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反派夫郎投喂指南 菇菇弗斯

第44章 午间套餐

小说:

反派夫郎投喂指南

作者:

菇菇弗斯

分类:

衍生同人

开业当天,二人的亲朋都不约而同地送来了贺礼。

于是柜台前后、包括雅间里的多宝架上,因此多了不少装饰用的物件。

铺子开张,大家伙送的大多是和“招财”有关联的东西,图个吉祥的好意头。

尤其是兴奕铭送的叼着铜钱的小貔貅,就连前来结账的食客看见都会忍不住摸两下。

秦夏总觉得用不了多久,这只貔貅就会被盘得锃光瓦亮。

至于食肆具体的经营——

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秦记只做午食与晚食两个时段的生意,提供的菜单会根据时令和当日采买的食材进行调整,虽没有自酿酒的资格,却也会售卖酒水。

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丰弘阳是齐南县县学的夫子,这一日他结束了上午的授课后溜达出来,想要买点能填饱肚子的吃食。

县学里当然有饭堂,雇了婆子做饭,但做出来的大锅饭口味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除了学堂的学子们不得不忍受之外,其他人都会想点别的办法,隔三岔五地换换口味。

比如差家里人送饭,或者出来找个地方打打牙祭。

奈何鹤林街上的吃食铺子实在是乏善可陈,固定的几家食肆的口味,丰弘阳也差不多快要吃腻了。

可若是走去更远的地方,就不一定能赶得及下午的课程。

他安慰自己,羊汤、馄饨再不可口,总比学塾里会出现带毛猪皮的炖肉、或是夹杂着沙子的青菜好多了。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他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已走到了一家新开的食肆门前。

看着上面挂着的簇新招牌,深色的木板刷着亮堂的清漆,挑出去的幌子是常见的三角旗子形状,上面用线绣了一个大大的“酒”字……

“这里先前不是包子铺么?”

丰弘阳自言自语地念叨了一句,动了动鼻尖。

不得不说,一股十分诱人的食物香气正顺着这家食肆的门窗朝街上飘来。

丰弘阳十分心动,却又隐隐打量着食肆的装潢,疑心在这里吃一顿饭会超出自己钱袋的承受能力。

要知道买一碗羊汤加二两油饼不过二十几文就足够,而这样的食肆怕是一盘菜都不止二十文了。

能在县学当夫子的人学识不会差,丰弘阳有举人功名,加上县学的俸禄,兜里并不缺银子,可也没有奢侈到每天都在一顿饭上花去上百文。

正想着还是等下个月发了俸禄再来尝鲜,店里的跑堂伙计却已然发现了他的所在,热情地招呼道:“新店开张,这位客官可要进来尝尝?小店有一人份的套餐,一荤两素加一份主食,只要三十文。现在进店,还送凉菜一碟。”

这段话成功让丰弘阳停下了步子。

“套餐”这个词他还是头回听到,短暂的犹豫过后,他的鞋尖已经转了半圈,朝着这间食肆的大门去了。

进去后他才发觉,这店中已经零零散散坐了七八桌食客。

他们其中有人是结伴而来,点了两三个菜,正在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吃酒,但更多的却是和自己一样独自前来用餐。

他们面前的餐具却非是常见的碗碟,而是一个长方形的“食盘”。

远看可以瞧见上面盛放着好几样菜,还有一个位置放馒头或白米饭。

“那个就是‘套餐’?”

丰弘阳扫了一圈,就近问小伙计。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终究没抵挡住这进门后愈发浓郁勾人的菜香,果断找了个地方落座。

“就给我来一份你们那个‘套餐’,都有什么菜?”

小伙计自然是把菜名背熟以后走马上任的邱川。

“客官,咱们这个套餐每日的菜色都不一样,荤菜今天有两种,您要是能吃辣,可以选辣子鸡,不能吃辣的就选小炒肉,素菜有四样,您可以任选两样,分别是葱烧豆腐、芹菜香干、红烧冬瓜、蒜蓉茼蒿。主食可以选馒头或者米饭,您要是不够吃,多给五文钱,主食吃到饱。”

“吃到饱莫非是随便吃的意思?”

