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初,安北侯府花厅内,姚窕打好一炉香篆,点燃,香烟从炉中飘然而出,香气渐浓。
姚窕起身走到应萍君身后,只见她手下炉中香灰凹凸不平,香粉也散了一炉子。
应萍君手下一抖,心虚不敢抬头,只说:“夫子,天气太热了,我总静不下心来。”
“应小姐,遴选之日在仲夏,此时你尚且不能静心,彼时又如何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姚窕轻叹,应萍君不通礼乐,琴棋书画也只是略懂,遴选之时以才艺分高下,照现在这样怕是连初次遴选也难,“香道已是最易习得之技,若是这个也学不来,那应小姐要想想可要换个别的?”
应萍君愁容满面,小心看向姚窕:“那……那便琴罢?我只练一首,练好了能过遴选便好。”
姚窕想起上回应萍君不成曲调的弹奏,无奈一笑,在应萍君身旁坐下,轻声道:“应小姐,你可想通过遴选?”
“我想。”应萍君垂下头去,沮丧的模样。
姚窕心中微动,忍不住问:“以应小姐的家世,寻一门好婚事应当不难,为何来参加侧妃遴选?”
应萍君脸颊微红,抬起头来目光熠熠:“睿王殿下他,只要半日便可驯服一匹烈马,百步之外就能射中野狼,我……我想嫁给天底下最好的男儿,睿王殿下便是我想嫁的人。”
姚窕闺中便听说过睿王萧明煦文武双全,还曾上过沙场督过军,颇得军中爱戴。
这样意气风发的男子,可会喜欢插花香道抚琴吹箫这般文雅的消遣吗。
姚窕略一思忖,问道:“应小姐,可有别的爱好?”
“我会枪,还会剑,骑马射箭虽不算上佳,却也不错。”应萍君两眼放光,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可否一观?”姚窕若有所思。
应萍君接过安北侯府家仆找来的剑,站定,须臾之间,翻腾跳跃,迅捷无比,剑影如光,气势如虹,挽过几个剑花,应萍君收起剑来,抱拳微笑。
“甚好!”姚窕抚掌笑道,应萍君剑耍得极好,看得出功底不凡,其身形敏捷,剑锋凌厉,自有一股英姿飒爽之美。
方才朦胧的想法渐明,姚窕走至应萍君面前,笑道:“应小姐,遴选才艺展示之时,不如换成舞剑?”
“舞剑?”应萍君脸上略有犹豫之色。
“应小姐,在文上,你稍逊一筹,但在武上,你却比其他人强上百倍。与其苦练你不擅长之技,不如另辟蹊径。”姚窕道,“我知舞算不得上品之技,但加上剑却能消弭跳舞的靡靡之情,睿王殿下好武,舞剑定能让他眼前一亮。”
应萍君瞧着跃跃欲试,姚窕又说:“只是这只能作为最后一轮睿王殿下亲自遴选时的选择,前面的两轮遴选应小姐还是要勤练香道琴道,以免落选。”
应萍君蹙了眉,应承下来。
等日头偏西,姚窕预备离开,出了花厅,往后花园角门去,到了花园,遇上在池边玩耍的苏姐儿眉姐儿,两个小孩一人拉着一只手,缠住她不让她走。
正不知如何是好,听见身后有个人肃然道:“眉儿,把手放下。”
眉姐儿如见了猫的鼠,缩到嬷嬷身后去了。
“舅舅!”苏姐儿倒是不怕,笑着往那人怀里钻。
听那声音,姚窕便已认出来人,行了礼,转身便走。
沈誉并未说话,只看着那身影渐远。
前几天接眉姐儿回家,眉姐儿将块眼生的玉髓放在手里玩,说是漂亮姨母送的。
不知为何,沈誉觉得这位漂亮姨母是姚窕。
今日下衙早,来侯府接眉姐儿回家,进了花园便看到她被两个孩子缠住无奈的模样,他忍不住上前解围。
回到前厅,沈景送了客过来,沈誉让嬷嬷把眉姐儿抱上马车,问道:“窕……姚妹妹怎么总往你这来?”
“好不容易能见面了,我们还不能多见几次?哥哥问这个做什么?”沈景答,看了眼沈誉。
“你不是才送了客,我倒不知你现在还会分身术了?”
沈景语塞,见沈誉非要个答案的样子,上前来轻声道:“窕窕来侯府是为了教嫂嫂家的应表妹。”
沈誉沉眸,颇为英气的面上掠过一抹复杂之色。
“哥哥,你可不能告诉嫂嫂,免得嫂嫂多心。”沈景为难道,“在高家那样的地方不容易,你是没见着窕窕,瘦得厉害,和以前……”
沈景忽然停住,自觉说错了话,越发怀疑地看向沈誉:“哥哥,你……你还不快家去。”
沈誉横她一眼,上马走了。
姚窕从侯府出来,往城东去。
上回送给惠云的药颇有疗效,今天要送第二回,只是到的时候惠云不在,说是被玉娘叫去了,厨房的柳花接了药递给姚窕一个油纸包:“这是惠云一早起来给你做的,让我给你。”
马车上姚窕打开纸包,是满满一包核桃酥。
姚窕心下一暖,再过几日就是她的生辰,核桃酥是母亲的拿手糕点,她最喜欢吃的,从前每年生辰母亲都会亲手做给她,她曾告诉过惠云姐姐,姐姐这是记挂着她呢。
姚窕微微笑着。
只是今年的生辰,她也不知能不能和妹妹一起过……
马车走了一会儿停下了,磬竹出去查看,回来时面有忧色道:“小姐,前头不知怎么了,有官兵在盘查。”
等轮到她们的马车,官兵掀起车帘看了一眼,便让她们过去了。
姚窕透过车窗往外看,那些运货的马车都被扣下了,正在一一查验。
姚窕心中狐疑,想着下回去安北侯府,要跟沈景打听一下此事。
回到高府,府里气氛难得不错,众人脸上皆带了点笑。
高聿虽因贪墨军饷一案受牵连还未起复,但高淮却捡回一条命来,案子最后所有参与贪墨之人被判斩立决或流徙之刑。
高淮被判监管不力,念在其曾为朝廷效力而致身残,只杖责三十,高家又使了不少钱,只做了个样子便将人从刑部送出来了。
因此高老夫人大喜,后日是她五十岁整寿,府里便打算大办一场,遍请亲朋,以冲散近月来的愁云惨雾,也是为了让京城各家知晓,此案已了,圣上仍旧念着高家的好。
转天到了寿宴,家里的丫头婆子们都忙碌着,前院摆了二十桌席面,又搭了戏台,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