱,比他之前几次赶大集的时候都要更高些。

就这样,还有些供不应求的意思。

头一次赚到的钱买完家里的米面粮油后还能剩下许多,他不止给陈宝月买了整身的成衣,也给自己和妻子还有陈大木都买了。

之前在药铺里不敢看的高价伤药,他也都豪横的买了几份备着。

至于那些比较常见的头疼脑热的药剂,更是直接备了个齐全。

深山里没有大夫,往日里生病,也只能自己估摸着症状,大概吃个药。

好在身体康健,一些小毛病自己喝热水多抗一抗,也都能过去。

所以这次买药,陈有田特意让药铺的小伙计,帮着把病痛的症状都给写在药包上了。

虽然不识字,但看图还是能看懂的。

一个火柴棍小人,头疼捂头,腿疼捂腿,肚子疼捂肚子的。

简单易懂,也方便了不少。

见他一次买了这么多药回去,药铺的伙计也难得多叮嘱了两句,“这些只是常见小毛病用的药,不一定对症,要是吃的不好,你们还是要来药堂看大夫的!”

“知道了。”

话是这么说,但等到下次进县城,估摸着就是家里米面粮油快吃完的时候了。

陈宝月虽然私心里还是觉得自家山林子是最美的,对那掌柜的话还憋着一股气,可即便再怎么不忿,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被县城的‘世面’震了一下。

但也只有一下下。

毕竟县城里除了那个讨人厌的皮毛铺子老板外,还是有其他形形色色许多人的。

特别是阿爹给她买的这身衣裳,确实很好看,那家成衣坊的店长还说了,这颜色和绣花,都正衬她的肤色。

县城的酒楼也很好,虽然定的只是人字间,但也有热水洗澡服务。

第一次看见酒楼伙计抬上来的大浴桶,她也被震惊到了。

在这里洗澡,倒是比在家里洗澡还要方便些。

更别说还有提供各种澡豆,哪怕要加点钱,陈宝月也都很舍得的花了。

她还是第一次这么痛痛快快的洗次澡呢。

不用担心洗到一半热水就变凉了,还要重新用灶台烧水;也不用担心自己用了这么多的水来洗澡,家里的水缸是不是又要重新再挑水了。

澡豆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是很香很好闻,比皂角用的更舒服。

想着在家里等着的母亲,她还特意找酒楼伙计买了一盒洗头发洗澡的澡豆,带回去。

她过了这年就十八岁了。

阿娘正在给她相看人家,在山里的女娃子们都想要嫁到山外,最不济,也要嫁到离山外近一些的村子里。

她之前不懂为什么,但是来了这一趟县城后,却恍恍惚惚觉得自己像是明白了些。

虽然不多。

就像郭家村,虽然也是半山,但好歹离县城近。

而且家家户户田地虽然不多,却也不像他们深山里的人家要靠打猎为生。

虽然一年到头,嘴里缺了那一口肉吃,却安全稳妥许多。

郭奶奶看他们今天上门,都是一副收拾齐整的模样,背后原本的竹篓也空了不少,换成了一头没见过的新毛驴和装满了东西的板车。

于是也猜到昨日还头疼的贩卖皮毛问题,应该是彻底解决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