丰弘阳好奇地多问了一句。

小伙计笑容真诚。

“没错,就算您再吃十个馒头,也还是五文。不过只能堂食,不能带走。”

丰弘阳微微挑眉。

辣子鸡和小炒肉显然都是纯荤菜,四样素菜听起也不算敷衍。

三十文钱,如果能吃到合口的炒菜,丰弘阳实在不愿意再去喝羊汤或者吃馄饨。

“那我要辣子鸡、烧豆腐,嗯……再来一份冬瓜吧。”

巧的是今天的这几个菜都是他爱吃的。

还没等多久,“套餐”就端了上来。

这回上菜的换成了一个小姑娘,别看年纪小,端菜的手倒是挺稳当。

“客官,您的套餐。”

木制的餐盘在面前落下,每一道菜都堆到冒尖,丰弘阳不动声色地吸了一口气——

在外面闻到的就是这个味儿!

他从筷子筒里抽了一双筷子,连茶水都没顾上喝两口,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自己的午食。

首先下筷的是辣子鸡。

丰弘阳爱吃辣,但食肆里辣口菜肴做得好吃的真不算多。

因为齐南县的人吃辣水平一般,很多所谓的辣口,只不过放了几个辣椒当点缀。

但这道辣子鸡一入口,丰弘阳就知道为什么自己点菜的时候,小二还要特地嘱咐一句,说这道菜是麻辣口,问他是否能接受。

鸡肉斩成小块,事先过油煎过,口感是焦香的,这一道步骤令鸡肉紧实地缩在一起,但居然没吃到什么碎骨头。

除了鲜红的辣椒外还有不少麻椒,让丰弘阳感觉自己的舌头被香得麻酥酥。

口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让他不得不赶紧吃了一大口米饭。

米饭咽下去,他继续吃烧豆腐和烧冬瓜。

冬瓜和豆腐都是便宜的食材,虽然丰弘阳不愿回忆,但县学里的烧饭婆婆的确常做。

豆腐飘在如同白水的菜汤里,上面粘着几根可怜巴巴的葱叶子,冬瓜块则泡在酱油当中,吃一口需要喝一壶水。

和那些相比,此时他正在吃的东西显然出自一个手艺极好的厨子。

丰弘阳舀了一勺红烧冬瓜的汤浇在米饭上拌了拌,只觉得红烧肉的肉汁也不过如此,怪不得书中曾写,酱烧冬瓜可以赛肥肉。

一顿饭下来,连送的腌萝卜条都被他吃得一根不剩,甚至想当场为这份三十个铜板的套餐赋诗一首。

同时由于吃得太过专心,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不久前空了一半的食肆,眼下已经坐满了人。

丰弘阳不喜吵闹,当愈发嘈杂的说话声响起时,立刻快速吃完了最后的几口,抬手招呼跑堂过来结账。

回县学的一路上,他肉眼可见地心情极好。

既然学塾附近多了这么一家食肆,往后就再也不必担忧中午的伙食了,这个好消息,还需回去告知其他饱受饭堂之害的同僚们才是。

午间和丰弘阳一样的食客还有许多,并和秦夏设想得一样,秦记简直差不多成了附近包括县学在内的,各个学塾夫子们的“工作食堂”。

三十文一份的套餐连续数日,午时尚未结束便销售一空。

丰弘阳第三次来时,果断选了靠窗的单人位子。

他上回离开时就盯上了这里,奈何上次来晚了,这一

排已经坐满了人。

面前的长条桌案较为细窄,但足够放得下一个人的餐盘,桌面擦得很干净,看不到一点可疑的油渍。

靠墙的位置装饰着小号的纯色花瓶,里面插着两三支装饰用的绢花。

很少有街边食肆会在这些事情上花心思,更别提墙上甚至还有几幅卷轴挂画。

只不过画的不是花鸟鱼虫,更非仕女人物,而是吃的。

也非做好的菜肴,而是各色食材。

鲜活的鱼虾蟹、黄绿相间的各色菜蔬、一筐花样繁多的蘑菇菌子、还挂着露水,仿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香甜果子……

看得出并非出自什么大家之手,可画的内容却是丰弘阳从未见过的,扑面而来一股活泼泼的热闹。

店主人别有巧思,而不是一味附庸风雅。

他看得入神,险些让菜都凉了。

丰弘阳一边吃今天套餐里的地三鲜,一边抬头赏画。

选的另一道素菜是麻婆豆腐,鲜辣辛香,让他觉得自己不小心点,会连着舌头一起吞下去。

他破天荒地多花五文钱又加了两碗饭,吃得肚皮滚圆,打起饱嗝。

付账时,熟悉的小伙计笑着问他要不要出钱买饭票。

“托诸位老爷的福,小店自开张以来生意尚可,故而掌柜的决定回馈宾客。一张饭票就是一顿套餐,平日里十张要三百文,最近七日买来只要二百八十八文,且还送您一张券,拿着这张券,赶明儿您来吃小炒,白送您一道三十文的菜。

已经是秦记食肆忠实顾客的丰弘阳,没有多做考虑,立刻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摸碎银子。

这等好事,现在不买何时买?

他原本就时常来吃,便宜一文是一文,何况人家还多送一盘菜。

碎银送出后不久,饭票很快拿到了手,丰弘阳有些意外地端详着手里称得上精美的纸笺。

显然这家的掌柜去定制了一枚较大的印章,写明了“饭票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再以印泥端正印好。

上面唯独空出了日期的位置,这部分以墨笔写就。

写好后又在其上叠盖了一枚“秦记的圆印,大概是为了避免人为篡改。

送菜的纸笺被小二叫做“代金券,用的是纸坊售卖的现成纸笺,和饭票相比有一定的厚度,细嗅还有淡淡的香味,便是转送给旁人,怕是都拿得出手。

丰弘阳把这一沓纸小心放进前襟内,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

张代金券要何时用掉。

入夜。

各家铺子门前的灯笼依次点亮秦记也不例外。

邱川还是太矮

虞九阙在下面有些紧张地看着时不时低头望一眼被邱川兄妹俩一边一个扶着的木梯。

好不容易挂稳当秦夏下来时却直接略过梯子的最后两道坎啪地一下跳到了地上吓了虞九阙一跳。

“你小心些!”

二月里的夜风还有细微的凉意秦夏接过了夫郎出于关怀的“嗔怪”拢过身边人的后背将人往暖融融的屋里推。

秦夏作为主厨只能短暂地从后厨离开。

回去的路上他路过大堂的饭桌成功被熟面孔认出。

酒坊管事彭征手里夹花生的筷子还没放下一张脸挂上了小酌几杯后的酡红。

“秦掌柜我们点的酸菜鱼还没好么?”

秦夏笑着回应。

“您放心在锅里炖着呢我这就去瞧。”

虞九阙把柜台短暂托付给了邱川和邱瑶。

他跟着秦夏一路去了后院雅间暂无客人拐弯走到后厨里面三个灶头的锅里各自盛着不同的菜色。

郑杏花正在里面忙碌见他们二人过来点点头示意。

虞九阙掏出帕子替秦夏擦了擦汗。

“生意比咱们想得更好后厨还是得再招一个厨子不然只靠你早晚要累出病来。”

一晃眼食肆已经开张小半月差不多每天都是顾客盈门的状态。

他们基本在午时前一刻卸下最后一扇门板亥时过半就打烊比起许多连早食生意都做的同行秦记已经算是清闲的。

但即使如此秦夏也基本像是在灶房里生了根一样从早忙到晚。

短短十几日已经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

这句话已不是虞九阙第一次提了秦夏知道小哥儿是认真的。

说实话也怪他自己低估了食肆的工作量。

上一世他开的私房菜馆只有四张桌子还是预约制足够他一个人悠哉悠哉地忙碌。

但是那样的前提是他早就攒下房子和车子账户上有七位数存款早已实现经济自由。

现在在这里他还得一点点地从头开始积累。

雇一个厨子一个月的工钱必然不少。

本以为这份支出还能省一段时间如今看来是不花不行了。

秦夏答应虞九阙明天

就把招厨子的告示贴到门外去,不过在那之前他还要继续一个人面对眼前的几口大锅。

酸菜鱼不多时就上了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道菜——水煮肉片。

这两道菜都是辣口的,能接受的人较为有限,所以今晚暂且只有这一桌点了这两道菜。

但一端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们这一桌吸引了。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香味太过独特!

坐在彭征对面的男子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还没等说话,就对上了老友戏谑的眼神。

时间回到三刻钟前,陶科跟着阔别数年的旧友一道来到鹤林街的秦记食肆门口。

他在阶下左看右看,皱起眉头。

“我说老彭,这家店看起来冷冷清清的,真能好吃?”

跟着彭征来的人姓陶,名叫陶科,早年和彭征一样都在县城酒坊给人当伙计。

后来彭征一路熬到了管事,陶科则因一份际遇,去了离平南县不远的春台县。

靠攒的银钱加上夫人嫁妆贴补,自己当掌柜开了一间巴掌大的小酒铺。

现下归乡,也得被人称呼一句“陶掌柜”了。

虽然他这个掌柜打眼一看,还没有彭征这个大酒坊的管事来得光鲜,好在二人的关系一如既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